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702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
背景技术
国外现有的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在开车前加入熔盐时,多采用2-3台熔盐电加热炉依次来融化固体熔盐,再用熔盐泵将液态熔盐加入到储热罐中,为储热系统开车运行作好准备。由于大型储热系统储热罐内需要的熔盐量巨大,一座50MW级的槽式太阳能电站通常需要融化27500吨熔盐,这样融化固态熔盐所用的费用较高,融化时间较长,而且融化过程不连续,会造成较多的热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 以连续融化输出液态熔盐的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包括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电加热器和熔盐炉,其中,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的下部腔体分隔为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和外腔体通过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的上部腔体相连通;内腔体的下部设置有电加热器,内腔体的上部设置有粉末熔盐入口,外腔体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熔盐输出路线和熔盐循环路线,该熔盐循环路线上设置有熔盐炉,熔盐炉的输出口通过熔盐管道连通至内腔体的底部。进一步,所述内腔体内加热融化后的熔盐在内腔体内逐步增加,并向上从所述上部腔体溢流到所述外腔体内。进一步,所述外腔体内设置有若干层板体,该板体上设置有溢流口,并且相邻两层板体上的溢流口交错设置。进一步,所述粉末熔盐入口的下方设置有中间过渡台,中间过渡台与所述内腔体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有粉末熔盐下落口。进一步,所述熔盐循环路线上设置有熔盐循环泵。进一步,所述熔盐输出路线上设置有熔盐输出泵。进一步,所述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设置有搅拌叶片。 进一步,所述熔盐炉为天然气燃料加热炉。本实用新型采用逆流方式使液态熔盐和固体熔盐粉末直接接触,有很高的换热效率,便于熔盐的快速融化,并且可形成过程连续的融化过程,减少热量损失。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 “左” “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包括熔盐炉I、熔盐循环泵2、熔盐输出泵3、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4、熔盐管道5、粉末熔盐入口 6、隔板7、电加热器8、熔盐流向9、搅拌叶片10。其中,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4内设置有隔板7,该隔板7将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4内的下部腔体11分隔为内腔体12和外腔体13,内腔体12和外腔体13通过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4内的上部腔体14相连通。内腔体12的下部设置有电加热器8和搅拌叶片10,内腔体12的上部设置有粉末熔盐入口 6,粉末熔盐入口 6的下方设置有中间过渡台16,中间过渡台16与内腔体12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有粉末熔盐下落口 17,从粉末熔盐入口 6导入的粉末熔盐先通过中间过渡台16缓冲,然后均匀的从下落口 17落到内腔体12的下部,并通过搅拌叶片10的搅拌,使其分布均匀,使加热融化均匀及提高加热融化的效率。搅拌叶片10的下部设置有盖板19,盖板19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0,盖板19将内腔体12的下部间隔出部分空间,电加热器8设置在该部分空间内。通过设计该部分空间,可有效提高电加热器8在一定空间内的蓄热加热能力,以提闻在部分空间内的加热效率。外腔体13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熔盐输出路线和熔盐循环路线,该熔盐循环路线上通过熔盐管道5连通设置有熔盐循环泵2、熔盐炉1,熔盐炉I为天然气燃料加热炉,熔盐炉I的输出口通过熔盐管道5连通至内腔体12的底部,即将熔盐炉I加热后的熔盐重新回流到内腔体12的下部。熔盐输出路线上设置有熔盐输出泵3,熔盐输出泵3工作,将已制成的熔盐通过管道向外输出。外腔体13内设置有若干层板体15,板体15上设置有溢流口 18,并且相邻两层板体15上的溢流口 18交错设置,该溢流口 18也可设置为板体15的侧边与外腔体13的侧壁之间间隔的间隙。本实用新型运行过程为初次启动时,将粉状的熔盐放入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4内,通过电加热器8进行加热融化,当熔盐融化后,启动熔盐循环泵2,使整个系统的熔盐成为流动可循环状态。随后开启熔盐炉1,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加热熔盐到400°C,同时从粉末熔盐入口 6加入粉末状熔盐,使其在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4中融化,液态熔盐在随着粉末熔盐的逐步增加,融化后的熔盐依次从通孔20、下落口 17向上运动,并从上部腔体14溢流到外腔体13内,由于粉末熔盐密度大于液态熔盐密度,粉末熔盐会在内腔体12内,逐渐下落,同时与内腔体12中的液态熔盐换热,逐渐融化,而且液态熔盐在内腔体12中流速较小,不会将大量熔盐粉末带入外腔体13中。少量被液态熔盐带入外腔体13中的粉末熔盐也会在外腔体13内充分融化,外腔体13内的部分液态熔盐通过熔盐输出泵3输入到储热罐中,部分液态熔盐通过熔盐循环路线流入熔盐炉I进行加热、循环。这样只要控制粉末熔盐加入量、液态熔盐输出量和熔盐炉I的加热功率,就可以实现熔盐连续融化输出。而且采用槽式太阳能电厂通常配有天然气防凝结设备,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融化熔盐,成本要低于使用电加热器。由于熔盐固态密度大于液态密度,本实用新型采用逆流方式使液态熔盐和固体熔盐粉末直接接触,有很高的换热效率,便于熔盐的快速融化。
权利要求1.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输出单元包括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电加热器和熔盐炉,其中,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的下部腔体分隔为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和外腔体通过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的上部腔体相连通;内腔体的下部设置有电加热器,内腔体的上部设置有粉末熔盐入口,外腔体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熔盐输出路线和熔盐循环路线,该熔盐循环路线上设置有熔盐炉,熔盐炉的输出口通过熔盐管道连通至内腔体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内加热融化后的熔盐在内腔体内逐步增加,并向上从所述上部腔体溢流到所述外腔体内。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体内设置有若干层板体,该板体上设置有溢流口,并且相邻两层板体上的溢流口交错设置。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熔盐入口的下方设置有中间过渡台,中间过渡台与所述内腔体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有粉末熔盐下落口。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循环路线上设置有熔盐循环泵。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输出路线上设置有熔盐输出泵。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设置有搅拌叶片。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炉为天然气燃料加热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槽式太阳能储热系统用开车前熔盐连续融化输出单元,包括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电加热器和熔盐炉,其中,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设置有隔板,该隔板将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的下部腔体分隔为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和外腔体通过逆流式熔盐融化分离器内的上部腔体相连通;内腔体的下部设置有电加热器,内腔体的上部设置有粉末熔盐入口,外腔体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熔盐输出路线和熔盐循环路线,该熔盐循环路线上设置有熔盐炉,熔盐炉的输出口通过熔盐管道连通至内腔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采用逆流方式使液态熔盐和固体熔盐粉末直接接触,有很高的换热效率,便于熔盐的快速融化,并且可形成过程连续的融化过程,减少热量损失。
文档编号F24J2/46GK202770006SQ20122036731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薛黎明, 杨耀华 申请人:中海阳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