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野餐酒精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692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野餐酒精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炉技术领域,是一种适合外出旅游时用的便携式野餐酒精炉。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外出旅游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件常事,而且在旅游途中,部分游客喜欢饮用易拉罐盛装的饮料,而当人们饮用完用易拉罐盛装的饮料后,空易拉罐都被当做废品丢弃,这样不仅造成罐体材料合金铝箔的浪费,而且还影响旅游景点的环境卫生,不利于环境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废弃易拉罐制成有用之物,而且经济实用、利于环保的便携式野餐酒精炉。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酒精炉具有炉体和炉架,其中,炉架是由废弃的易拉罐体制成的带支腿的炉架体,炉体是由废弃的易拉罐体制成的具有外壳和内衬套装的组合体,构成炉体燃烧室,在炉体燃烧室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火焰小孔,孔上设有活动封盖。所述炉体的圆周侧设有插耳,插耳中插装有挡风板。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便携式野餐酒精炉,通过对废弃易拉罐进行二次利用,使废弃的易拉罐变废为宝,成为有用之物,同时也使饮用人不再随意丢弃,有效的维护了环境保护。用废弃的易拉罐制成酒精炉燃烧充分,热能效果好,适用于野外旅游野餐的群体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安全、经济、节能、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方便实用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内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野餐酒精炉,具有炉体I和炉架2,其中,炉体I是由易拉罐体制成的外壳1-1和内衬1-2套装组合后,构成炉体燃烧室,在炉体燃烧室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火焰小孔6,孔上设有活动封盖(图中未示)。在本案中,制作炉体燃烧室的外壳1-1是由剪下的两个易拉罐的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对合紧密套装而成;内衬1-2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隙,可形成带有负压的燃烧室,便于燃料热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燃烧充分。所用燃料可采用酒精、固体酒精、乙醇汽油、白酒等。炉体I的圆周侧设有插耳4,插耳中插装有挡风板5。炉体I的底部设置有专用炉架2,该炉架2也是由废弃的易拉罐体倒置剪制成带支腿3的炉架体,使用时,将制成的酒精炉放置在炉架2上,只需在炉体燃烧室内倒入燃 料,点燃即可。灭火时盖上封盖,轻轻一吹,即可熄火,使用特别方便,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野餐酒精炉,具有炉体和炉架,其特征在于:该酒精炉具有炉体和炉架,其中,炉架是由废弃的易拉罐体制成的带支腿的炉架体,炉体是由废弃的易拉罐体制成的具有外壳和内衬套装的组合体,构成炉体燃烧室,在炉体燃烧室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火焰小孔,孔上设有活动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餐酒精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圆周侧设有插耳,插耳中 插装有挡风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野餐酒精炉,具有炉体和炉架,其中,炉架是由废弃的易拉罐体制成的带支腿的炉架体,炉体是由废弃的易拉罐体制成具有外罩和内衬套的组合体,构成炉体燃烧室,在炉体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火焰小孔,孔上设有活动封盖。该酒精炉通过对废弃易拉罐进行二次利用,使废弃的易拉罐变废为宝,成为有用之物,同时也使饮用人不再随意丢弃,有效的维护了环境保护。该酒精炉燃烧充分,热能效果好,适用于野外旅游野餐的群体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便于携带、方便实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C1/16GK203099908SQ20122071793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邵守宁, 杨光, 蒋笑梅, 常新, 陈军卫 申请人:邵守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