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水蓄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24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水蓄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蓄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水蓄冷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蓄能技术是应用于峰谷分时电价制度下的一种调荷技术,将用户在夜间电网电力负荷低谷期所制的冷或热储存起来,于白天需要时再释放出来,从而达到电网“移峰填谷”,用户节约电费的双赢局面。水蓄冷技术是以水为蓄能介质,利用水温变化时所吸收和释放的电能进行热量储存,其核心是如何阻止或抑制不同水温贮存水之间的混合与热交换。目前,较为成熟的温度自然分层法是利用高温水密度小,易于悬浮于上层,低温水密度大易于沉积于下层的性质来实现冷水和热水的自然分隔。自然分层水蓄冷系统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蓄冷效率在85%左右,同时由于水的密度在4°C时最大,蓄水温度不能低于4°C,否则无法实现自然分层,蓄冷量受到限制。水的导热系数不大,因此只要分层稳定,其间的热交换就不大。保证分层稳定的关键在于冷、热端的布水装置能否使水流以密度流的形式均匀缓慢地流入蓄水罐内,因此布水器是温度自然分层蓄能的关键。现有布水器形式有:H型、水平缝口型、辐 射圆盘型、八边型、环周型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沿布水管线布水,布水长度与水罐面积相比偏小,进水流量偏大,密度流的流程较长,因而布水均匀性不好,易发生混水现象,并且只有立方体、圆柱体等少数规则形状的蓄水罐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蓄能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的水蓄冷装置使用布水器实现冷热水自然分离的不足,不使用布水器能够完全隔离冷水和热水来提高水蓄冷装置的蓄冷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水蓄冷装置,包括蓄水槽,蓄水槽通过隔板分隔成冷水槽和热水槽,并且隔板可相对蓄水槽移动,冷水槽和热水槽通过蓄放循环回路连通。作为隔板的优选方式,可以在隔板的底部安装滑轮,利用隔板两侧水位压差作为驱动力来推动隔板在蓄水槽内移动,而无需外部动力。隔板具有质薄且可承压性强、隔温效果好、左右移动阻力小、与蓄水槽的密封性好的特征,能承受一定水压不变形、能在蓄水槽中左右轻易移动。利用隔板来实现冷热水的完全隔离,由于隔板的可移动性,通过蓄放循环回路实现蓄冷、蓄热或放冷、放热的过程,可以达到满蓄或满放的效果,大大地提高了水蓄冷装置的蓄冷效率,解决了传统水蓄冷技术采用布水器导致蓄冷效率偏低的问题,同时上述水蓄冷装置没有使用布水器稳流装置,节省了采用布水器的生产成本。上述蓄放循环回路由蓄冷循环回路和放冷循环回路组成,蓄冷循环回路上设有蓄冷泵和制冷机,放冷循环回路上设有放冷泵和用户端。热水从热水槽通过蓄冷泵经制冷机制冷后进入冷水槽储存起来,构成蓄冷循环回路;冷水从冷水槽通过放冷泵到达用户端释放出来再进入热水槽,构成放冷循环回路。上述蓄放循环回路由蓄热循环回路和放热循环回路组成,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蓄热泵和电热锅炉(或热泵),放热循环回路上设有放热泵和用户端。冷水从冷水槽通过蓄热泵经电热锅炉(或热泵)制热后进入热水槽,构成蓄热循环回路;热水从热水槽通过放热泵到达用户端释放出来再进入冷水槽,构成放热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的设置取代传统布水器实现冷水和热火的完全分离,提高了蓄冷效率,同时还降低了采用布水器带来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根据不同水温和用户负荷的要求,来实现各种工况下的蓄冷和蓄热的功能。使用分隔式水蓄冷系统,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蓄冷效率,而且还能降低蓄水温度,最大限度提高蓄冷量。

图1是实施例1的流路系统不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流路系统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冷水槽;2_热水槽;3_蓄冷泵;4_制冷机;5_放冷泵;6-用户端;7_隔板;8_蓄热泵;9_电热锅炉;10_放热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蓄水槽,蓄水槽通过隔板7分隔成冷水槽I和热水槽2,隔板7的底部安装有滑轮,隔板7在水位压差的作用下可相对蓄水槽移动,冷水槽I和热水槽2通过蓄放循环回路 连通,蓄放循环回路由蓄冷循环回路和放冷循环回路组成,蓄冷循环回路上设有蓄冷泵3和制冷机4,放冷循环回路上设有放冷泵5和用户端6。热水从热水槽2通过蓄冷泵3经制冷机4制冷后进入冷水槽I储存起来,构成了在夜间使用的蓄冷循环回路,隔板7在蓄冷过程中,向右移动;冷水从冷水槽I通过放冷泵5到达用户端6释放出来再进入热水槽2,构成了在白天使用的放冷循环回路,隔板7在放冷过程中,向左移动。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蓄水槽,蓄水槽通过隔板7分隔成冷水槽I和热水槽2,隔板7的底部安装有滑轮,隔板7在水位压差的作用下可相对蓄水槽移动,冷水槽I和热水槽2通过蓄放循环回路连通,蓄放循环回路由蓄热循环回路和放热循环回路组成,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蓄热泵8和电热锅炉9,其中电热锅炉9也可以是热泵,放热循环回路上设有放热泵10和用户端6。冷水从冷水槽I通过蓄热泵8经电热锅炉9制热后进入热水槽2,构成了在夜间使用的蓄热循环回路,隔板7在蓄热过程中,向右移动;热水从热水槽2通过放热泵10到达用户端6释放出来再进入冷水槽1,构成了在白天使用的放热循环回路,隔板7在放热过程中,向左移动。上述两个实施例都可以通过控制技术的选择,根据蓄水槽的水位、温度、压力、用户负荷等参数来实现隔板的移动和阀门的开启,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采用典型负荷日逐时冷负荷来合理选择运行策略,能大幅度提高蓄冷系统的运行效率。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容易地做出其它形式上的变化或者替代,而这些改变或者替代也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水蓄冷装置,包括蓄水槽,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槽通过隔板分隔成冷水槽和热水槽,并且隔板可相对蓄水槽移动,冷水槽和热水槽通过蓄放循环回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板的底部安装有滑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蓄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蓄放循环回路由蓄冷循环回路和放冷循环回路组成,蓄冷循环回路上设有蓄冷泵和制冷机,放冷循环回路上设有放冷泵和用户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蓄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蓄放循环回路由蓄热循环回路和放热循环回路组成,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蓄热泵和电热锅炉,放热循环回路上设有放热泵和用户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蓄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蓄放循环回路由蓄热循环回路和放热循环回路组成,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蓄热泵和热泵,放热循环回路上设有放热泵和 用户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水蓄冷装置,克服了现有水蓄冷装置使用布水器实现冷热水自然分离的不足,不使用布水器能够完全隔离冷水和热水来提高水蓄冷装置的蓄冷效率。一种可移动分离式水蓄冷装置,包括蓄水槽,蓄水槽通过隔板分隔成冷水槽和热水槽。隔板底部装有滑轮,利用隔板两侧水位压差作为驱动力,推动隔板在蓄水槽内移动,无需外部动力,冷水槽和热水槽通过蓄放循环回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的设置取代传统布水器实现冷水和热火的完全分离,提高了蓄冷效率,同时还降低了采用布水器带来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根据不同水温和用户负荷的要求,来实现各种工况下的蓄冷和蓄热的功能。
文档编号F24F5/00GK203100025SQ20122072615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董凯军, 胡宝华, 陈照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