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32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管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分户供暖供热效能的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分户供暖管道系统中,如图1所示,每个住户单元在供水主管和回水主管上分出直管,每个住户单元形成独立热循环系统。对于房屋面积较大的住户单元,其供热所需要的单位供热量应大于小面积的住户单元,所需要的供热管道管径应增大,但是施工时由于多种原因,在布置供热管道时无法根据不同户型布置不同管径的供热管;同时又考虑到成本原因,只能对整个住宅楼布置小管径的供水管。因此整个供热管道系统只能满足小面积住户单元的供热量,而不能满足大面积住户单元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尤其适合改进现有住宅楼的供热不均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包括供水总管、供水立管、调节阀、换热器、回水立管和回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进入住宅楼后连接楼内供水立管,从所述供水立管分出并联的各住户单元的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上设置调节流量的调节阀,住户单元内的供水支管上串联各房间的换热器,住户单元内的最后一个串联的换热器与所述回水支管连接,各住户单元的所述回水支管分别并入楼内回水立管,所述回水立管末端与回水总管相连,设置在住宅楼外侧的所述回水总管结构为使其横截面流量大于供水总管的横截面流量。进一步,所述回水总管为一根,且所述回水总管直径大于所述供水总管直径。进一步,所述回水总管为并行连接的两根并列管。进一步,所述两根并列管直径相同。进一步,所述两根并列管直径与供水总管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快捷、方便地实现住宅分户供热系统的改造,改造后的供热管道提高了管道内供热水的流速,单位散热量增大,整体供热单元的热效能提高,改造后的管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中:1、供水总管 2、回水总管3、回水立管[0014]4、供水立管5、调节阀6、换热器a、小户型b、大户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包括供水总管1、供水立管4、调节阀5、换热器6、回水立管3和回水总管2,所述供水总管I进入住宅楼后连接楼内供水立管4,从所述供水立管4分出并联的各住户单元的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上设置调节流量的调节阀5,住户单元内的供水支管上串联各房间的换热器6,住户单元内的最后一个串联的换热器6与所述回水支管连接,各住户单元的所述回水支管分别并入楼内回水立管3,所述回水立管3末端与回水总管2相连,设置在住宅楼外侧的所述回水总管2结构为使其横截面流量大于供水总管I的横截面流量。由于住宅楼建筑过程中铺设的管道不易更换,当由于成本原因而对不同面积住户单元铺设了同样的供热管道后,可能引起面积较大的住户单元供热量不足,此时无法对楼内管道进行更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改进方式是对住宅楼外的管道进行改进。可采用以下两种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回水总管为一根,且所述回水总管直径大于所述供水总管直径。将住宅楼外的回水总管换成更大直径的管道,可以增大回水流量,在不改变其他管径的情况下使整体供热管道内的供水流速增大,热循环加快,供热温度提高。常用的方法是将回水总管直径由的管更换为Φ 80mm或Φ IOOmm的管。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回水总管为并行连接的两根并列管,两根并列管直径相同。在原有的回水总管上直接并联一根同样尺寸的管成为两根并列的回水管,同样可以达到实施例一中的效果。这样的优势是无需拆除原有铺设的管道,使施工量进一步减小。当原有供水总管与原有回水总管尺寸相同时,两根并列管直径与供水总管直径相同。这样的效果是增加了回水流量,进而在不改变供水流量的基础上增大了供水流速,使供水系统内的各住户单元串联的换热器散热加强,最终提高了供热能效。供热能效的提高使室内供热量增大,满足了大户型室内的供热需求,而小户型可通过调小调节阀来减小供热供水的流量,使热量减少到需要的程度。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了管路改造所耗费的施工成本,仅选择了在最容易施工的楼外总管道位置进行改进,方法简便有效。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 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包括供水总管、供水立管、调节阀、换热器、回水立管和回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进入住宅楼后连接楼内供水立管,从所述供水立管分出并联的各住户单元的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上设置调节流量的调节阀,住户单元内的供水支管上串联各房间的换热器,住户单元内的最后一个串联的换热器与所述回水支管连接,各住户单元的所述回水支管分别并入楼内回水立管,所述回水立管末端与回水总管相连,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住宅楼外侧的所述回水总管结构为使其横截面流量大于供水总管的横截面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总管为一根,且所述回水总管直径大于所述供水总管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总管为并行连接的两根并列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并列管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并列管直径与供水总管直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热效能的分户供热系统的改进结构,包括供水总管、供水立管、调节阀、换热器、回水立管和回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进入住宅楼后连接楼内供水立管,从所述供水立管分出并联的各住户单元的供水支管,所述供水支管上设置调节流量的调节阀,各住户单元的所述回水支管分别并入楼内回水立管,所述回水立管末端与回水总管相连,设置在住宅楼外侧的所述回水总管结构为使其横截面流量大于供水总管的横截面流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捷、方便地实现住宅分户供热系统的改造,改造后的供热管道提高了管道内供热水的流速,单位散热量增大,整体供热单元的热效能提高,改造后的管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D3/10GK203010727SQ20122073036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赵国新, 刘成林 申请人:天津市裕川热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