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及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247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及方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及方式。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式,通过采用涡轮风扇,增加机内风压;采用360°环形蒸发器,在同等的整机尺寸下,有效加大冷热交换面积;采用360°环形,有效增加空气过滤和净化效果;采用仿机翼形态的出风口设计,增加出风口前后的压力差,实现空气带动,加速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冷热气流与室内空气的混合气流,亦可减小冷热气流直吹带给人的不适感,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可采用辅助进风风扇,有效增加冷热交换效率。本装置包括外接管路、机壳进风口、机壳出风口、环形过滤网、环形蒸发器、涡轮风扇等。
【专利说明】—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及方式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及方式。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空调柜机的出风方式,是由安装于空调底部的离心风扇抽风,向上送风,经由内部的板状蒸发器,再由上部的风道导向,由风口吹出,从而实现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效果O
[0003]传统空调柜机的方式,同等体积下,转换效率低,机身内部风压低,风速低,制冷制
热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式,通过采用涡轮风扇,增加机内风压;采用360°环形蒸发器,在同等的整机尺寸下,有效加大冷热交换面积;采用360°环形,有效增加空气过滤和净化效果;采用仿机翼形态的出风口设计,增加出风口前后的压力差,实现空气带动,加速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冷热气流与室内空气的混合气流,亦可减小冷热气流直吹带给人的不适感,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可采用辅助进风风扇,有效增加冷热交换效率。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包括:
外接管路,用于将空调室外机的冷热管、水管分别对应与室内机的环形蒸发器、水槽进行连接;
机壳进风口,设置于与环形蒸发器相对应的机壳侧端面,用于将室内空气通过机壳进风口进入环形过滤网;
环形过滤网,用于隔离通过机壳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中尘埃颗粒,或和改善流经气流的空气质量,所述环形过滤网围绕在环形蒸发器外侧与机壳之间;
环形蒸发器,通过外接管路中的冷热管,控制经过环形蒸发器产生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并使流经环形蒸发器的空气升温或降温,产生相应的冷、热气流;环形蒸发器的柱面四周为室内空气,柱面内部为产生的冷热气流。
[0006]涡轮风扇,位于环形蒸发器上端部,并与环形蒸发器上端部螺钉连接,用于带动经过环形蒸发器的冷、热气流进入机壳上部;
机壳出风口,用于将涡轮风扇带动的气流流出,形成所需的冷或热气流;
环形蒸发器、环形过滤网卡接于机壳中部空腔内,接管路放置于机壳底端部,并位于环形蒸发器、环形过滤网下方,机壳上端部设置机壳出风口。
[0007]所述环形蒸发器是将蒸发器设计成中空圆柱的环形形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环形蒸发器下端部通过环形蒸发器铜管金属材料密封,同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与涡轮风扇外壳螺钉连接;环形蒸发器下端部与接管路螺钉连接。[0008]所述机壳出风口采用细缝形式,气流在此加速流出;同时机壳出风口采用仿机翼形态设计,在机壳出风口的前后部形成压力差,可带动后部气流形成出风气流。
[0009]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还包括辅助风扇6,所述辅助风扇6是圆柱状,四周进风,经扇叶搅动后产生轴向气流,带动气流向涡轮风扇3方向流动,辅助风扇放置于环形蒸发器内部空腔内,辅助风扇上端部与涡轮风扇底端固定连接,辅助风扇底座与环形蒸发器底端部接触连接。
[0010]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式包括:
步骤1:在涡轮风扇3转动产生的气流带动下,室内空气经过进风口、环形过滤网、环形蒸发器5后,室内空气产生相应的冷热气流;冷热气流由四周进入环形蒸发器5后直接由涡轮风扇3带动,进入机壳上部;由于涡轮风扇3产生风压,冷热气流进入机壳上部后,压力增加,经由机壳上部风道,到达机壳出风口后加速流出。
[0011]优选的,述环形蒸发器是将蒸发器设计成中空圆柱体的环形形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环形蒸发器下端通过环形蒸发器铜管金属材料密封,同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与涡轮风扇外壳螺钉连接;环形蒸发器下端部与外接管路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壳出风口采用细缝形式,气流在此加速流出;同时机壳出风口采用仿机翼形态设计,在机壳出风口的前后部形成压力差,可带动后部气流形成出风气流。
[0012]有选的,根据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风扇6带动气流向涡轮风扇3方向流动,辅助风扇放置于环形蒸发器内部空腔内,辅助风扇上端部与润轮风扇底端固定连接,辅助风扇底座与环形蒸发器底端部接触连接,所述辅助风扇6是圆柱状,四周进风,经扇叶搅动后产生轴向气流。
[001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核心内容为从家用空调柜机整机系统角度出发,提出新型的风道系统设计,系统的解决现有空调柜机系统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改进用户使用体验。具体方式为:采用涡轮风扇,增加机内风压;采用360°环形蒸发器,在同等的整机尺寸下,有效加大冷热交换面积;采用仿机翼形态的出风口设计,增加出风口前后的压力差,实现空气带动,加速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冷热气流与室内空气的混合气流,亦可减小冷热气流直吹带给人的不适感。
[0014]2、在上述基础上,还可通过可采用辅助进风风扇,有效增加冷热交换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局部剖视图。
[0016]图2是本发明整体效果图。
[0017]图3是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
1-出风口 2-机壳3-涡轮风扇 4-环形蒸发器
6-辅助风扇 7-辅助风扇底座 8-外接管路 9-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0019]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20]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21]环形蒸发器具体是冷或热交换,由空调室外机的工作模式决定,环形蒸发器5的状态由外接管路8与空调室外机连接控制。
[0022]机壳进风口 9是与环形蒸发器侧端面对应设置多个进风口。
[0023]机壳上部风道指的是空调机壳上部的中空部分。
[0024]工作过程:
步骤1:室内空气由机壳2上设计的进风口(与环形蒸发器侧端面对应设置)进入机壳内部,经由滤网4过滤并改善后,在涡轮风扇3转动产生的气流带动下,穿过环形蒸发器5,并产生冷热交换(具体是冷或热交换,由空调的工作模式决定,环形蒸发器5的状态由外接管路8与空调室外机连接控制),由此产生用户需要的冷热气流;
步骤2:气流直接由涡轮风扇3带动,进入机壳上部;由于涡轮风扇3 (涡轮风扇3转动,由下部吸风)可以产生风压,冷热气流进入机壳上部后,压力增加,经由上部风道,到达出风口 ;
在上述基础上,为增加涡轮风扇的轴流速度,进一步增加空气与环形蒸发器5的冷热交换效率,在涡轮风扇底端部、环形蒸发器内部设置辅助风扇6。
[0025]上述基础上,出风口采用细缝形式(如图2、3中所示),气流在此加速流出;出风口采用仿机翼形态设计,在整机风口的前后部形成压力差,可带动后部气流形成出风气流。
[0026]3、本发明组成:
包括外接管路8、环形蒸发器5、环形过滤网、涡轮风扇、机壳出风口。
[0027]外接管路,用于将空调室外机的冷热管、水管分别对应与室内机的环形蒸发器、水槽进行连接;机壳进风口,设置于与环形蒸发器相对应的机壳侧端面,用于将室内空气通过机壳进风口进入环形过滤网;环形过滤网,用于过滤通过机壳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中尘埃颗粒,或改善流经气流的空气质量,所述环形过滤网围绕在环形蒸发器外侧与机壳之间;环形蒸发器,通过外接管路中的冷热管,控制经过环形蒸发器产生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并使流经环形过滤网的室内空气升温或降温,产生相应的冷、热气流;环形蒸发器的柱面四周为室内空气,柱面内部为产生的冷热气流。涡轮风扇,位于环形蒸发器上端部,并与环形蒸发器上端部螺钉连接,用于带动经过环形蒸发器的冷、热气流进入机壳上部;机壳出风口,用于将涡轮风扇带动的气流流出,形成所需的冷或热气流;环形蒸发器、环形过滤网卡接于机壳中部空腔内,外接管路放置于机壳底端部,并位于环形蒸发器、环形过滤网下方,机壳上端部设置机壳出风口。
[0028]其中环形蒸发器是将设计成中空圆柱的环形形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环形蒸发器下端部通过环形蒸发器铜管金属材料密封,同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与涡轮风扇外壳螺钉连接;环形蒸发器下端部与接管路螺钉连接。
[0029]其中所述机壳出风口采用细缝形式,气流在此加速流出;同时机壳出风口采用仿机翼形态设计,在机壳出风口的前后部形成压力差,可带动后部气流形成出风气流。机壳出风口是中空结构。
[0030]在上述结构基础上,还包括辅助风扇6,所述辅助风扇6是圆柱状,四周进风,经扇叶搅动后产生轴向气流,带动气流向涡轮风扇3方向流动,辅助风扇放置于环形蒸发器内部空腔内,辅助风扇上端部与涡轮风扇底端固定连接,辅助风扇底座与环形蒸发器底端部接触连接。
[0031]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接管路,用于将空调室外机的冷热管、水管分别对应与室内机的环形蒸发器、水槽进行连接; 机壳进风口,设置于与环形蒸发器相对应的机壳侧端面,用于将室内空气通过机壳进风口进入环形过滤网; 环形过滤网,用于隔离通过机壳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中尘埃颗粒,和改善流经气流的空气质量,所述环形过滤网围绕在环形蒸发器外侧与机壳之间; 环形蒸发器,通过外接管路中的冷热管,控制经过环形蒸发器产生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并使流经环形蒸发器的空气升温或降温,产生相应的冷、热气流;环形蒸发器的柱面四周为室内空气,柱面内部为产生的冷热气流; 涡轮风扇,位于环形蒸发器上端部,并与环形蒸发器上端部螺钉连接,用于带动经过环形蒸发器的冷、热气流进入机壳上部; 机壳出风口,用于将涡轮风扇带动的气流流出,形成所需的冷或热气流; 环形蒸发器、环形过滤网卡接于机壳中部空腔内,接管路放置于机壳底端部,并位于环形蒸发器、环形过滤网下方,机壳上端部设置机壳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蒸发器是将蒸发器设计成中空圆柱的环形形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环形蒸发器下端部通过环形蒸发器铜管金属材料密封,同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与涡轮风扇外壳螺钉连接;环形蒸发器下端部与接管路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出风口采用细缝形式,气流在此加速流出;同时机壳`出风口采用仿机翼形态设计,在机壳出风口的前后部形成压力差,可带动后部气流形成出风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风扇,所述辅助风扇是圆柱状,四周进风,经扇叶搅动后产生轴向气流,带动气流向涡轮风扇方向流动,辅助风扇放置于环形蒸发器内部空腔内,辅助风扇上端部与涡轮风扇底端固定连接,辅助风扇底座与环形蒸发器底端部接触连接。
5.基于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式,其特征包括: 步骤1:在涡轮风扇转动产生的气流带动下,室内空气经过进风口、环形过滤网、环形蒸发器后,室内空气产生相应的冷热气流;冷热气流由四周进入环形蒸发器后直接由涡轮风扇带动,进入机壳上部;由于涡轮风扇产生风压,冷热气流进入机壳上部后,压力增加,经由机壳上部风道,到达机壳出风口后加速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蒸发器是将蒸发器设计成中空圆柱体的环形形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环形蒸发器下端通过环形蒸发器铜管金属材料密封,同时环形蒸发器上端部与涡轮风扇外壳螺钉连接;环形蒸发器下端部与外接管路螺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出风口采用细缝形式,气流在此加速流出;同时机壳出风口采用仿机翼形态设计,在机壳出风口的前后部形成压力差,可带动后部气流形成出风气流。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风扇带动气流向涡轮风扇方向流动,辅助风扇放置于环形蒸发器内部空腔内,辅助风扇上端部与涡轮风扇底端固定连接,辅助风扇底座与环形蒸发器底端部接触连接,所述辅助风扇是圆柱状,四周 进风,经扇叶搅动后产生轴向气流。
【文档编号】F24F13/08GK103697570SQ20131068448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发明者】林赛金, 赵大亮, 王槐雨, 朱维 申请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