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203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双风道的串、并联切换实现风速、风量模式的切换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风力不足或者风量不足;2.空气增湿和空气加热装置开启后会影响空气净化装置;3.用户不可以选择纯净化模式、纯加热模式或者纯增湿模式。实用新型内容参照权利要求书修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腔体、过滤装置、第一风扇、隔板、电机、加热器层、加湿器层、第二风扇、控制器和操作面板。腔体一端设有第一入风口,另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腔体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入风口,第一出风口上设有第一出风口风门,第二入风口上设有第二入风口风门。隔板设于腔体内部,位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入风口之间。过滤装置和第一风扇沿第一入风口到隔板方向依次设于腔体内部。加热器层、加湿器层和第二风扇沿隔板到第二出风口方向依次设于腔体内部。电机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第二入风口风门和隔板翻转。控制器向第一风扇、电机、加热器层、加湿器层和第二风扇分别发送控制信号。操作面板向控制器发送工作模式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隔板和两个风门的翻转实现双风道的串、并联,从而实现风速和风量模式的切换。双风道并联工作时,空气增湿和空气加热不影响空气净化风道的工作;双风道并联工作时,可以实现纯净化模式,以及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实现纯加热模式或者纯增湿模式;双风道串联工作时,可以实现产生高风速的净化空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滤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过滤网棉、第二过滤网棉、过滤网和吸附过滤网,第一过滤网棉、第二过滤网棉、过滤网、吸附过滤网和第一风扇沿第一入风口到隔板方向依次设于腔体内部。由此,可以逐层对风道中的空气进行净化过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紫外光发生器层,紫外光发生器层设于腔体内部,位于吸附过滤网和第一风扇之间。由此,紫外光发生器产生的紫外光可以对风道中的空气进行杀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负氧离子发生器层,负氧离子发生器层设于腔体内部,位于紫外光发生器层和第一风扇之间。由此,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可以进一步对风道内的空气进行杀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滤网可以为HEPA过滤网。由此,HEPA过滤网可以滤除空气中直径为0.3微米以上的杂质微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附过滤网可以为活性炭过滤网。由此,活性炭过滤网可以吸附第一过滤网棉、第二过滤网棉、过滤网漏掉的杂质微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还可以包括工作模式显示单元,控制器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发送显示信号。由此,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模式和状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低风速纯净化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图4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速纯净化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图5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纯加热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图6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纯增湿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图7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量净化&增湿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图8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速净化&增湿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图9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量净化&加热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图10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速净化&加热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图11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量净化&增湿、加热模式”的工作流程图;图12为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速净化&增湿、加热模式”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连接。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腔体1、过滤装置2、第一风扇3、隔板4、电机5、加热器层6、加湿器层7、第二风扇8、控制器9和操作面板10。此外,还可以包括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腔体I的一端设有第一入风口 101,另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 102,腔体I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 103和第二入风口 104,第一出风口 103上盖合有第一出风口风门105,第二入风口 104上盖合有第二入风口风门106。隔板4固定在腔体I内部,位于第一出风口 103和第二入风口 104之间。过滤装置2包括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第一过滤网 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和第一风扇3沿第一入风口101到隔板4方向依次固定在腔体I内部。第一过滤网棉21过滤空气中的粗颗粒,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空气中的细颗粒,第一过滤网棉21和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颗粒的直径不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23为HEPA过滤网,HEPA过滤网可以滤除空气中直径为0.3微米以上的杂质微粒。在其它实施例中,过滤网23也可以选择其它结构的相同功能的过滤网。本实施例中,吸附过滤网24为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可以吸附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和过滤网23漏掉的杂质微粒。在其它实施例中,吸附过滤网24也可以为硅胶颗粒过滤网等。紫外光发生器层11固定在腔体I的内部,紫外光发生器层11位于吸附过滤网24和第一风扇3之间。紫外光发生器层11产生的紫外光可以对风道中的空气进行杀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固定在腔体I的内部,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位于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第一风扇3之间。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产生的负氧离子可以进一步对风道内的空气进行杀菌。电机5可以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和第二入风口风门106进行翻转,实现第一出风口 103和第二入风口 104的闭合与打开。。电机5可以驱动隔板4进行翻转,实现双风道的串联或者并联工作。加热器层6、加湿器层7和第二风扇8沿隔板4到第二出风口 102方向依次固定在腔体I内部。加热器层6可以对风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处理,提高空气的温度。加湿器层7可以对风道中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提高空气的湿度。控制器9与第一风扇3、电机5、加热器层6、加湿器层7和第二风扇8电连接,分别向第一风扇3、电机5、加热器层6、加湿器层7和第二风扇8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
操作面板10与控制器9电连接,操作面板10向控制器9发送工作模式信号。操作面板10上设有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开关1002和十个模式选择按钮(Dl:低风速纯净化模式,D2:高风速纯净化模式,D3:纯加热模式,D4:纯增湿模式,D5:高风量净化&增湿模式,D6:高风速净化&增湿模式,D7:高风量净化&加热模式,D8:高风速净化&加热模式,D9:高风量净化&增湿、加热模式,DlO:高风速净化&增湿、加热模式)。操作面板10向控制器9发送工作模式信号,控制器9向操作面板10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低风速纯净化模式”的工作流程。步骤SlOl:按下开关1002,按“D1”按钮,进入步骤S102中。步骤S1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打开,第二入风口风门106关闭,隔板4关闭(呈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工作,第二风扇8停止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和加湿器层7不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低风速纯净化模式),进入步骤S103中。步骤S103:空气从第一入风口 101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的逐层净化,在第一风扇3的作用下从第一出风口 103流出。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速纯净化模式”的工作流程。步骤S201:按下开关1002,按“D2”按钮,进入步骤S202中。步骤S2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关闭,第二入风口风门106关闭,隔板4打开(非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工作和第二风扇8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和加湿器层7不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高风速纯净化模式),进入步骤S203中。步骤S203:空气从第一入风口 101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的逐层净化,在第一风扇3和第二风扇8的作用下以高风速从第二出风口 102流出。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纯加热模式”的工作流程。步骤S301:按下开关1002,按“D3”按钮,进入步骤S302中。步骤S3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关闭,第二入风口风门106打开,隔板4关闭(呈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停止工作,第二风扇8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工作,加湿器层7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纯加热模式),进入步骤S303中。步骤S303:空气从第二入风口 104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加热器层6的加热,在第二风扇8的作用下从第二出风口 102流出。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纯增湿模式”的工作流程。步骤S401:按下开关1002,按“D4”按钮,进入步骤S402中。步骤S4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关闭,第二入风口风门106打开,隔板4关闭(呈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停止工作,第二风扇8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停止工作,加湿器层7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纯增湿模式),进入步骤S403中。步骤S403:空气从第二入风口 104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加湿器层7的加湿,在第二风扇8的作用下从第二出风口 102流出。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量净化&增湿模式”的工作 流程。步骤S501:按下开关1002,按“D5”按钮,进入步骤S502中。步骤S5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打开,第二入风口风门106打开,隔板4关闭(呈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工作和第二风扇8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停止工作,加湿器层7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高风量净化&增湿模式),进入步骤S503中。步骤S503:空气从第一入风口 101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的逐层净化,在第一风扇3的作用下从第一出风口 103流出;同时空气从第二入风口 104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加湿器层7的加湿,在第二风扇8的作用下从第二出风口 102流出。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速净化&增湿模式”的工作流程。步骤S601:按下开关1002,按“D6”按钮,进入步骤S602中。步骤S6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关闭,第二入风口风门106关闭,隔板4打开(非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工作和第二风扇8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停止工作,加湿器层7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高风速净化&增湿模式),进入步骤S603中。步骤S603:空气从第一入风口 101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的逐层净化,并经过加湿器层7的加湿,在第一风扇3和第二风扇8的作用下以高风速从第二出风口102流出。[0077]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量净化&加热模式”的工作流程。步骤S701:按下开关1002,按“D7”按钮,进入步骤S702中。步骤S7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打开,第二入风口风门106打开,隔板4关闭(呈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工作和第二风扇8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工作,加湿器层7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高风量净化&加热模式),进入步骤S703中。步骤S703:空气从第一入风口 101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的逐层净化,在第一风扇3的作用下从第一出风口 103流出;同时空气从第二入风口 104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加热器层6的加热,在第二风扇8的作用下从第二出风口 102流出。图10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速净化&加热模式”的工作流程。步骤S801:按下开关1002,按“D8”按钮,进入步骤S802中。步骤S8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关闭,第二入风口风门106关闭,隔板4打开(非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工作和第二风扇8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工作,加湿器层7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高风速净化&加热模式),进入步骤S803中。步骤S803:空气从第一入风口 101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的逐层净化,并经过加热器层6的加热, 在第一风扇3和第二风扇8的作用下以高风速从第二出风口102流出。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量净化&增湿、加热模式”的
工作流程。步骤S901:按下开关1002,按“D9”按钮,进入步骤S902中。步骤S9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打开,第二入风口风门106打开,隔板4关闭(呈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工作和第二风扇8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和加湿器层7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高风量净化&增湿、加热模式),进入步骤S903中。步骤S903:空气从第一入风口 101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的逐层净化,在第一风扇3的作用下从第一出风口 103流出;同时空气从第二入风口 104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加热器层6的加热和加湿器层7的加湿,在第二风扇8的作用下从第二出风口102流出。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高风速净化&增湿、加热模式”的
工作流程。步骤S1001:按下开关1002,按“D10”按钮,进入步骤S1002中。步骤S1002:控制器9通过电机5驱动第一出风口风门105关闭,第二入风口风门106关闭,隔板4打开(非竖直状态);控制器9控制第一风扇3工作和第二风扇8工作,控制加热器层6和加湿器层7工作,同时控制器9向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工作模式显示信号(高风速净化&增湿、加热模式),进入步骤S1003中。步骤S1003:空气从第一入风口 101进入腔体I内部,经过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的逐层净化,并经过加热器层6的加热和加湿器层7的加湿,在第一风扇3和第二风扇8的作用下以高风速从第二出风口 102流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十种)进行空气净化,即按Dl DlO按钮选择不同的净化模式进行空气净化。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开启或者关闭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的开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I)、过滤装置(2)、第一风扇(3)、隔板(4)、电机(5)、加热器层(6)、加湿器层(7)、第二风扇(8)、控制器(9)和操作面板(10), 所述腔体(I) 一端设有第一入风口(101),另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102),所述腔体(I)的侧面设有第一出风口(103)和第二入风口(104),所述第一出风口(103)上设有第一出风口风门(105),所述第二入风口(104)上设有第二入风口风门(106), 所述隔板(7)设于所述腔体(I)内部,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03)和第二入风口(104)之间, 所述过滤装置(2)和第一风扇(3)沿第一入风口(101)到隔板(4)方向依次设于腔体(I)内部, 所述加热器层(6)、加湿器层(7)和第二风扇(8)沿隔板(4)到第二出风口(102)方向依次设于所述腔体(I)内部, 所述电机(8)驱动所述第一出风口风门(105)、第二入风口风门(106)和隔板(4)翻转, 所述控制器(9)向所述第一风扇(3)、电机(5)、加热器层¢)、加湿器层(7)和第二风扇(8)分别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操作面板(10)向所述控制器(9)发送工作模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和吸附过滤网(24),所述第一过滤网棉(21)、第二过滤网棉(22)、过滤网(23)、吸附过滤网(24)和第一风扇(3)沿第一入风口(101)到隔板⑷方向依次 设于腔体⑴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紫外光发生器层(11),所述紫外光发生器层(11)设于所述腔体(I)内部,位于所述吸附过滤网(24)和第一风扇(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层(12)设于所述腔体(I)内部,位于所述紫外光发生器层(11)和第一风扇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过滤网(23)为HEPA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过滤网(24)为活性炭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10)还包括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所述控制器(9)向所述工作模式显示单元(1001)发送显示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该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腔体、过滤装置、第一风扇、隔板、电机、加热器层、加湿器层、第二风扇、控制器和操作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隔板和两个风门的翻转实现双风道的串、并联,从而实现风速和风量模式的切换。双风道并联工作时,空气增湿和空气加热不影响空气净化风道的工作;双风道并联工作时,可以实现纯净化模式,以及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实现纯加热模式或者纯增湿模式;双风道串联工作时,可以实现产生高风速的净化空气。
文档编号F24F13/28GK203132000SQ20132013256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袁野, 刘众, 李照晓 申请人:广州宏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