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散热的热风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403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散热的热风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包括:加热器、送风管道、连接管、加热仓、散热器和电机。加热器与送风管道连接,送风管道通过连接管与加热仓连接,散热器设于加热仓上,电机与加热器和散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功能是解决热风机的散热问题,通过安装散热器将更主动为热风机降低温度,使热风机的工作时间更长,增加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机,具体涉及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
【背景技术】
[0002]热风机最早是一种简单的通过风机和加热器组成的一种产生热源的机械装置,随着工业技术的逐渐发展,热风机与热风输送炉、干燥炉、烘箱、封装机等机械组合成了各种各样功能强大的自动化机械,慢慢的热风机不仅仅是一种热源装置,而是已经成为一种种类繁多的加热装置的总称。
[0003]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制造热能的话,热风机并不需要特别设计一套散热装置,但是如果热风机一旦运用到钢铁工业的热处理的话,加热过程中空气无法流通,导致热空气会回流至加热装置。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为了保证生产安全,热风机无法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另一方面,传统的热风机由于成本问题,普通企业不会购买太过自动化的加热设备,导致加热装置无法准确调节温度,最后的结果就是,热风机必须在一定运行后进行开仓散热处理,这样会影响正常的生产,降低效率。
[0004]因此如果有一个能够在开仓过程中加快散热速度或是在运行过程中控制仓内温度的散热系统,无疑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0006]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送风管道、连接管、加热仓、散热器和电机,所述加热器与送风管道连接,所述送风管道通过连接管与加热仓连接,所述散热器设于加热仓上,所述电机与加热器和散热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散热器包括:外壳、散热风扇、散热孔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设于加热仓两侧,所述散热风扇设于外壳内,所述散热风扇与电机连接,所述散热孔设于外壳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显示端设于外壳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传感端设于加热仓内,所述调节装置设于外壳上,所述调节装置的电阻端设于电机与散热风扇之间。
[0008]进一步,所述加热器包括: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连接,所述风机和加热装置与电机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送风管道下设有管道支架,所述管道支架为倒“凹”字形结构,所述管道支架包括:支撑面和支撑脚,所述支撑面与送风管道贴合连接,所述支撑脚与支撑面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包括:管体、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管体两端依次设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入风口一端与送风管道连接,所述入风口另一端与管体连接,所述出风口一端与管体连接,所述出风口另一端与加热仓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加热仓包括:仓体、仓盖和仓架,所述仓体两壁设有开口,所述仓体通过开口与散热器连接,所述仓盖设于仓体顶端,所述仓架设于仓体内。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1、加热仓两端设计有散热器,散热器能够在热风机停止时帮助热风机加快散热。
[0014]2、散热器内设有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散热器的功率,能够使热风机在工作时也能够对温度进行掌控,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6]图2为管道支架的结构图。
[0017]图3为连接管的结构图。
[0018]图4为加热仓的外结构图。
[0019]图5为加热仓的内结构图。
[0020]图6为散热器的外结构图。
[0021]图7为散热器的内结构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连接关系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加热器100、风机110和加热装置120。
[0025]送风管道200、管道支架210、支撑面211和支撑脚212。
[0026]连接管300、管体310、入风口 320和出风口 330。
[0027]加热仓400、仓体410、开口 411、仓盖420和仓架430。
[0028]散热器500、外壳510、散热风扇520、散热孔530、温度传感器540、显示端541、传感端542和调节装置550和电阻端551。
[0029]电机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管道支架的结构图。图3为连接管的结构图。图4为加热仓的外结构图。图5为加热仓的内结构图。图6为散热器的外结构图。图7为散热器的内结构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连接关系图。
[0033]如图1所示,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包括:加热器100、送风管道200、连接管300、加热仓400、散热器500和电机600,加热器100与送风管道200连接,送风管道200通过连接管300与加热仓400连接,散热器500设于加热仓400上,电机600与加热器100和散热
器500连接。
[0034]其中,加热器100包括:风机110和加热装置120,风机110的出风口与加热装置120连接,加热装置120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200连接,风机110和加热装置120与电机600连接。电机600通电后,驱动风机110把空气吹向加热装置120,加热装置120产生热量,与风机110产生的冷空气接触,使空气温度变高,从而产生热风。[0035]如图2所示,送风管道200下设有管道支架210,管道支架210的作用是支撑送风管道200。管道支架210为倒“凹”字形结构,管道支架210包括:支撑面211和支撑脚212,支撑面211与送风管道200贴合连接,支撑脚212与支撑面211固定连接。如果加热器100直接与加热仓400接触,那么热风就会直接与产品接触,温度不容易掌控,不利于热处理的效果。
[0036]如图3所示,连接管300包括:管体310、入风口 320和出风口 330,管体310两端依次设有入风口 320和出风口 330,入风口 320 —端与送风管道200连接,入风口 320另一端与管体310连接,出风口 330 —端与管体310连接,出风口 330另一端与加热仓400连接。入风口 320对比送风管道200的出风口来说更小,作用是增加风的速度,同时相比于入风口320的横截面面积,管体310则大的多,可以储存一定量热空气,同时将出风口 330设计的比的入风口 320稍大,就会起到将热风推进的效果,增强热风对产品的处理效果。
[0037]如图4和5所示,加热仓400包括:仓体410、仓盖420和仓架430,仓体410两壁设有开口 411,仓体410通过开口 411与散热器500连接,仓盖420设于仓体410顶端,仓架430设于仓体410内。仓体410内放置需要加热的产品,仓体上方的仓盖420是可以打开的。仓架430设计目的是为了让需要加热的产品能够与出风口 330的高度一致,如果把产品直接放在地上,一方面是热处理效果很差,另一个方面如果产品的材质是加热后容易变形的,那么把他放在硬度高于自身的地面就会对产品的形状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一个选材硬度低于一般产品的仓架430,用以安放产品。
[0038]加热仓400的两壁设有开口 411,这种设计的目的是需要通过开口 411使加热仓400能够与散热器500连接。
[0039]如图6和图7所示,述散热器500包括:外壳510、散热风扇520、散热孔530、温度
传感器540和调节装置550。
[0040]外壳510设于加热仓400两侧,本实施例中外壳510是一个矩形结构,其一半是通过开口 411嵌入加热仓400内,然后再通过螺栓与加热仓400连接,使得散热器500从外结构看,一半露在外面,另一半在加热仓400内。
[0041]散热风扇520设于外壳510内,具体是设于加热仓400内,散热风扇520与电机700连接,当热风机启动时,会自动打开散热风扇520,此时为了使温度迅速上升,会将散热风扇520的功率调整到最小。散热风扇一方面会将冷空气抽入加热仓400内,另一方面加速加热仓400内的空气流通,使热空气通过散热孔530排出加热仓400,通过这种方式对加热仓400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0042]散热孔530设于外壳510上,本实施例中散热孔是由25个I组,总共8组组成的,每一个散热孔530都很小,通过增加散热孔530的数量使得更容易对散热器530进行控制,
避免热空气大量流失。
[0043]温度传感器540的显不端541设于外壳510外侧,使工作人员能直观的把握加热仓400内的问题,温度传感器540的传感端542设于加热仓400内,通过传感端542来获取加热仓400内的温度。调节装置550设于外壳510上,调节装置550的电阻端551设于电机540与散热风扇520之间。
[0044]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能来源自电机600,电机600为风机110和加热装置120提供动能,另一方还为散热风扇520提供动能,为了实现对散热风扇520的调节,还设计了调节装置550,调节装置550的电阻端551在电路中作为可调节电阻的电阻设于散热风扇520和电机600之间。通过调节装置550可以对其电阻端551进行调整,电阻越大,则电能越低,功率越低,反之则功率越大。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004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实现了两大优点,通过对加热仓400两端设有散热器500,散热器500能够在热风机停止时,调节成最大功率,帮助热风机加快散热,节省了热风机的休息时间。
[0046]另一方面,散热器内设有调节装置550,通过调节装置550能够调节散热风扇520的功率,能够使热风机在工作时也能够对温度进行掌控,提高工作效率。
[004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100)、送风管道(200)、连接管(300)、加热仓(400)、散热器(500)和电机(600),所述加热器(100)与送风管道(200)连接,所述送风管道(200 )通过连接管(300 )与加热仓(400 )连接,所述散热器(500 )设于加热仓(400)上,所述电机(600)与加热器(100)和散热器(5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00)包括:外壳(510)、散热风扇(520)、散热孔(530)、温度传感器(540)和调节装置(550),所述外壳(510)设于加热仓(400)两侧,所述散热风扇(520)设于外壳(510)内,所述散热风扇(520)与电机(700)连接,所述散热孔(530)设于外壳(510)上,所述温度传感器(540)的显示端(541)设于外壳(510)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540 )的传感端(542 )设于加热仓(400 )内,所述调节装置(550)设于外壳(510)上,所述调节装置(550)的电阻端(551)设于电机(540)与散热风扇(5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00)包括:风机(110)和加热装置(120),所述风机(110 )的出风口与加热装置(120 )连接,所述加热装置(120 )的另一端与送风管道(200 )连接,所述风机(110 )和加热装置(120 )与电机(600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200)下设有管道支架(210),所述管道支架(210)为倒“凹”字形结构,所述管道支架(210)包括:支撑面(211)和支撑脚(212),所述支撑面(211)与送风管道(200)贴合连接,所述支撑脚(212)与支撑面(2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00)包括:管体(310)、入风口(320)和出风口(330),所述管体(310)两端依次设有入风口(320)和出风口(330),所述入风口(320) —端与送风管道(200)连接,所述入风口(320)另一端与管体(310)连接,所述出风口(330) —端与管体(310)连接,所述出风口(330)另一端与加热仓(4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散热的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400)包括:仓体(410)、仓盖(420)和仓架(430),所述仓体(410)两壁设有开口(411),所述仓体(410)通过开口( 411)与散热器(500 )连接,所述仓盖(420 )设于仓体(410 )顶端,所述仓架(430 )设于仓体(410)内。
【文档编号】F24H9/00GK203642472SQ201320835768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赵江山, 张培丽, 何为民 申请人:上海神洲阳光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