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433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燃气炉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炉灶。它包括灶台、炉体及进气系统,进气系统包括燃气进气管、风机、进风管及预混腔,燃气进气管及进风管分别与预混腔连通,进风管与风机连接,在炉体的炉腔内设有蜂窝状聚能环,蜂窝状聚能环上设有红外线吸收孔,红外线吸收孔的孔径为0.1-2毫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节能环保、噪声低等特点。
【专利说明】燃气炉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设备,尤其与燃气炉灶有关。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食堂及饭店用的燃气炉灶是燃气直接进入炉体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存在着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废气排放量大、噪声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节能环保、噪声低的燃气炉灶。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燃气炉灶,包括灶台、炉体及进气系统,进气系统包括燃气进气管、风机、进风管及预混腔,燃气进气管及进风管分别与预混腔连通,进风管与风机连接,在炉体的炉腔内设有蜂窝状聚能环,蜂窝状聚能环上设有红外线吸收孔,红外线吸收孔的孔径为0.1-2毫米。
[0005]所述的燃气炉灶,其蜂窝状聚能环的材料为铸铁或带有钢丝筋的陶瓷板。
[000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燃气采用先进入预混腔与空气混合,再进入炉体混合的二次混合方式,燃气混合更加充分,使燃气燃烧充分,热效率大大提高,更可减少废气排放及降低噪声;(二)是蜂窝状聚能环通过吸收锅底反射的红外线,并在燃烧的过程中再均匀地释放出来,达到增加热值,提高热效率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灶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2]如图1及图2所示,燃气炉灶,包括灶台1、炉体2及进气系统3,如图4所示,进气系统3包括燃气进气管4、风机5、进风管6及预混腔7,燃气进气管4及进风管6分别与预混腔7连通,进风管6与风机5连接,如图3所示,在炉体2的炉腔8内设有蜂窝状聚能环9,蜂窝状聚能环9上设有红外线吸收孔10,红外线吸收孔10的孔径为0.5毫米,蜂窝状聚能环9的材料为铸铁或带有钢丝筋的陶瓷板。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炉灶,包括灶台(I)、炉体(2)及进气系统(3),其特征在于:进气系统(3)包括燃气进气管(4)、风机(5)、进风管(6)及预混腔(7),燃气进气管(4)及进风管(6)分别与预混腔(7)连通,进风管(6)与风机(5)连接,在炉体(2)的炉腔(8)内设有蜂窝状聚能环(9),蜂窝状聚能环(9)上设有红外线吸收孔(10),红外线吸收孔(10)的孔径为0.1-2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灶,其特征在于:蜂窝状聚能环(9)的材料为铸铁或带有钢丝筋的陶瓷板。
【文档编号】F24C3/00GK203837031SQ201320847940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2日
【发明者】马驶宇, 马伟达 申请人:浙江天利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