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500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包括门体以及位于门体两侧并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导轨,门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四个吊耳,吊耳伸出门体前端面的部分设有通孔,通孔内横向串接有平衡杆,每个平衡杆的两端分别与一提升杠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提升杠杆的内端连接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滚轮,提升杠杆的外端通过销轴与一提升拉杆铰接;吊耳下部对应提升杠杆的位置设有挡块;导轨上设有与滚轮对应的限制门体运动到下方极限位置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合理巧妙的利用了门体的自重,实现了炉门下落过程中的自动压紧,并且在压紧过程中不会对滚轮和炉门内的耐火材料造成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的炉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压紧功能的炉门。
【背景技术】
[0002]加热炉是锻造、热处理等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常见的加热炉一般包括箱式加热炉、井式加热炉和台车式加热炉。其中,锻造用的箱式加热炉和台车式加热炉一般都包括一个前端开口的炉体,炉体开口(简称炉口)处安装有炉门,炉门左右两侧的下部对称安装两个滚轮,位于炉体开口处的两侧设有与滚轮相配装的导轨,炉门通过滚轮在导轨中的上下运动实现开启和闭合。炉门的结构一般包括一个钢板焊接而成的壳体,壳体内固定有保温材料和耐热材料,保温材料和耐热材料填充在炉门的内侧,即对应炉口的一面。
[0003]对大型加热炉而言,炉门处的密封性对炉子整体的加热速度、保温能力以及能源消耗情况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炉门处的密封性,现有的加热炉一般是在导轨的下端设置一个弯向炉体的斜面,炉门闭合时,滚轮沿着导轨向下运动,当滚轮运动到斜面上时,会沿着斜面向下运动,从而使炉门逐渐贴合到炉体前端,实现炉门和炉体的密封。
[0004]这种炉门虽然可以实现炉门与炉体的密封,但是也具有如下方面的缺点:1)由于炉门自身重量较大,滚轮和斜面之间的磨损非常严重,容易造成滚轮的损坏,增大维护成本;2)由于炉门靠近炉体的一侧通常填充有很多用于密封的耐火材料,在炉门贴合到炉体前端的过程中,这些耐火材料会与炉体前端的边沿发生碰撞、摩擦,容易造成耐火材料的磨损,对炉门处的密封性能不利;3)由于炉门自身重力较大,在炉门升降过程中,炉门壳体的两侧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受力不均衡,容易造成炉门的扭曲变形,当滚轮出现磨损以后这种受力不均衡的的现象将更为明显,严重影响炉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以解决传统炉门在压紧过程中滚轮和耐火材料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包括向上方提升的门体以及位于门体两侧并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导轨,所述门体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四个对称布置的伸出门体前端面的吊耳,吊耳伸出门体前端面的部分设有通孔,所述门体的前方还设有两根穿接在门体两侧对应吊耳的通孔内横向布置的平衡杆,每个平衡杆的两端分别与一提升杠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提升杠杆的内端连接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滚轮,提升杠杆的外端通过销轴与一提升拉杆铰接;
[0008]所述吊耳下部对应提升杠杆的位置设有挡块;
[0009]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滚轮对应的限制门体运动到下方极限位置的限位块。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提升杠杆为L形,平衡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提升杠杆的弯折处。
[00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提升杠杆弯折的角度为90°?150°。[00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提升杠杆弯折的角度为130°。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如下:
[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门体两侧设置连接有提升拉杆和滚轮的提升杠杆,并在导轨下部设置用于为滚轮提供限位的限位块,合理巧妙的利用了门体的自重,实现了炉门下落过程中的自动压紧,并且在压紧过程中不会对滚轮和炉门内的耐火材料造成磨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体的两侧设置吊耳,并在吊耳中穿接平衡杆,可以避免炉门升降过程中门体两侧受力不均衡造成的扭曲变形,从而提高炉门的密封性能,延长炉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吊耳伸出门体的前端面,并且直接承受门体重力的平衡杆位于门体的外面,这种设置可以增大炉门重力的作用点与滚轮之间的距离,使炉门在下落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大的压紧力,保证炉门的密封性能。
[0016]本实用新型中提升杠杆为L形,可以增大炉门提升时的力臂,减少提升炉门所需要的拉力,从而使炉门可以方便快速的开启。本发明中提升杠杆弯折的角度为90°?150°,优选为130°,此时提升炉门时需要的拉力最小,可以达到最好的省力效果,使炉门具有最佳的灵活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实用新型压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图1的右视图;
[0019]图3:本实用新型提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门体,11.吊耳,12.平衡杆,13.提升杠杆,14.提升拉杆,15.挡块,2.导轨,21.滚轮,2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门体I和导轨2。导轨2沿上下方向布置,固定安装在门体两侧的炉体上。
[0023]门体I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焊接有两个吊耳11,其中,位于门体左侧面上的两个吊耳呈上下布置,位于门体右侧面上的两个吊耳与左侧的两个吊耳对称布置。四个吊耳11均向前伸出门体I的前端面,并且在吊耳11伸出门体I前端面的部分设有横向贯穿的通孔。
[0024]门体的前方还设有两根平衡杆12,其中一根平衡杆12沿横向贯穿到门体I下部左右两侧吊耳的通孔内,另一根平衡杆12沿横向贯穿到门体I上部左右两侧吊耳的通孔内。平衡杆12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这样平衡杆可以在通孔内转动。在每个平衡杆12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提升杠杆13。
[0025]提升杠杆13为L形,平衡杆12的端部与提升杠杆13的弯折处焊接到一起。提升杠杆13弯折的角度可以是90°?150°之间的任意一个角度,其中当弯折角度为130°时提升炉门所需要的拉力最小,提升杠杆所带来的省力效果达到最佳。提升杠杆13位于炉门前端面后侧的一端设有滚轮21,滚轮21与导轨2相配装,并可以沿导轨2上下运动,位于炉门前端面前侧的一端通过销轴与一提升拉杆14铰接。提升拉杆14为一根直杆,位于炉门同侧的两个提升杠杆的端部铰接到同一个提升拉杆14上。
[0026]导轨2的下部设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安装在导轨内并与滚轮相对应,用于在关闭炉门时通过限制滚轮向下运动来限制门体I向下运动的极限位置,从而保证门体I准确的扣合到炉体前端的炉口上。图1和图2中所示的是炉门处于关闭压紧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在炉门下降的过程中,当滚轮21运动到限位块22上时,由于受到限位块22的阻碍作用无法继续向下运动,此时由于炉门自身的重力作用,提升杠杆13、平衡杆12以及门体I会以滚轮21为轴向下转动,在此过程中平衡杆12会在吊耳的通孔内发生转动,门体I会逐渐向着炉体的方向运动,从而扣合到炉体前端的炉口上,实现炉门的自动压紧。
[0027]在每个吊耳11的下部还焊接有挡块15,挡块15用于为提升杠杆的转动提供限位。图3所示的是炉门处于提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在提升炉门时,由提升拉杆14提供向上的拉力,在提升拉杆14的作用下,提升杠杆13、平衡杆12以及门体I会以滚轮21为轴向上转动,在此过程中门体I会逐渐远离炉体,使门体和炉体之间产生一个较大的间隙,从而避免门体提升过程中磨损门体内侧的耐火材料。当平衡杆12转动到与滚轮21基本持平时,门体与炉体之间间隙最大,此时,提升杠杆13受到挡块15的阻碍作用无法继续转动,进而再提升拉杆14的作用下,门体1、平衡杆12、提升杠杆13以及滑轮21沿着轨道2的方向向上运动,从而打开炉门。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包括向上方提升的门体(I)以及位于门体两侧并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导轨(2),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体(I)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四个对称布置的伸出门体前端面的吊耳(11),吊耳(11)伸出门体前端面的部分设有通孔,所述门体的前方还设有两根穿接在门体(I)两侧对应吊耳的通孔内横向布置的平衡杆(12),每个平衡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一提升杠杆(13)的中部固定连接,提升杠杆(13)的内端连接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滚轮(21),提升杠杆(13)的外端通过销轴与一提升拉杆(14)铰接; 所述吊耳(11)下部对应提升杠杆(13)的位置设有挡块(15); 所述导轨(2)上设有与滚轮对应的限制门体(I)运动到下方极限位置的限位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杠杆(13)为L形,平衡杆(1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提升杠杆的弯折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杠杆(13)弯折的角度为90°?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压紧的升降式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杠杆(13)弯折的角度为130°。
【文档编号】F27D1/18GK203629316SQ20132088477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史亮 申请人:史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