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撞击机构的工作频率的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655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控制撞击机构的工作频率的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撞击机构的工作频率的控制设备,具体为可借助压力介质来运行的撞击机构的控制设备,带有用于撞击活塞的轴向的压力加载和介质回引的换向控制的装置。为了能够实现撞击机构的可调节性,借助其能够对移动的撞击活塞的能量和频率来加以调整,根据本发明规定:至少一个可由作为用于撞击活塞的介质的回流管路的换向控制设施切换的通道具有至少一个可切换的用于流量调节的装置。
【专利说明】控制撞击机构的工作频率的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借助压力介质来运行的撞击机构的控制设备,带有用于撞击活 塞的轴向的压力加载和介质回引的换向控制的装置。
[0002]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用于打开和必要时用于封闭在冶金容器的壁内的排放 口的系统的撞击机构。

【背景技术】
[0003] 用于能沿轴向在两个方向上使用的锤击设备的撞击机构是公知的且属于现有技 术。
[0004] 这种撞击机构有利地使用在用于开启和/或封闭冶金容器的排放口的设备内。
[0005] 例如EP0930476A公开了一种在用于上面提到的应用领域中的锤击设备内的带有 管式活塞的撞击机构。在此,在推进中且也在回移中使用的情况下工具基本上以相同的撞 击能量和撞击频率来加载。
[0006] 为了撞击机构的活塞的撞击能量和撞击频率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改变,根据 AT1397/2011提出:在管式活塞内设置控制凹部并且在撞击机构壳体内轴向错开地设置至 少两个换向控制槽用于使相应的管式活塞压力面的压力加载得以切换并且通过控制媒介 选择性地触发换向控制槽。以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即,管式活塞根据其中一个沿轴向错开的 换向控制槽的触发情况地来实施在两个冲击方向上的不同的推移行程或加速行程。
[0007] 目前,对用于尤其是在冶金工业中的设备的工具的推进条件和回移条件的特殊需 要要求与撞击机构的进一步的需求相关的活塞移动的可调节性。


【发明内容】

[0008]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进及扩展撞击机构的可调节性并提供一种控制设备, 借助该控制设备能使移动的撞击活塞的能量和频率在宽广的范围内得以调整。
[0009] 这个目标在对可借助压力介质运行的上述类型的撞击机构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通 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即,至少一个可由作为用于撞击活塞的介质的回流管路的换向控制 设施切换的通道具有至少一个可切换的用于流量调节的装置。
[0010] 通过本发明来实现的优点基本上在于:根据换向控制,量调节地进行移动活塞的 介质的回流。通过例如切换装置的不同的、可选择性地在回流管路中触发的流量开口而可 以使向着换向控制设施流去的介质的回流阻塞得以改变,从而能使直到撞击活塞的下一次 压力加载为止时的持续时间得以改变。由此可以控制撞击力且尤其是撞击频率,其中,延迟 的换向控制也影响了撞击能量。
[0011] 在回流管路中的每个单位时间的流量的变化或者在该回流管路中的流量调节可 以以简单的方式例如通过可切换的、在流动通道内带有具有不同的横截面的狭窄部位的装 置来实现。
[0012] 在去负荷(entspannt)的介质的回流管路中进行流量调节或者时间上的压力分 布,这改变了活塞的撞击的频率并且结果是改变了活塞的撞击的能量或者说强度。
[0013] 对于在撞击机构的两个撞击方向上的有利的通用的调节特性,两个可由作为用于 撞击活塞的介质的回流管路的换向控制设施切换的通道具有可切换的、用于流量调节的装 置。
[0014] 能切换的装置能够如此地在任何工作方向上调节撞击机构并相应不同地优化地 调整设备的工具加载。
[0015] 在此,如下是有利的,即,能彼此分开地调整可切换的、用于介质的流量调节的装 置。
[0016] 前面描述的控制设备可以以优化的方式来满足基本上所有的、在撞击机构的困难 的应用状况中提出的需求。
[0017] 以特殊的优点能使已描述的类型的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设施应用在用于打开 (offenstellen)和/或封闭冶金容器的排放口的设备中。
[0018] 该控制设施给予了如下可能性,即,在考虑到冶金容器的脆的且有断裂危险的耐 火的衬层质量的情况下提供用于对在冶炼容器内刺穿排放进行开启的优化的条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在下面应当以两个分别阐释本发明的各一个实施途径的附图来介绍可借助压力 介质运行的撞击机构的控制方案。其中,
[0020] 图1示出带有定位在回流管路内的流量调节设施的控制设备,
[0021] 图2不出用于移动撞击活塞的能通用应用的控制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对在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设备的图示中的构件和部件较方便地进行分类而会 使用到后面的附图标记列表。
[0023] 图1示出了带有壳体1的控制设备S,该壳体在两侧沿轴向方向具有盖13、11,其 中,盖13利用伸出的插入部来用于介质排出部4。
[0024] 相对置的盖11用作带有控制媒介供给部34的切换插件12的紧固装置。在切换 插件12中可在轴向上于边界内推移地布置有管状的切换装置3,一方面,该切换装置通过 支撑在盖11处的弹簧33轴向地用压力来加载。另一方面,可以经由控制媒介供给部34引 入作用于切换装置3处逆着弹簧力指向的压力面上的压力介质,并且压力介质逆着弹簧力 推移切换装置。以这种方式可以使伸到换向控制构件2的空腔内的切换装置3得以定位。
[0025] 在壳体1内可在轴向上于边界内移动地布置有换向控制构件2,其中,在盖13的插 入部和在切换插件12处径向的止挡面用于换向控制构件2的相应的定位。
[0026] 壳体1中的内表面和换向控制构件2的外表面都具有凹部,所述凹部根据换向控 制构件2的轴向的定位来打开压力介质流向撞击机构的路径或者使介质从撞击机构回流 的路径。
[0027] 在根据图1的图示中,换向控制构件2位于盖13处的止挡部中。
[0028] 用于压力介质的供给腔21与通道22连接,从而该压力介质加载撞击机构内的活 塞的一侧。
[0029] 从活塞的相对侧实现介质通过通道23回送到壳体1内并且该介质通过换向控制 构件2内的孔(未示出)引入到切换装置3的外部空间内且随后通过切换装置中的用于流量 调节的装置31居中地引向介质排出部。
[0030] 用于流量调节的装置31控制介质的回流或者时间间隔直至回引通道23内的压力 降低到如下程度为止,即,换向控制构件2由于压力介质作用到该构件的径向的压力面上 而向着切换插件12推移,其中,由此封闭了回流路径并改变了通道23的功能,用于向撞击 活塞引导压力介质。
[0031] 同时,转向控制构件2的推移造成了压力媒介供给的中断并使通道22切换成用于 介质的回引管路,该介质经由凹部并通过换向控制构件2内的孔引导到介质排出部4。
[0032] 如果此时切换装置3通过触发弹簧33或者通过控制媒介的减压而轴向地推向换 向控制构件2并推入到这个换向控制构件内,则产生经由切换装置3处的表面凹部和用于 流量调节的装置32到介质排出部内在单位时间内介质的变化的回流阻塞或在单位时间内 不同的介质流出量的影响,由此,改变对活塞的相应的压力面上的压力介质进行换向控制 的时间点。
[0033] 因为此时在随后的换向控制的情况下,介质从通道22的回引通过在换向控制机 构2内的孔30到介质排出部4不受影响地进行,撞击机构的能量在一个方向上保持为相同 的或者不能调节的。
[0034] 在图2中示出了用于移动撞击活塞的可通用应用的控制设备。
[0035] 基本上,这种可通用应用的控制设备成镜像地构造并且对照图1具有中心对称地 且相同地构造的带有切换装置3、3'的切换插件12、12'。
[0036] 由对图1的描述,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推导出根据图2的能通用应用的控 制设备的作用方式。
[0037] 图2中示出的控制设备的优点是:对在撞击机构内的活塞进行可通用地调节的供 电并因此对锤击设备的必要时在两个轴向方向上作用的撞击构件的强度和频率进行尽可 能的调整。
[0038] 附图标记列表
[0039] S 控制设备
[0040] 1 壳体
[0041] 11、11,、13 盖
[0042] 12、12' 切换插件
[0043] 2 换向控制构件
[0044] 21 用于压力介质的供给腔
[0045] 22 壳体内的可切换的通道
[0046] 23 壳体内的可切换的通道
[0047] 3、3' 切换装置
[0048] 31、31' 用于流量调节的装置
[0049] 32、32' 用于流量调节的装置
[0050] 33、33' 压力弹簧
[0051] 34、34' 控制媒介供给部
[0052] 35、35, 压力面
[0053] 4 介质排出部
【权利要求】
1. 一种能借助压力介质来运行的撞击机构的控制设备(s),带有用于撞击活塞的轴向 的压力加载和介质回引的换向控制的装置(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能由作为用于所述撞 击活塞的介质的回流管路的所述换向控制设施(2)切换的通道具有至少一个可切换的、用 于流量调节的装置(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S),其特征在于,两个能由作为用于所述撞击活塞 的介质的回流管路的所述换向控制设施(2)切换的通道具有可切换的、用于流量调节的装 置(3、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设备(S),其特征在于,能彼此分开地调整可切换的、用 于介质的流量调节的装置(3、3 ')。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能借助压力介质运行的撞击机构的控制设备(S)在 用于打开和/或封闭冶金容器的排放口的设备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F27D3/15GK104101216SQ201410077055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4日
【发明者】斯特凡·凯因德尔鲍尔 申请人:Tmt-Bbg研究与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