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喷丝板吹干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370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升降式喷丝板吹干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喷丝吹干机,属于机械喷丝板化纤【技术领域】。所述升降式喷丝吹干机包括机架、喷吹装置、锁紧装置、夹具装置、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锁紧机构一端与夹具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升降装置连接;夹具装置、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夹具装置与喷吹装置相对应;喷吹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设置在夹具装置上方,用于将喷丝板压紧在夹具装置内;电控系统分别与锁紧机构、喷吹装置及升降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机构形式简单,实现了多块喷丝板的一次性吹干操作,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工人在封闭的机器外操作,避免了操作环境对工人的噪声污染,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喷丝板未彻底吹干现象和对喷丝板的二次污染。
【专利说明】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喷丝板化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
【背景技术】
[0002]喷丝板作为制造化学纤维的重要装备属于精密产品,其高精度是保证纤维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喷丝板在每次纺丝后,金属表面都会残留污垢,因此必须经过清洗吹干,才能再次使用。目前,化纤厂对喷丝板吹干工艺通常采用人工方法,即采用气枪对喷丝板正反面进行吹干。这种工艺在工作中产生的噪声污染严重,工人必须配备隔音耳罩才能进行操作,工作效率低,且很容易造成喷丝板未彻底吹干,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工人的手不断的接触到喷丝板会导致喷丝板的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构形式简单,实现了多块喷丝板的一次性吹干操作的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用于喷吹喷丝板;包括机架、喷吹装置、夹具装置、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所述夹具装置、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夹具装置与所述喷吹装置相对应;所述喷吹装置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夹具装置上方,用于将所述喷丝板压紧在所述夹具装置内;所述电控系统分别与所述锁紧机构、喷吹装置及所述升降装置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夹具装置包括底板、工具夹托、工具夹及十字把手;所述十字把手与所述工具夹托连接;所述工具夹托通过所述底板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工具夹与所述工具夹托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工具夹内设置有腔体,用于放置所述喷丝板;所述腔体呈与所述喷丝板形状相匹配的台阶状。
[0007]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台阶面上设置有凸点垫片,用于使所述喷丝板的台阶面与所述腔体的台阶面形成间隙。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气缸、支撑杆、连接杆及上盖板;所述气缸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上盖板将所述喷丝板压紧在所述腔体上;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气缸、连杆、锁紧块、锁紧螺钉及锁紧底座;所述锁紧气缸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锁紧气缸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锁紧块连接;所述锁紧块开设有槽及孔;所述锁紧螺钉穿过所述锁紧块与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锁紧螺钉包括第一锁紧部位、第二锁紧部位及第三锁紧部位;所述第一锁紧部位及所述第三锁紧部位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锁紧部位;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与所述第三锁紧部位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与所述第三锁紧部位等于所述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锁紧部位的直径等于所述槽宽度;所述锁紧底座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锁紧块穿过所述锁紧底座;所述锁紧气缸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喷吹装置包括吹风口接柱、吹气固定圈及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吹风口接柱连接;所述吹风口接柱与所述吹气固定圈连接;所述吹风口接柱穿过所述上盖板;所述吹气固定圈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下方;所述气源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
[0011]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吹风口接柱内的高压空气通道为等径的第一高压空气通道;位于所述吹风固定圈内的高压空气通道为直径由上至下渐扩的第二高压空气通道;所述第二高压空气通道的顶面直径与所述第一高压空气通道的直径相配合;所述第二高压空气通道的底面直径与所述腔体的顶面直径相配合。
[001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还包括减噪装置,所述减噪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减噪装置包括排水漏斗及吸音海绵;所述排水漏斗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方;所述吸音海绵设置在所述排水漏斗内。
[001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还包括十字把手;所述十字把手与所述工具夹托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的夹具装置、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分别固定在机架上,电控系统分别与喷吹装置及升降装置连接,控制喷吹装置喷吹及升降装置升降,喷吹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缩紧装置与分别于升降装置及夹具装置连接,将升降装置锁紧在夹具装置上,升降装置设置在夹具装置上方,用于将喷丝板压紧在夹具装置内,夹具装置与喷吹装置相对应,夹具装置可以放置多个喷丝板,机构形式简单,实现了多块喷丝板的一次性吹干操作,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工人在封闭的机器外操作,避免了操作环境对工人的噪声污染,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喷丝板未彻底吹干现象和对喷丝板的二次污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具装置主视
[0018]图3图2的俯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里提供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紧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见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包括机架9、喷吹装置、夹具装置10、锁紧机构、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8。夹具装置10、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8分别固定在机架9上。夹具装置10与喷吹装置相对应。夹具装置包括底板6、工具夹托17、工具夹18及十字把手16。十字把手16与工具夹托17连接,使得在安装和拆卸喷丝板时避免了手的接触,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底板6通过螺钉与机架9连接。工具夹托17放置在底板6上。工具夹18通过螺钉与工具夹托17连接。工具夹18设置有腔体。腔体贯通整个工件夹18并且呈与喷丝板形状相匹配的台阶状。腔体内壁与喷丝板的外圆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在腔体的台阶面上设有凸点垫片,由凸点垫片将喷丝板向上顶起,从而使得喷丝板的台阶面与腔体的台阶面之间形成间隙。腔体底部的内壁向内凸出从而形成一圈圆环结构,该圆环结构的顶面与喷丝板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隙。在工件夹18的壁上还开有与腔体相通的槽,再将放置喷丝板的腔体放置在固定板上固定。升降装置设置在夹具装置10的上方。升降装置包括气缸1、连接杆2、支撑杆11及上盖板5。气缸I与电控系统连接,通过电控系统控制气缸I动作。气缸I通过连接杆2与上盖板5连接。上盖板5将喷丝板压紧在腔体内。支撑杆11 一端通过螺钉与气缸连接,另一端通过螺钉7与机架9连接。锁紧机构分别与升降装置及夹具装置连接。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气缸19、连杆20、锁紧块21、锁紧螺钉22及锁紧底座23。锁紧气缸19与通过螺栓与底板6连接。锁紧气缸19通过连杆20与锁紧块21连接,带动锁紧块21动作。锁紧块21开设有槽24及孔25。锁紧螺钉22穿过锁紧块21与上盖板5连接。锁紧螺钉22包括第一锁紧部位26、第二锁紧部位27及第三锁紧部位28。第一锁紧部位26及第三锁紧部位28的直径大于第二锁紧部位27。第一锁紧部位26与第三锁紧部位28的直径相等。第一锁紧部位26与第三锁紧部位28等于孔25的直径。第二锁紧部位27的直径等于槽24宽度。锁紧底座23与底板6连接。锁紧块21穿过锁紧底座23,在锁紧底座23内移动。锁紧气缸19与电控系统8连接。喷吹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喷吹装置包括吹风口接柱3、吹气固定圈4及气源。气源与吹风口接柱3连接。吹风口接柱3穿过上盖板5与吹气固定圈4连接。吹风固定圈设置在上盖板5下方。位于吹风口接柱3内的高压空气通道为等径的第一高压空气通道。位于吹风固定圈4内的高压空气通道为直径由上至下渐扩的第二高压空气通道。第二高压空气通道的顶面直径与第一高压空气通道的直径相配合,第二高压空气通道的底面直径与腔体的顶面直径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还包括减噪装置。减噪装置包括排水漏斗13及吸音海绵12。排水漏斗13设置在底板6下方。吸音海绵12设置在排水漏斗13内。
[0024]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时。首先,将喷丝板依次放置于工具夹18上。然后,在电控系统8上,启动开关按钮,气缸I带动连接杆2拉动上盖板5。此时,第一锁紧部位26对准孔25,上盖板5下降压紧工具夹18,机器封闭。然后锁紧气缸19动作,带动锁紧块21向左移动,使槽24移动到第二锁紧部位27,将上盖板5锁紧。之后,电控系统8控制气源阀门打开,6-8MPa高压空气通过吹风口接柱3进入吹气固定圈4,对喷丝板进行吹干工作。10-20秒时间后,电控系统8控制气源阀门关闭。锁紧气缸19动作,带动锁紧块21向右移动,使孔25移动到第一锁紧部位26上方。最后,电控系统8控制气缸I拉起上盖板5,机器打开。操作工人用手提十字把手16取出喷丝板,如此循环以上操作动作,进行下一批喷丝板吹干。在排水漏斗13漏斗内装上吸音海绵12可以有效的吸收在吹干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的夹具装置、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分别固定在机架上,电控系统分别与喷吹装置及升降装置连接,控制喷吹装置喷吹及升降装置升降,喷吹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缩紧装置与分别于升降装置及夹具装置连接,将升降装置锁紧在夹具装置上,升降装置设置在夹具装置上方,用于将喷丝板压紧在夹具装置内,夹具装置与喷吹装置相对应,夹具装置可以放置多个喷丝板,机构形式简单,实现了多块喷丝板的一次性吹干操作,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工人在封闭的机器外操作,避免了操作环境对工人的噪声污染,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喷丝板未彻底吹干现象和对喷丝板的二次污染。
[0026]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升降式喷丝板吹干机,用于喷吹喷丝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9)、喷吹装置、锁紧机构、夹具装置(10)、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8);所述锁紧机构一端与所述夹具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夹具装置(10)、升降装置及电控系统(8)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9)上;所述夹具装置(10)与所述喷吹装置相对应;所述喷吹装置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夹具装置(10)上方,用于将所述喷丝板压紧在所述夹具装置(10)内;所述电控系统(8)分别与所述锁紧机构、喷吹装置及所述升降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丝板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装置(10)包括底板(6 )、工具夹托(17 )、工具夹(18 )及十字把手(16 );所述十字把手(16 )与所述工具夹托(17 )连接;所述工具夹托(17)通过所述底板(6)与所述机架(9)连接;所述工具夹(18)与所述工具夹托(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丝板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夹(18)内设置有腔体,用于放置所述喷丝板;所述腔体呈与所述喷丝板形状相匹配的台阶状。
4.根据权利要 求3所述的喷丝板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台阶面(15)上设置有凸点垫片(14),用于使所述喷丝板的台阶面与所述腔体的台阶面(15)形成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丝板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气缸(I)、支撑杆(11)、连接杆(2)及上盖板(5);所述气缸(I)通过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上盖板(5)连接;所述上盖板(5)将所述喷丝板压紧在所述腔体上;所述气缸(I)通过所述支撑杆(11)固定在所述机架(9 )上;所述气缸(I)与所述电控系统(8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丝板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气缸(19)、连杆(20)、锁紧块(21)、锁紧螺钉(22)及锁紧底座(23);所述锁紧气缸(19)与所述底板(6)连接;所述锁紧气缸(19)通过所述连杆(20)与所述锁紧块(21)连接;所述锁紧块(21)开设有槽(24)及孔(25);所述锁紧螺钉(22)穿过所述锁紧块(21)与所述上盖板(5)连接;所述锁紧螺钉(22)包括第一锁紧部位(26)、第二锁紧部位(27)及第三锁紧部位(28);所述第一锁紧部位(26)及所述第三锁紧部位(28)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锁紧部位(27);所述第一锁紧部位(26)与所述第三锁紧部位(28)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锁紧部位(26)与所述第三锁紧部位(28)等于所述孔(25)的直径;所述第二锁紧部位(27)的直径等于所述槽(24)宽度;所述锁紧底座(23)与所述底板(6)连接;所述锁紧块(21)穿过所述锁紧底座(23);所述锁紧气缸(19)与所述电控系统(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丝板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装置包括吹风口接柱(3)、吹气固定圈(4)及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吹风口接柱(3)连接;所述吹风口接柱与所述吹气固定圈(4)连接;所述吹风口接柱(3)穿过所述上盖板(5);所述吹气固定圈(4)设置在所述上盖板(5 )下方;所述气源与所述电控系统(8 )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丝板吹干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吹风口接柱(3)内的高压空气通道为等径的第一高压空气通道;位于所述吹风固定圈(4)内的高压空气通道为直径由上至下渐扩的第二高压空气通道;所述第二高压空气通道的顶面直径与所述第一高压空气通道的直径相配合;所述第二高压空气通道的底面直径与所述腔体的顶面直径相配口 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丝板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板吹干机还包括:减噪装置,所述减噪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6)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丝板吹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噪装置包括排水漏斗(13)及吸音海绵(12);所述排 水漏斗(13)设置在所述底板(6)下方;所述吸音海绵(12)设置在所述排水漏斗(13)内。
【文档编号】F26B9/04GK203687525SQ20142001133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8日
【发明者】王辉, 郝洪波, 胡美庚, 魏成广, 施小猛, 王英伟, 孙睿鑫, 李晓阳, 黄强强, 吴通 申请人: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丽制机喷丝板有限公司, 北京中丽制机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