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441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包括箱体,在该箱体内设置有新风室、循环风室和混合风室,所述混合风室和新风室通过新风通孔相通,在该新风通孔处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混合风室和循环风室通过循环风通孔相通,在循环风通孔处设置有第二风机,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新风进口、循环风进口和混合风出口,所述新风室通过新风进口与外界相通,在该新风进口处设置有第三风机,在所述新风室内设置有新风处理层,在所述循环风室内设置有循环风处理层。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箱内设置新风室、循环风室和混合风室,在新风室、循环风室和混合风室分别安装各种功能件后,能够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处理,根据需求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减少室外污染对人体的伤害。
【专利说明】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背景技术】
[0002]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000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0.9% ;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23.9%。根据《中国环保行业深度评估》报告显示,地级以上城市中,4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标,占1.2% ;43个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超标,占13.2%; 186个城市PMlO年均浓度超标,占57.2%。环保重点城市中,2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标,占1.8% ;31个城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超标,占27.4% ;83个城市PMlO年均浓度超标,占73.4%。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雾霾天气常见于各种媒体,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中国不少地区将“霾”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由于空气质量恶化,雾霾现象出现增多且危害加重,人们的健康
[0004]基于以上叙述,住室外环境空气有不可控状态,而室内空间相对封闭,在一定条件下可控,但室内空间有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内源性的可以空气净化,而外源性无法净化,只能隔离封闭住居空间,时间长了,会缺氧。而目前的通风或者空气处理设备都只有比较单一的功能,如空调基本上就只有温度调节功能,空气净化器基本上就只有空气净化功能,加湿器基本上就只有加湿功能,都难以解决室内的空气质量问题,也难以解决室内的缺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综合处理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
[0006]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其要点是:包括箱体(1),在该箱体(I)内设置有新风室(2 )、循环风室(3 )和混合风室(4),其中所述新风室(2 )和循环风室(3 )并排设置,所述混合风室(4)位于所述新风室(2 )和循环风室(3 )的同一侧,所述混合风室(4)和新风室(2 )通过新风通孔(2a)相通,在该新风通孔(2a)处设置有第一风机(5),该第一风机(5)位于所述新风室(2 )内,所述混合风室(4 )和循环风室(3 )通过循环风通孔(3a)相通,在循环风通孔(3a)处设置有第二风机(6),该第二风机(6)位于所述循环风室(3)内,在所述箱体(I)上设置有新风进口(2b)、循环风进口(3b)和混合风出口(4a),所述新风室(2)通过新风进口( 2b )与外界相通,在该新风进口( 2b )处设置有第三风机(7 ),该第三风机(7 )位于所述新风室(2 )内,所述循环风室(3 )通过循环风进口( 3b )与外界相通,所述混合风室(4 )通过混合风出口(4a)与外界相通;
[0008]在所述新风室(2 )内设置有新风处理层(8 ),该新风处理层(8 )位于所述新风进口(2b )和新风通孔(2a)之间,在所述循环风室(3 )内设置有循环风处理层(9 ),该循环风处理层(9)位于所述循环风进口(3b)和循环风通孔(3a)之间。
[0009]采用以上结构,设置新风室在第三风机的作用下能够使室外的风源源不断地进入新风室,新风经过新风室内的新风处理层处理后,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经过处理的新风进入混合风室,同时,室内的风进入循环风室,经过循环风处理层然的处理后,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进入混合风室,如此室外的新风和室内的风在混合风室内进行混合,然后混合风出口进入室内,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保证室内的空气含氧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新风室内新风处理层的处理下,从而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以上结构简单紧凑,根据需要在各个风室内安装功能件后,能够对室内的空气进行综合处理,保证室内能够得到较高的空气质量。
[0010]在所述混合风室(4)内安装有功能件(10),采用以上结构,根据需要将功能件选择为负离子发生器、污染物净化器等处理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同时也保持了室内的含氧量。
[0011 ] 所述新风室(2)包括进风室(21 )、预处理风室(22)和后处理风室(23),所述进风室(21)通过所述新风进口(2b)与外界相通,所述进风室(21)与预处理风室(22)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风口( 2c ),在该第一通风口( 2c )设置有制冷热设备(11),所述预处理风室(22 )和后处理风室(23)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口(2d)相通,所述后处理风室(23)通过新风通孔(2a)与所述循环风室(3)相通,所述新风处理层(8)设置在所述后处理风室(23)内,该新风处理层(8)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2d)和新风通孔(2a)之间。采用以上结构,将新风室分隔成进风室、预处理风室和后处理风室,从而可以在进风室安装风机,便于室外空气的进入,由于制冷热设备的存在,故而能够调节室内的空气温度,保证进入混合风室的空气状况合符需求。
[0012]靠近所述箱体(I)左右侧板的箱体内均设置有循环风风道(3c ),所述箱体(I)前后侧板上均设置有所述循环风进口( 3b ),该循环风进口( 3b )与所述循环风风道(3c )相通,所述循环风风道(3c )通过蜂窝进孔(3d)与所述循环风室(3 )相通,所述循环风处理层(9 )位于所述蜂窝进孔(3d)和循环风通孔(3a)之间。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保证室内的空气较为充足的进入循环风室,在通过循环风室进入混合风室,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风和室内风的混合。
[0013]所述新风室(2 )和循环风室(3 )沿长度风向分布在所述箱体(I)内,所述新风室
(2)、循环风室(3)和混合风室(4)与所述箱体(I)左右侧板之间均形成所述循环风风道(3c)。采用以上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便于家庭的使用和安装,同时能够保证各种风道的合理布置。
[0014]所述进风室(21)和预处理风室(22)左右并排设置,该进风室(21)和预处理风室
(22)与后处理风室(23)并排设置。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紧凑、新颖。
[0015]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该安装箱结构简单新颖、紧凑,安装箱内设置三个单元,分别是新风室、循环风室和混合风室,在新风室、循环风室和混合风室分别安装各种功能件后,能够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处理,也能够根据需求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减少室外污染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也最大程度减少能耗,如中央空调换空气能耗损失大于50%,而本实用新型的能耗小于5%。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未安装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全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包括箱体1,在该箱体I内设置有新风室2、循环风室3和混合风室4,其中所述新风室2和循环风室3并排设置,所述混合风室4位于所述新风室2和循环风室3的同一侧,所述混合风室4和新风室2通过新风通孔2a相通,在该新风通孔2a处设置有第一风机5,该第一风机5位于所述新风室2内,所述混合风室4和循环风室3通过循环风通孔3a相通,在循环风通孔3a处设置有第二风机6,该第二风机6位于所述循环风室3内,在所述箱体I上设置有新风进口 2b、循环风进口 3b和混合风出口 4a,所述新风室2通过新风进口 2b与外界相通,在该新风进口 2b处设置有第三风机7,该第三风机7位于所述新风室2内,所述循环风室3通过循环风进口 3b与外界相通,所述混合风室4通过混合风出口 4a与外界相通;
[0020]在所述新风室2内设置有新风处理层8,该新风处理层8位于所述新风进口 2b和新风通孔2a之间,在所述循环风室3内设置有循环风处理层9,该循环风处理层9位于所述循环风进口 3b和循环风通孔3a之间;在所述混合风室4内安装有功能件10。
[0021]请参见图1:所述新风室2包括进风室21、预处理风室22和后处理风室23,所述进风室21通过所述新风进口 2b与外界相通,所述进风室21与预处理风室22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风口 2c,在该第一通风口 2c设置有制冷热设备11,所述预处理风室22和后处理风室23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口 2d相通,所述后处理风室23通过新风通孔2a与所述循环风室3相通,所述新风处理层8设置在所述后处理风室23内,该新风处理层8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 2d和新风通孔2a之间。
[0022]在图1中还可以看出:靠近所述箱体I左右侧板的箱体内均设置有循环风风道3c,所述箱体I前后侧板上均设置有所述循环风进口 3b,该循环风进口 3b与所述循环风风道3c相通,所述循环风风道3c通过蜂窝进孔3d与所述循环风室3相通,所述循环风处理层9位于所述蜂窝进孔3d和循环风通孔3a之间。
[0023]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所述新风室2和循环风室3沿长度风向分布在所述箱体I内,所述新风室2、循环风室3和混合风室4与所述箱体I左右侧板之间均形成所述循环风风道3c。
[0024]所述进风室21和预处理风室22左右并排设置,该进风室21和预处理风室22与后处理风室23并排设置。
[0025]本实用新型由三个单元构成
[0026](一)内循环单元即循环风室
[0027]室内空气被抽或压入密闭的处理室(初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催化反应,磁电净化,高效过滤等)净化处理,经由混合单元排到室内,这样空气净化,同时在不耗能情况下也保证室内能量不丢失,节能,低碳。
[0028](二)新风单元即新风室
[0029]为了补充室内氧气消耗,经过(初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催化反应,磁电净化,高效过滤器)净化,经由混合单元向室内输入新风,根据人体生理要求,将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调节在IOOOppm以下,在门窗关闭情况下,同时在室内形成主动正风压,阻止外面污染气体从缝隙向室内渗透。
[0030](三)混合结构单元即混合风室
[0031]循环风和新风排到混合结构单元,进行热交换,再根据需要,经由调温模组(根据用户要求选配)调节温度,排到室内。
[0032]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 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在该箱体(I)内设置有新风室(2 )、循环风室(3 )和混合风室(4),其中所述新风室(2 )和循环风室(3 )并排设置,所述混合风室(4 )位于所述新风室(2 )和循环风室(3 )的同一侧,所述混合风室(4 )和新风室(2 )通过新风通孔(2a)相通,在该新风通孔(2a)处设置有第一风机(5),该第一风机(5)位于所述新风室(2 )内,所述混合风室(4 )和循环风室(3 )通过循环风通孔(3a)相通,在循环风通孔(3a)处设置有第二风机(6),该第二风机(6)位于所述循环风室(3)内,在所述箱体(I)上设置有新风进口(2b)、循环风进口(3b)和混合风出口(4a),所述新风室(2)通过新风进口( 2b )与外界相通,在该新风进口( 2b )处设置有第三风机(7 ),该第三风机(7 )位于所述新风室(2 )内,所述循环风室(3 )通过循环风进口( 3b )与外界相通,所述混合风室(4 )通过混合风出口(4a)与外界相通; 在所述新风室(2 )内设置有新风处理层(8 ),该新风处理层(8 )位于所述新风进口( 2b )和新风通孔(2a)之间,在所述循环风室(3)内设置有循环风处理层(9),该循环风处理层(9)位于所述循环风进口(3b)和循环风通孔(3a)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风室(4)内安装有功能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室(2)包括进风室(21)、预处理风室(22 )和后处理风室(23 ),所述进风室(21)通过所述新风进口( 2b )与外界相通,所述进风室(21)与预处理风室(22)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风口(2c),在该第一通风口( 2c )设置有制冷热设备(11),所述预处理风室(22 )和后处理风室(23 )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口( 2d)相通,所述后处理风室(23)通过新风通孔(2a)与所述循环风室(3)相通,所述新风处理层(8 )设置在所述后处理风室(23 )内,该新风处理层(8 )位于所述第二通风口(2d)和新风通孔(2a)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箱体(I)左右侧板的箱体内均设置有循环风风道(3c ),所述箱体(I)前后侧板上均设置有所述循环风进口(3b),该循环风进口(3b)与所述循环风风道(3c)相通,所述循环风风道(3c)通过蜂窝进孔(3d)与所述循环风室(3)相通,所述循环风处理层(9)位于所述蜂窝进孔(3d)和循环风通孔(3a)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室(2)和循环风室(3 )沿长度方向分布在所述箱体(I)内,所述新风室(2 )、循环风室(3 )和混合风室(4 )与所述箱体(I)左右侧板之间均形成所述循环风风道(3c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室(21)和预处理风室(22)左右并排设置,该进风室(21)和预处理风室(22)与后处理风室(23)并排设置。
【文档编号】F24F1/02GK203687228SQ201420041594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章宏兵 申请人:章宏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