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543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窑的活动盖板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一种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包括耐材中心件(3),其特征是:还包括侧抽烟罩(1)、底部烟罩(2)、本体水平段盘管(4)、本体斜段盘管(5)、裙边水平段盘管(6)、裙边垂直段盘管(7)和连接斜销(8),耐材中心件(3)盖于本体水平段盘管(4)的中心孔上;底部烟罩(2)的底烟罩(21)固定在裙边水平段盘管(6)上;耐材中心件(3)设于侧抽烟罩(1)后盖板(13)开口处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能量消耗少,除尘效果好,结构紧凑。
【专利说明】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窑的活动盖板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
【背景技术】
[0002]LF炉(即ladle furnace),即钢包精炼炉,是钢铁生产中主要的炉外精炼设备,实质是电弧炉的一种特殊形式。现行LF炉盖多为全封闭全水冷盘管式,上层为侧抽烟罩,中间层为炉盖本体,下层为底部烟罩及裙边。其特点为:1.底部烟罩通常也为水冷盘管形式焊在裙边上方;2.各路冷却水管采用统一管径钢管;3)两个耐材中心件分别放置在炉盖本体和侧抽烟罩上或只用一个耐材中心件放置在侧抽烟罩上,炉盖本体不设耐材中心件;
4.电极旋转切换工位时,需将电极通过电极升降装置提到上层耐材中心件上方一定安全距离。在实践中暴露缺点如下:1.全水冷盘管,带来如下缺陷:(I)炉盖重量大和冷却水量消耗大;(2)在电弧加热时,带走大量电弧辐射热量;(3)造价高、易漏水,维护困难。2.全封闭结构,带来缺陷如下:(I)如果只在侧抽烟罩上设置耐材中心件,则在除尘时,炉内热量随烟尘被大量抽走,炉内温降大,冶金氛围差,电极及电能消耗大,如果设置两层耐材中心件,则电极通过时易折断;(2)气体流动性不好,只有炉盖裙边下方有空气进入炉盖流动,除尘效果不好;(3)旋转切换工位时,电极要提到上层耐材中心件的上方,导致电极升降行程的增加,带来的后果是电极升降装置油缸行程的增加及水冷电缆长度的增加,不仅增加了设备成本和空间占用,更重要的是增加了 LF炉二次短网的阻抗,对LF炉的电气特性带来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降低能量和淡水消耗、除尘效果好、结构紧凑的精炼炉辅助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0005]一种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包括耐材中心件,耐材中心件上开有电极孔,其特征是:还包括侧抽烟罩、底部烟罩、本体水平段盘管、本体斜段盘管、裙边水平段盘管、裙边垂直段盘管和连接斜销,
[0006]侧抽烟罩包括框架、前盖板、后盖板、调节门和耐材层,框架为两条侧边;前盖板为矩形板,后盖板呈“凹”字形,前盖板的后端和后盖板的底边对齐,后盖板的开口处朝向侧抽烟罩的后端;框架用连接斜销分别固定在前盖板和后盖板下平面的边缘,框架和前盖板的边缘齐平,框架和后盖板的边缘齐平,调节门通过销轴设于由前盖板的前端和两侧框架的端面构成的开口处,框架的内壁上贴覆耐材层,后盖板下的框架上开有抽烟孔;
[0007]底部烟罩包括底烟罩、除尘口、分层隔板、隔板和清灰门,底烟罩为环形管,底烟罩分为A、B、C和D四段,A段和D段对称,B段和C段对称,A段的两端分别连接D段的一端和B段的一端,D段的另一端连接C段的一端,B段的另一端和C段的另一端都和除尘口连接,B段和C段的中部都设有分层板,B段内的分层隔板的一端连接A段和B段相交处的底面,C段内的分层隔板的一端连接D段和C段相交处的底面,B段内的分层隔板的另一端和C段内的分层隔板的一端各连接除尘口内的一块隔板,两块隔板在除尘口的开口处相对平行设置,底烟罩的侧壁上设有清灰门,底烟罩的底面上开有进烟孔;
[0008]裙边垂直段盘管为圆柱管形,裙边水平段盘管为环形,本体斜段盘管为圆台管形,本体水平段盘管为环形;裙边水平段盘管盖于裙边垂直段盘管的顶开口处,本体斜段盘管的底部固定在裙边水平段盘管的中心孔上,本体水平段盘管盖于本体斜段盘管的顶开口处,耐材中心件盖于本体水平段盘管的中心孔上;底部烟罩的底烟罩固定在裙边水平段盘管上,底部烟罩的除尘口设于本体斜段盘管前,底部烟罩除尘口的上平面和本体水平段盘管的上平面齐平;侧抽烟罩用连接斜销固定在底部烟罩除尘口上和本体水平段盘管上,侧抽烟罩的前部设于底部烟罩上,侧抽烟罩的后部设于本体水平段盘管上,耐材中心件设于侧抽烟罩后盖板开口处的内部。
[0009]所述的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其特征是:底烟罩分为A、B、C和D四段,所述四段各自的圆心角都为90°。
[001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侧抽烟罩抽取从耐材中心件和电极之间逸出的烟气,以及抽取各门孔逸出的烟气,电极切换工位时只需将电极提升至耐材中心件的上方一定安全距离即可由开口处旋转进出,而不需提至侧抽烟罩的上方;框架和前盖板、框架和后盖板都用连接斜销固定,框架用连接斜销分别固定在前盖板和后盖板上,从而便于拆卸更换部分或整体;调节门通过销轴和框架的销轴孔连接,框架的销轴孔为多孔排列,可根据风量设置要求确定销轴孔位,从而实现对调节门开口度大小的调节;框架上根据炉盖上各门孔的位置设抽烟孔,将炉盖各门孔逸出的烟气抽走。
[0011]底部烟罩的底面和裙边水平段盘管的外侧都为镂空式,这样烟气可以通过镂空处从炉盖内抽进底部烟罩的底烟罩内,将底烟罩分成四个除尘段,A段与D段对称布置,B段与C段对称布置,且B段与C段为上、下层布置形式,在除尘口处将采集的烟气用隔板隔开,B段和C段的烟气汇合至中间,A段和D段的烟气分别至两侧。烟气流向如图所示,A段采集的烟气经分层处吸入再由分层隔板导向走B段的上方至除尘口出段采集的烟气直接进入除尘口。这样可均衡各处抽气压力,特别是保证远离除尘口的区域有足够的抽气压力,C段和D段的烟气流向分别同B段和A段。另在底部烟罩的侧面根据侧面大小设置大小不同的清灰门,方便定期除灰。
[0012]本实用新型将LF炉盖设计为半封闭半水冷盘管式,具有如下特点:
[0013]1.将侧抽烟罩设计为钢板骨架耐材填充式,并按照电极旋转出来的路径在其上开出豁口 ;2.将底部烟罩设计成钢板拼接式焊在裙边上方,并根据除尘抽气能力将其合理分段;3.根据辐射热量的大小,对炉盖本体和炉盖裙边的水冷盘管分别采用大小不同的管径;4.设置一个耐材中心件放置在炉盖本体上,侧抽烟罩上不设耐材中心件,由开放式活动盖板代替;5.在侧抽烟罩侧板上根据炉盖本体水平段上各门孔的位置开孔,用于收集从这些门孔逸出的烟气。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1.侧抽烟罩及底部烟罩均为非水冷形式,炉盖重量较全水冷形式大幅减小,同时减少了炉盖的冷却水消耗及其带走的电弧辐射热;
[0016]2.将侧抽烟罩开豁口使其成开放式,让电极从豁口处旋转而不需提升至炉盖最高点再旋转,大大减小了电极的升降行程,从而降低油缸行程和水冷电缆长度,有利于LF炉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二次短网阻抗;
[0017]3.由于侧抽烟罩是开放式,使上层炉盖的气流顺畅,除尘效果好;
[0018]4.底部烟罩合理分段,可以均衡各处抽气压力,防止除尘口远端的烟尘无法抽走;
[0019]5.炉盖本体和炉盖裙边分别用不同大小管径的钢管弯曲焊接而成,因为炉盖本体是正对钢水和电极的热辐射区,采用管径较大的钢管,而裙边远离电极和钢水,使用管径较小的管径,这样比都使用大管径钢管可以相应减小炉盖重量和冷却水量;
[0020]6.在侧抽烟罩上,将活动盖板代替耐材中心件,只设一个耐材中心件在炉盖本体上,可减小设备重量和制作成本,并可以避免炉内热量随烟气大量抽走;
[0021]7.侧抽烟罩上侧板上的开孔,可有效减少各门孔逸出的烟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4]图3是图2中的A-A向视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侧抽烟罩的轴测图;
[0026]图5是图4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部烟罩的俯视图;
[0028]图7是图6中的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包括耐材中心件3、侧抽烟罩1、底部烟罩2、本体水平段盘管4、本体斜段盘管5、裙边水平段盘管6、裙边垂直段盘管7和连接斜销8,如图1?图7所示,具体结构是:
[0032]耐材中心件3上开有电极孔;
[0033]侧抽烟罩I包括框架11、前盖板12、后盖板13、调节门14和耐材层15,框架11为两条侧边;前盖板12为矩形板,后盖板13呈“凹”字形,前盖板12的后端和后盖板13的底边对齐,后盖板13的开口处朝向侧抽烟罩I的后端;框架11用连接斜销8分别固定在前盖板12和后盖板13下平面的边缘,框架11和前盖板12的边缘齐平,框架11和后盖板13的边缘齐平,调节门14通过销轴设于由前盖板12的前端和两侧框架11的端面构成的开口处,框架11的内壁上贴覆耐材层15,后盖板13下的框架11上开有抽烟孔16 ;
[0034]底部烟罩2包括底烟罩21、除尘口 22、分层隔板23、隔板24和清灰门25,底烟罩21为环形管,底烟罩21分为A、B、C和D四段,A段和D段对称,B段和C段对称,A段的两端分别连接D段的一端和B段的一端,D段的另一端连接C段的一端,B段的另一端和C段的另一端都和除尘口 22连接,B段和C段的中部都设有分层板23,B段内的分层隔板23的一端连接A段和B段相交处的底面,C段内的分层隔板23的一端连接D段和C段相交处的底面,B段内的分层隔板23的另一端和C段内的分层隔板23的一端各连接除尘口 22内的一块隔板24,两块隔板24在除尘口 22的开口处相对平行设置,底烟罩21的侧壁上设有清灰门25,底烟罩21的底面上开有进烟孔;
[0035]裙边垂直段盘管7为圆柱管形,裙边水平段盘管6为环形,本体斜段盘管5为圆台管形,本体水平段盘管4为环形;裙边水平段盘管6盖于裙边垂直段盘管7的顶开口处,本体斜段盘管5的底部固定在裙边水平段盘管6的中心孔上,本体水平段盘管4盖于本体斜段盘管5的顶开口处,耐材中心件3盖于本体水平段盘管4的中心孔上;底部烟罩2的底烟罩21固定在裙边水平段盘管6上,底部烟罩2的除尘口 22设于本体斜段盘管5前,底部烟罩2除尘口 22的上平面和本体水平段盘管4的上平面齐平;侧抽烟罩I用连接斜销8固定在底部烟罩2除尘口 22上和本体水平段盘管4上,侧抽烟罩I的前部设于底部烟罩2上,侧抽烟罩I的后部设于本体水平段盘管4上,耐材中心件3设于侧抽烟罩I后盖板13开口处的内部。
[0036]本实施例中,底烟罩21分为A、B、C和D四段,所述四段各自的圆心角都为90° ;如图6所示,设底烟罩21上和除尘口 22相对的一点为起始点,沿逆时针方向:0°?90°区域为A段,90°?180°区域为B段,180°?270°区域为C段,270°?360°区域为D段。
[0037]本实施例使用时,侧抽烟罩I抽取从耐材中心件3和电极之间逸出的烟气,以及抽取各门孔逸出的烟气,电极切换工位时只需将电极提升至耐材中心件3的上方一定安全距离即可由开口处旋转进出,而不需提至侧抽烟罩I的上方;框架11和前盖板12、框架11和后盖板13都用连接斜销8固定,框架11用连接斜销8分别固定在前盖板12和后盖板13上,从而便于拆卸更换部分或整体;调节门14通过销轴和框架11的销轴孔连接,框架11的销轴孔为多孔排列,可根据风量设置要求确定销轴孔位,从而实现对调节门14开口度大小的调节;框架11上根据炉盖上各门孔的位置设抽烟孔16,将炉盖各门孔逸出的烟气抽走。
[0038]底部烟罩2的底面和裙边水平段盘管6的外侧都为镂空式,这样烟气可以通过镂空处从炉盖内抽进底部烟罩2的底烟罩21内,底烟罩21的四个除尘段中,A段与D段对称布置,B段与C段对称布置,且B段与C段为上、下层布置形式,在除尘口 22处将采集的烟气用隔板24隔开,B段和C段的烟气汇合至中间,A段和D段的烟气分别至两侧。烟气流向如图6所示,A段采集的烟气经分层处吸入再由分层隔板导向走B段的上方至除尘口 ;B段采集的烟气直接进入除尘口,图6中的a、b、c和d分别指示A段、B段、C段和D段的烟气出口。这样可均衡各处抽气压力,特别是保证远离除尘口的0°区域有足够的抽气压力,C段和D段的烟气流向分别同B段和A段。另在底部烟罩2的侧面根据侧面大小设置大小不同的清灰门25,方便定期除灰。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包括耐材中心件(3),耐材中心件(3)上开有电极孔,其特征是:还包括侧抽烟罩(I)、底部烟罩(2)、本体水平段盘管(4)、本体斜段盘管(5)、裙边水平段盘管出)、裙边垂直段盘管(7)和连接斜销(8), 侧抽烟罩(I)包括框架(11)、前盖板(12)、后盖板(13)、调节门(14)和耐材层(15),框架(11)为两条侧边;前盖板(12)为矩形板,后盖板(13)呈“凹”字形,前盖板(12)的后端和后盖板(13)的底边对齐,后盖板(13)的开口处朝向侧抽烟罩⑴的后端;框架(11)用连接斜销(8)分别固定在前盖板(12)和后盖板(13)下平面的边缘,框架(11)和前盖板(12)的边缘齐平,框架(11)和后盖板(13)的边缘齐平,调节门(14)通过销轴设于由前盖板(12)的前端和两侧框架(11)的端面构成的开口处,框架(11)的内壁上贴覆耐材层(15),后盖板(13)下的框架(11)上开有抽烟孔(16); 底部烟罩(2)包括底烟罩(21)、除尘口 (22)、分层隔板(23)、隔板(24)和清灰门(25),底烟罩(21)为环形管,底烟罩(21)分为A、B、C和D四段,A段和D段对称,B段和C段对称,A段的两端分别连接D段的一端和B段的一端,D段的另一端连接C段的一端,B段的另一端和C段的另一端都和除尘口(22)连接,B段和C段的中部都设有分层板(23),B段内的分层隔板(23)的一端连接A段和B段相交处的底面,C段内的分层隔板(23)的一端连接D段和C段相交处的底面,B段内的分层隔板(23)的另一端和C段内的分层隔板(23)的一端各连接除尘口(22)内的一块隔板(24),两块隔板(24)在除尘口(22)的开口处相对平行设置,底烟罩(21)的侧壁上设有清灰门(25),底烟罩(21)的底面上开有进烟孔; 裙边垂直段盘管(7)为圆柱管形,裙边水平段盘管(6)为环形,本体斜段盘管(5)为圆台管形,本体水平段盘管(4)为环形;裙边水平段盘管(6)盖于裙边垂直段盘管(7)的顶开口处,本体斜段盘管(5)的底部固定在裙边水平段盘管(6)的中心孔上,本体水平段盘管(4)盖于本体斜段盘管(5)的顶开口处,耐材中心件(3)盖于本体水平段盘管(4)的中心孔上;底部烟罩(2)的底烟罩(21)固定在裙边水平段盘管(6)上,底部烟罩(2)的除尘口(22)设于本体斜段盘管(5)前,底部烟罩(2)除尘口(22)的上平面和本体水平段盘管(4)的上平面齐平;侧抽烟罩(I)用连接斜销(8)固定在底部烟罩(2)除尘口(22)上和本体水平段盘管(4)上,侧抽烟罩(I)的前部设于底部烟罩(2)上,侧抽烟罩(I)的后部设于本体水平段盘管(4)上,耐材中心件(3)设于侧抽烟罩(I)后盖板(13)开口处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双工位LF炉盖,其特征是:底烟罩(21)分为A、B、C和D四段,所述四段各自的圆心角都为90°。
【文档编号】F27D1/18GK203798165SQ201420079593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陈靖, 黄震, 倪杰, 李鸿鹏, 崔立程, 刘景春 申请人: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