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晾式芦柑皮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730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晾式芦柑皮晒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悬晾式芦柑皮晒架,其特征在于,立式撑杆立置于地面之上,立式撑杆串接有多个圆形架板,上下两层圆形架板之间的高度大于串绳的长度,每个圆形架板的外围边沿开设有多个绳槽,串绳的一端设置死结,串绳的另一端连接串针,串珠通过串针套入串绳并坠落于串绳底端的死结之上,串绳的顶端别入豁口珠中,串针被卡于豁口珠之上,串绳通过豁口珠悬置于圆形架板之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晾晒数量多、占地空间小、晾晒效果佳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悬暗式芦相皮晒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芦柑加工辅助工具领域,涉及一种悬晾式芦柑皮晒架。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南方某些地区具有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以特别适合大面积种植芦柑,在这种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所生长出来的芦柑果实不仅饱满圆润,而且口感酸甜可口。芦柑果实从果肉到果皮以及柑叶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不仅可以作为新鲜的水果直接用于内销和出口,而且果肉可以被加工成罐头、果汁、果酱等,另外,它的果皮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果肉残渣还可以被加工成饲料,它的果皮和果肉残渣还能提取出果胶、柠檬酸等物质以供市场需要。
[0003]由于芦柑大面积的种植,不仅要做到防虫蛀、防鸟啄,而且还要做到田间管理和施月巴。每到柑果成熟的季节,就需要组织大量人力上山进行采摘,因此需要处理的同批次柑果数量非常庞大,为了保证柑果采摘下来后的新鲜度,就需要尽快地对柑果进行筛选、去梗、装袋、装箱、去皮、拆瓣、制浆等处理。目前,对于柑果的处理主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大量的人为因素参与也会使柑果的加工环境受到人为污染,因此就需要通过企业运用专门的机械设备来进行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参与。
[0004]另外,芦柑果实在市场滞销的情况下,大量的柑果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发生变质和腐败,造成种植户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就需要专门的芦柑加工企业通过专业的加工设备对柑果进行快速有效地加工处理,充分发挥柑果的价值。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柑果处理所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加工环境易受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晾式芦柑皮晒架,它能将已经完成开皮工序的柑皮串接起来并统一进行晾晒,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晾晒数量多、占地空间小、晾晒效果佳的特点。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悬晾式芦柑皮晒架,它是由立式撑杆、多个圆形架板、多根串绳、多个串珠、多个豁口珠、多个串针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立式撑杆立置于地面之上,立式撑杆串接有多个圆形架板,上下两层圆形架板之间的高度大于串绳的长度,每个圆形架板的外围边沿开设有多个绳槽,串绳的一端设置死结,串绳的另一端连接串针,串珠通过串针套入串绳并坠落于串绳底端的死结之上,串绳的顶端别入豁口珠中,串针被卡于豁口珠之上,串绳通过豁口珠悬置于圆形架板之上。
[0007]完整的芦柑皮通过串针被一一串入串绳中。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晾晒数量多、占地空间小、晾晒效果佳的特点。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组合连接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一种悬晾式芦柑皮晒架,它是由立式撑杆1、多个圆形架板2、多根串绳3、多个串珠A、多个豁口珠B、多个串针31组成,其特征在于,立式撑杆I立置于地面之上,立式撑杆I串接有多个圆形架板2,上下两层圆形架板2之间的高度大于串绳3的长度,每个圆形架板2的外围边沿开设有多个绳槽,串绳3的一端设置死结,串绳3的另一端连接串针31,串珠A通过串针31套入串绳3并坠落于串绳3底端的死结之上,串绳3的顶端别入豁口珠B中,串针31被卡于豁口珠B之上,串绳3通过豁口珠B悬置于圆形架板2之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晾式芦柑皮晒架,它是由立式撑杆(I)、多个圆形架板(2)、多根串绳(3)、多个串珠(A)、多个豁口珠(B)、多个串针(31)组成,其特征在于,立式撑杆(I)立置于地面之上,立式撑杆(I)串接有多个圆形架板(2),上下两层圆形架板(2)之间的高度大于串绳(3)的长度,每个圆形架板(2)的外围边沿开设有多个绳槽,串绳(3)的一端设置死结,串绳(3)的另一端连接串针(31),串珠(A)通过串针(31)套入串绳(3)并坠落于串绳(3)底端的死结之上,串绳(3)的顶端别入豁口珠(B)中,串针(31)被卡于豁口珠(B)之上,串绳(3)通过豁口珠(B)悬置于圆形架板(2)之上。
【文档编号】F26B9/10GK203758178SQ201420157521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日
【发明者】冯贵华 申请人:冯贵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