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流主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985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双向流主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流主机,在连通外界的风口上设置有开度可自由调整的电子阀门,其可随主机开启而开启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的对流;当主机关闭时,关闭这些电子阀门,防止外界气流倒灌。通过将连接室外的风口上的电子阀门关闭而开启旁通阀门,将温度较高的室内回风两次通过热回收核后送往室内,提高防霜冻效果。进一步将温度较高的室内回风两次通过热回收核后再经过超声波加湿器后送往室内,保证加湿效果。
【专利说明】双向流主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流主机。

【背景技术】
[0002] 通风装置用以实现室内和室外空气的置换。现有通风装置的主机中连通室外的管 道上如果没有设置阀门,则当主机关闭时,会导致气流倒灌,冬天寒冷的空气或夏天炎热的 空气会进入室内,造成室内能量流失。同时,当室外环境恶劣,风速很大时,进入管道时,会 引发啸叫声。甚至雨水进入主机,从而导致故障。
[0003] 因而,通常会在现有装置的主机中连通室外的管道上安装逆止阀,当空气顺流时, 阀瓣靠空气推力开启,当空气停流时,阀瓣靠自垂或弹簧降落在阀座上,起阻止空气逆流作 用。但是此类阀门开启需要空气的推动,造成管道压损增加,风量减小。同时,此类阀门只 有开闭两种状态,不能根据空气洁净度和室外温度等情况智能调节开度。
[0004] 并且,现有通风装置的主机为了达到能量回收功能,在机器内部都设有能量回收 核部件。当机器在寒冷地区运行时,通常室内会由于制热设备影响,使室内排风的温度比室 外新风的温度高。当室外排风进行能量交换时,由于其温度降低,很容易导致空气中水分凝 结,而在能量回收核上的细小风道产生霜冻现象,导致机器里面的电机烧坏,气流通道被堵 死等故障,出线室内停止新风供应的问题。而目前市场上的主机都不具备防霜冻功能,因此 都不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
[0005] 另外,通常情况下,北方冬天比较干燥,室内空气需要加湿,而室外温度很低,众所 周知,温度越低,加湿效果越差。一般产品在加湿时,无法切断室外新风,导致室内送风温度 仍然很低,加湿效果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流主 机,实现防气流倒灌、内循环防霜冻、内循环加湿的功能。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向流主机,其中 设置有室外排风口、室外新风口、室内送风口和室内回风口,通过各自管道分别连接至热交 换核;
[0008] 在连通外界的所述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上,各自安装有开启角度能任意调整 的电子阀门。
[0009] 可选地,在室外设置有检测室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驱使所述电子阀门根据室 外温度对开启角度进行调整。
[0010] 可选地,设置内部有吸音隔热夹层的软接管;
[0011] 所述软接管的一端为椭圆形的风口连接头,对应连接所述双向流主机上椭圆形的 风口;
[0012] 所述软接管的另一端为圆形的风管连接头,对应连接所述双向流主机内圆形的风 管;
[0013] 所述椭圆形的风口是所述室外排风口、室外新风口、室内送风口和室内回风口中 的任意一个。
[0014] 可选地,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内回风口的管道、热交换核、室外排风口的管道、 室外排风口上开启的电子阀门,形成输送室内排风的通道;
[0015] 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外新风口上开启的电子阀门、室外新风口的管道、热交换 核、室内送风口的管道,形成输送室外新风的通道;室内排风和室外新风在所述热交换核的 不同层流动,并通过该热交换核进行能量回收。
[0016]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向流主机,其中设置有室外排风口、 室外新风口、室内送风口和室内回风口,通过各自管道分别连接至热交换核;
[0017] 在连通外界的所述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上,各自安装有随开启双向流主机开 启而开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对流,并随双向流主机关闭而关闭以防止外界气流倒灌的电子 阀门。
[0018]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向流主机,其中设置有室外排风口、 室外新风口、室内送风口和室内回风口,通过各自管道分别连接至热交换核;
[0019] 在连通外界的所述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上设有关闭的电子阀门,以阻断室外 新风;
[0020] 在室外排风口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的管道之间的连通段上,设置有旁通阀门;通 过开启或关闭所述旁通阀门,使室外排风口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的管道相互连通或相互阻 隔;
[0021] 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内回风口、热回收核、室外排风口的管道、开启的旁通阀 门、室外新风口的管道、热回收核、室内送风口,形成使室内回风两次通过所述热回收核后 再送回室内的内循环防霜冻通道。
[0022]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向流主机,其中设置有室外排风口、 室外新风口、室内送风口和室内回风口,通过各自管道分别连接至热交换核;
[0023] 在连通外界的所述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上设有关闭的电子阀门,以阻断室外 新风;在所述室内送风口处设置有超声波加湿段;
[0024] 在室外排风口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的管道之间的连通段上,设置有旁通阀门;通 过开启或关闭所述旁通阀门,使室外排风口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的管道相互连通或相互阻 隔;
[0025] 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内回风口、热回收核、室外排风口的管道、开启的旁通阀 门、室外新风口的管道、热回收核、室内送风口及其超声波加湿段,形成使室内回风两次通 过所述热回收核再加湿后送回室内的内循环加湿通道。
[0026]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流主机可以处在正常运行模式、防气流倒灌模式、内循环防 霜冻模式、内循环加湿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0027] 处于正常运行模式时,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上的电子阀门都打开;室内回风 口的管道经由热交换核连通室外排风口的管道,以输送室内排风;同时,所述室外新风口的 管道通过热交换核连通室内送风口的管道,以输送室外新风;
[0028] 处于防气流倒灌模式时,当双向流主机运行时,所述的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 上的电子阀门都打开,基于正常运行模式实现室内外空气对流;当双向流主机关闭时,这些 电子阀门都关闭,防止外界气流倒灌;
[0029] 处于内循环防霜冻模式时,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上的电子阀门都关闭;开启 旁通阀门,使室外排风口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的管道相互连通;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内 回风口、热回收核、室外排风口的管道、开启的旁通阀门、室外新风口的管道、热回收核、室 内送风口,使室内回风两次通过所述热回收核后再送回室内;
[0030] 处于内循环加湿模式时,室外排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上的电子阀门都关闭;开启旁 通阀门,使室外排风口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的管道相互连通;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内回 风口、热回收核、室外排风口的管道、开启的旁通阀门、室外新风口的管道、热回收核、室内 送风口及其超声波加湿段,使室内回风两次通过所述热回收核再加湿后送回室内。
[0031] 可选地,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空气温度T ;
[0032] 当T < 10°C时,以开启3分钟后关闭30分钟的模式运转;
[0033] 当10°C彡T < 20°C时,以电子阀门关闭45度的状态运行;
[0034] 当20°C彡T彡25°C时,以电子阀门全开的状态运行;
[0035] 当25 °C < T < 35 °C时,以电子阀门关闭45度的状态运行;
[0036] 当T彡35°C时,以开启3分钟后关闭30分钟的模式运转。
[0037] 可选地,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空气温度T ;
[0038] 当T彡0°C时,双向流主机处在正常运行模式;
[0039] 当T < 0°C时,双向流主机以正常运行模式运转25分钟后以内循环防霜冻模式运 转5分钟的方式进行运行。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流主机,其优点在于:
[0041]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流主机中在连通外界的风口上设置有开度可自由调整的电子 阀门,使其随主机开启而开启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的对流;当主机关闭时,关闭这些电子阀 门,防止外界气流倒灌。
[0042]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流主机中设置旁通阀门来控制室外排风口的管道与室外新风 口的管道相互连通或相互阻隔。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子阀门及旁通阀门来控制双向流主 机的运行状态。
[0043]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流主机中通过将连接室外的风口上的电子阀门关闭,切断与冷 空气的接触,防止气流倒灌,保证防霜冻的效果;同时,通过开启旁通阀门将温度较高的室 内回风两次通过热回收核后送往室内,大大提高了防霜冻模式的效果。以往的防霜冻模式 送风口没有风吹出,而本实用新型中室内送风口依然会有风吹出,从而促进室内空气流动, 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
[0044]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流主机中,通过将连接室外的风口上的电子阀门关闭,完全切 断室外新风,同时,通过开启旁通阀门将温度较高的室内回风两次通过热回收核后再经过 超声波加湿段加湿后送往室内,利用室内回风来提高送风的温度,从而保证了加湿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流主机的外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0046] 图2是图1所示双向流主机的外部结构左视示意图;
[0047] 图3是图1所示双向流主机的外部结构右视示意图;
[0048]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流主机的外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49]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流主机中软接管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0050] 图6是图5所示软接管的结构仰视示意图;
[0051] 图7是图5所示软接管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0052] 图8是图5所示软接管的结构右视示意图;
[0053]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流主机中软接管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54]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流主机正常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流主机防霜冻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向流主机加湿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如图1、图2、图3、图4、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流主机,其中包括:室外 排风口 1、室外新风口 2、室内送风口 3、室内回风口 4、热交换核5、排风机6、送风机7、旁通 阀门8和温度传感器。参见图3,在所述的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风口 2上,各自安装有一 个电子阀门9,其可以根据控制开启任意角度,以调节流入或流出主机的空气量。
[0058]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所述的室外排风口 1、室外新风口 2、室内送风口 3、室内回风口 4通过各自的管道分别连接热交换核5。所述的排风机6位于室外排风口 1 的管道上;所述的送风机7位于室内送风口 3的管道上。所述旁通阀门8在开启或关闭时, 用以控制室外排风口 1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 2的管道相互连通或相互阻隔。
[0059] 为了适应国内层高较低的现状,参见图2、图3所示,优选的示例中将主机上的风 口设置为椭圆型,而通常情况下主机内用以连接热交换核5或其他管道或设备的PVC风管 为圆形。椭圆型风口与圆形风管连接时,两者之间采用软接管11过渡。本例中是将室外排 风口 1、室外新风口 2、室内送风口 3、室内回风口 4均设置为椭圆形。然而在其他的示例(图 中未示出)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仅设置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风口为椭圆形,而使别的风口 具有其他的形状。
[0060] 如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所述的软接管11可以随意弯曲,方便现场管路 系统的安装,在内部夹层设有海绵,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以及吸音的效果。该软接管11 一 端设有椭圆形的风口连接头12,采用卡口方式连接主机的风口;另一端设有圆形的风管连 接头13,通过紧配式密封圈连接PVC风管;因而,在风口连接头12和风管连接头13处都无 需扎带从而方便安装和拆卸,并都配有橡胶密封垫,使软接管11的密封性能良好,无气体 泄漏的可能。风口连接头12及风管连接头13的具体尺寸应当与主机的风口及PVC风管的 尺寸相互匹配。
[0061] 当双向流主机处于如图10所示的正常运行模式时,所述的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 风口 2上的电子阀门9都开启,所述室内回风口 4的管道经由热交换核5连通室外排风口 1的管道,用以输送室内的排风;同时,所述室外新风口 2的管道通过热交换核5连通室内 送风口 3的管道,用以输送室外的新风。室内的排风和室外的新风,在热交换核5的不同层 进行流动不会交叉,并通过热交换核5进行能量回收。例如,可以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外 空气温度高于〇°C时,使双向流主机处于上述的正常运行模式。
[0062] 当双向流主机运行时,所述的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风口 2上的电子阀门9都打 开,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的对流;当主机关闭时,这些电子阀门9都关闭,从而防止外界气 流倒灌。
[0063]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双向流主机开启时,还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温 度,自动调节所述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风口 2上电子阀门9的开度:
[0064] 当室外温度低于10度(T < 10°C)时,电站阀门以开启3分钟,之后关闭30分钟 的模式运转。此时,电子阀门开度在(Γ45度之间。优选的示例中,温度-20°C~10°C时电子 阀门开度在(Γ45度线性变化。而-20°C以下时,电子阀门完全关闭。
[0065] 当室外温度T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20度(10°C彡T < 20°C )时,电子阀门以关 闭45度的状态运行;
[0066] 当室外温度大于或等于20度且小于或等于25度(20°C彡T彡25°C)时,电子阀门 以全开状态运行;
[0067] 当室外温度大于25度且小于35度(25°C< T < 35°C)时,电子阀门以关闭45度 的状态运行;
[0068] 当温度大于或等于35度(T彡35°C)时,电子阀门以开启3分钟,之后关闭30分 钟的模式运转。35°C以上时的运转模式与10°C以下时的情况类似。电子阀门开度在(Γ45 度之间。
[0069]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双向流主机,还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温度,通过 控制主机内的旁通阀门8和风口处的电子阀门9,运行于内循环防霜冻模式:
[0070]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外温度T低于0度(T < 0°C )时,主机会正常运转25分钟, 之后以内循环防霜冻模式运转5分钟。
[0071] 如图11所示,在所述的内循环防霜冻模式中,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风口 2上的 电子阀门9都关闭,完全切断室外新风;并且,开启旁通阀门8,使室外排风口 1的管道与室 外新风口 2的管道连通。因而,温度较高(通常高于12°C)的室内回风可以两次通过热回收 核5,提高了防霜冻效果:S卩,室内回风通过室内回风口 4、热回收核5,和经旁通阀门8开启 而连通的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风口 2管道后,再次通过热回收核5,并经由室内送风口 3 送回室内。
[0072]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双向流主机,还可以在室内送风口 3处设置超声波加湿段10, 并通过控制主机内的旁通阀门8和风口处的电子阀门9,运行于内循环加湿模式:
[0073] 如图12所示,在所述的内循环加湿模式中,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风口 2上的电 子阀门9都关闭,完全切断室外新风;并且,开启旁通阀门8,使室外排风口 1的管道与室外 新风口 2的管道连通。温度较高(通常高于12°C)的室内回风两次通过热回收核5后提高 送风的温度,再经由室内送风口 3处的超声波加湿段10加湿后输送至室内。
[0074]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 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 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双向流主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室外排风口(1)、室外新风口(2)、室内送风口(3)和室内回风口(4),通过各自 管道分别连接至热交换核(5); 在连通外界的所述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风口(2)上,各自安装有开启角度能任意 调整的电子阀门(9)。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主机,其特征在于, 在室外设置有检测室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驱使所述电子阀门(9)根据室外温度对 开启角度进行调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主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内部有吸音隔热夹层的软接管(11); 所述软接管(11)的一端为椭圆形的风口连接头(12),对应连接所述双向流主机上椭 圆形的风口; 所述软接管(11)的另一端为圆形的风管连接头(13),对应连接所述双向流主机内圆 形的风管; 所述椭圆形的风口是所述室外排风口(1)、室外新风口(2)、室内送风口(3)和室内回 风口(4)中的任意一个。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主机,其特征在于, 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内回风口(4)的管道、热交换核(5)、室外排风口(1)的管道、室 外排风口( 1)上开启的电子阀门(9),形成输送室内排风的通道; 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外新风口(2)上开启的电子阀门(9)、室外新风口(2)的管道、 热交换核(5)、室内送风口(3)的管道,形成输送室外新风的通道;室内排风和室外新风在 所述热交换核(5)的不同层流动,并通过该热交换核(5)进行能量回收。
5. -种双向流主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室外排风口(1)、室外新风口(2)、室内送风口(3)和室内回风口(4),通过各自 管道分别连接至热交换核(5); 在连通外界的所述室外排风口(1)和室外新风口(2)上,各自安装有随开启双向流主 机开启而开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对流,并随双向流主机关闭而关闭以防止外界气流倒灌的 电子阀门(9)。
6. -种双向流主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室外排风口(1)、室外新风口(2)、室内送风口(3)和室内回风口(4),通过各自 管道分别连接至热交换核(5); 在连通外界的所述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风口( 2 )上设有关闭的电子阀门(9 ),以阻 断室外新风; 在室外排风口(1)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2)的管道之间的连通段上,设置有旁通阀门 (8);通过开启或关闭所述旁通阀门(8),使室外排风口(1)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2)的管道 相互连通或相互阻隔; 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内回风口(4)、热回收核(5)、室外排风口(1)的管道、开启的旁 通阀门(8)、室外新风口(2)的管道、热回收核(5)、室内送风口(3),形成使室内回风两次通 过所述热回收核(5 )后再送回室内的内循环防霜冻通道。
7. -种双向流主机,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室外排风口(1)、室外新风口(2)、室内送风口(3)和室内回风口(4),通过各自 管道分别连接至热交换核(5); 在连通外界的所述室外排风口( 1)和室外新风口( 2 )上设有关闭的电子阀门(9 ),以阻 断室外新风;在所述室内送风口(3)处设置有超声波加湿段(10); 在室外排风口(1)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2)的管道之间的连通段上,设置有旁通阀门 (8);通过开启或关闭所述旁通阀门(8),使室外排风口(1)的管道与室外新风口(2)的管道 相互连通或相互阻隔; 经由依次连通的所述室内回风口(4)、热回收核(5)、室外排风口(1)的管道、开启的旁 通阀门(8)、室外新风口( 2)的管道、热回收核(5)、室内送风口( 3)及其超声波加湿段(10), 形成使室内回风两次通过所述热回收核(5 )再加湿后送回室内的内循环加湿通道。
【文档编号】F24F11/02GK203869249SQ201420251304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黄进杰 申请人:布朗(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