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便携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375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便携火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便携火炉,由柱状外炉体(1)、柱状内炉体(2)、环状挡圈(3)和进风筒(4)可拆卸地组装而成,柱状外炉体(1)和柱状内炉体(2)由矩形或近似矩形金属薄片围成,拆卸后柱状外炉体(1)、柱状内炉体(2)和环状挡圈(3)能够卷起放入进风筒(4)内;柱状外炉体(1)底部设外炉风孔(11),进风筒(4)一端与外炉风孔(11)相连,柱状内炉体(2)设若干顶部风孔(22)和底部风孔(21),环状挡圈(3)设置在柱状外炉体(1)和柱状内炉体(2)之间。本实用新型火炉可快捷方便地组装、拆卸,拆卸后装入进风筒,体积小,方便携带;木柴燃烧热值高、火焰大、燃烧速度快,可以燃烧湿柴。
【专利说明】一种户外便携火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具体涉及一种户外便携火炉。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户外用煤气炉重量、体积大,不易携带,市售的重量至少1.5kg;—些小型柴火炉虽然轻便,但燃烧热值低、燃烧速度慢、火力小,烧不了湿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体积小、便于携带、火力大的户外火炉。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户外便携火炉,由柱状外炉体1、柱状内炉体2、环状挡圈3和进风筒4可拆卸地组装而成,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由矩形或近似矩形金属薄片围成,拆卸后柱状外炉体1、柱状内炉体2和环状挡圈3能够卷起放入进风筒4内;所述柱状外炉体I底部设外炉风孔11,所述进风筒4 一端与外炉风孔11相连,另一端设有进风孔41,所述柱状内炉体2上部设若干顶部风孔22,底部设若干底部风孔21,顶部风孔22比底部风孔21大,所述环状挡圈3设置在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之间、并位于顶部风孔22上面。
[0005]在所述进风筒4内设有风机42,优选为带USB接口的风机。
[0006]所述火炉设有底板6,位于柱状外炉体I下面。
[0007]在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顶部设置至少三个支撑件5。所述支撑件5为管状,下端设有四个插口,固定在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上。
[0008]围成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的金属薄片两端通过外炉体凸片13和外炉体卡槽14、内炉体凸片23和内炉体卡槽24固定,凸片具有凹槽15,凸片通过凹槽15卡在卡槽内。
[0009]柱状外炉体I上部设有挡圈固定槽12,环状挡圈3上设有挡圈凸片32,环状挡圈3通过挡圈凸片32固定在挡圈固定槽12内。
[0010]进风筒4靠近进风孔41 一端设有开口 43和开口 43内的推杆44,在另一端设置凸起45。
[0011]本实用新型火炉所用材料优选为钛合金。
[0012]本实用新型火炉可快捷方便地组装、拆卸,拆卸后装入进风筒,体积小,方便携带;木柴燃烧热值高、火焰大、燃烧速度快,可以燃烧湿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柱状外炉体I展开图。
[0015]附图3为柱状内炉体2展开图。
[0016]附图4为环状挡圈3示意图。
[0017]附图5为进风筒4示意图。
[0018]附图6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支撑件5的展开图。
[0019]附图7为图1 A-A局部图。
[0020]其中,柱状外炉体I,柱状内炉体2,环状挡圈3,进风筒4,支撑件5,底板6,外炉风孔11,挡圈固定槽12,外炉体凸片13,外炉体卡槽14,底部风孔21,顶部风孔22,内炉体凸片23,内炉体卡槽24,挡圈凸片32,进风孔41,风机42,开口 43,推杆44,凸起45,支撑件卡槽51,支撑件凸片52,插口 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户外便携火炉,由柱状外炉体1、柱状内炉体2、环状挡圈3和进风筒4可拆卸地组装而成,拆卸后柱状外炉体1、柱状内炉体2和环状挡圈3能够卷起放入进风筒4内。还可以设有底板6,位于柱状外炉体I下面。
[0022]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由矩形或近似矩形(如近似矩形的梯形、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形状)金属薄片围成。金属薄片两端可以通过外炉体凸片13和外炉体卡槽14、内炉体凸片23和内炉体卡槽24固定,凸片具有凹槽15,凸片通过凹槽15卡在卡槽内。金属薄片两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
[0023]柱状外炉体I底部设外炉风孔11。进风筒4 一端与外炉风孔11相连,另一端设有进风孔41。进风筒4内设有风机42,优选为带USB接口的风机,风机还可以连接小型太阳能电池板。进风筒4靠近进风孔41 一端设有开口 43和开口 43内的推杆44,以便柱状外炉体1、柱状内炉体2和环状挡圈3拆卸后卷起放入进风筒4内后再取出时通过推杆推出,进风筒4在另一端设置凸起45,以便进风筒4插入外炉风孔11中进行卡住固定。
[0024]柱状内炉体2上部设若干顶部风孔22,底部设若干底部风孔21,顶部风孔22 (优选直径1.5cm左右)比底部风孔21 (优选直径0.5cm左右)大,使进入顶部风孔的风量比进入底部风孔的风量大。将柴(包括湿柴)放入柱状内炉体2内燃烧,空气经外炉风孔11进入柱状外炉体I与柱状内炉体2之间的夹层空间,一部分空气从顶部风孔22进入柱状内炉体2,一部分空气经底部风孔21直接进入柱状内炉体2内,因为底部风孔21很小,柱状内炉体2底部木柴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上升到顶部,与顶部风孔22进入的更多热空气混合,充分燃烧,产生较大火焰。
[0025]环状挡圈3设置在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之间、并位于顶部风孔22上面。柱状外炉体I上部设有挡圈固定槽12,环状挡圈3上设有挡圈凸片32,环状挡圈3通过挡圈凸片32插入挡圈固定槽12,固定在挡圈固定槽12内。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环状挡圈3固定。
[0026]在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顶部设置至少三个支撑件5,用来放置锅。支撑件5可以由矩形金属薄片围成方形,金属薄片两端通过支撑件卡槽51和支撑件凸片52进行固定。在支撑件5下端设有四个插口 53,固定在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上。支撑件5还可以是管状(如钛合金管材),下端设有四个插口。
[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柱状外炉体1、柱状内炉体2、环状挡圈3等部件由钛合金薄片制成,薄片约0.1mm厚;进风筒4直径约3.5cm,长约25cm。搭建成火炉,火炉外围直径约15cm,重量轻、结构牢固。
[0028]本实用新型的火炉携带时将其拆开,柱状外炉体1、柱状内炉体2等所有部件展开卷起放入进风筒4内,方便携带,使用时组装搭建成火炉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炉由柱状外炉体(I)、柱状内炉体(2)、环状挡圈(3 )和进风筒(4)可拆卸地组装而成,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 )由矩形或近似矩形金属薄片围成,拆卸后柱状外炉体(I)、柱状内炉体(2)和环状挡圈(3)能够卷起放入进风筒(4)内; 所述柱状外炉体(I)底部设外炉风孔(11),所述进风筒(4) 一端与外炉风孔(11)相连,另一端设有进风孔(41),所述柱状内炉体(2)上部设若干顶部风孔(22),底部设若干底部风孔(21),顶部风孔(22 )比底部风孔(21)大,所述环状挡圈(3 )设置在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之间、并位于顶部风孔(22)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筒(4)内设有风机(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带USB接口的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炉设有底板(6),位于柱状外炉体(I)下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在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顶部设置至少三个支撑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为管状,下端设有四个插口,固定在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围成柱状外炉体(I)和柱状内炉体(2)的金属薄片两端通过外炉体凸片(13)和外炉体卡槽(14)、内炉体凸片(23)和内炉体卡槽(24)固定,凸片具有凹槽(15),凸片通过凹槽(15)卡在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柱状外炉体(I)上部设有挡圈固定槽(12),环状挡圈(3)上设有挡圈凸片(32),环状挡圈(3)通过挡圈凸片(32)固定在挡圈固定槽(1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进风筒(4)靠近进风孔(41)一端设有开口(43)和开口(43)内的推杆(44),在另一端设置凸起(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便携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炉所用材料为钛合金。
【文档编号】F24B1/18GK203964014SQ20142040257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陈锋 申请人:陈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