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鬼笔(冬荪)无硫化烘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5325发布日期:2018-08-01 01:20阅读:11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科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鬼笔(冬荪)无硫化烘干工艺。



背景技术:

白鬼笔(phallusimpudicus),又称鬼笔菌、竹菌、无裙竹荪等,属鬼笔科(phallaceae),鬼笔属(phallus)真菌。属于低温型食用菌,野生及人工栽培的出菇采收时间均为10月至次年4月,并于2016年获得“大方冬荪”地理标志,因此也叫冬荪(商品名)。此菌具有重要的食药用价值,食用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入药可治风湿症,有活眦祛痛作用,还具有抗癌活性。为贵州特色优势食用菌之一。

长期以来,对于白鬼笔(冬荪)的加工主要以家庭式分散、各自加工为主,加工比较简单,主要采用直接挂在煤碳火上进行烘烤干燥。没有统一的烘干工艺及参数,导致产品质量无法管控,农户普遍认为煤炭烘干可以保持产品洁白,这种方法加工的产品硫含量常超标,严重影响了白鬼笔(冬荪)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本发明采用的是无硫供热系统,通过对烘干工艺及参数的控制,实现了高效、无硫、色泽好等特点,极大程度的提高白鬼笔(冬荪)产品质量,为产品的“三标一品”认证奠定了及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鬼笔(冬荪)无硫化烘干工艺,烘干的成品颜色洁白,菇形完整饱满,不含硫。

本发明的具体烘干工艺如下:

采用空气能供热系统与烘干设备,烘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水分蒸发阶段,温度控制在45℃,时间为5~7h,水分烘干至30%左右;第二阶段为水分充分蒸发与定型阶段,温度控制55℃,时间为3~4h,水分烘干至13%左右;且第一阶段烘干结束后,取出样品,将菌盖扣在菌柄顶端,保持样品完整,并整理菌柄保持样品饱满,然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烘干。该工艺烘干的白鬼笔(冬荪)成品不含硫。

具体实施例

2016年5月15日,采集公司在贵州省安龙县龙广镇基地层架式立体栽培的白鬼笔(冬荪)鲜品,弃掉菌托,分离菌盖,将菌柄和清洗掉孢子并沥干水分的菌盖,一起平摆在托盘中,放入烘箱中调节烘干工艺参数进行白鬼笔(冬荪)的烘干。其工艺参数为第一阶,温度为45℃,目标含水量30%,时间7h。第一阶段结束后,快速取出样品,将完整的菌盖扣到菌柄顶端,并整理菌柄,保持样品饱满完整,然后继续放在托盘上进行第二阶段的烘烤,设置温度为55℃,目标含水量为13%,时间为3h。第二阶段结束后的成品质脆、手捏即破,取出后需要冷却回软10分钟左右,再用熟料袋密封,并保存到冷库中。其折干率为10.8%,成品颜色洁白、饱满完整,硫含量检测合格。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鬼笔(冬荪)无硫化烘干工艺,采用空气能供热系统,分两个阶段烘干,第一阶段水分蒸发阶段,第二阶段为水分充分蒸发与定型阶段,成品折干率10%左右,颜色洁白、饱满完整,硫含量检测合格。为白鬼笔(冬荪)“三标一品”认证奠定了及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桂阳;朱国胜;刘鹏;龚光禄;杨通静;卢颖颖;黄万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4.05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