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席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4416发布日期:2019-03-05 20:5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席烘干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的竹席底板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席烘干房。



背景技术:

全球经济实现一体化后,集装箱运输就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挂钩。集装箱运输形成的基础就是经济贸易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影响运输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另外,集装箱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设备专用箱、仓储箱和临时住所等多个领域中。

其中,集装箱的底板通常是使用19或者21层单板通过胶粘剂粘接热压而成,单板一般是采用竹条编织成竹席,竹席需要经过烘干程序后才能进行粘接热压程序。现有的竹席烘干房的房间空间利用率不高,竹席的搬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竹席烘干架由于设置紧凑的多层,不便于竹席放置到烘干架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席烘干房,该烘干房能够提高房间空间的利用率,方便竹席的搬运,特别是方便竹席放置到烘干架上,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席烘干房,包括干燥室、蒸汽发生室和风循环室;干燥室内设置有烘干架,干燥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蛇形的热交换管,干燥室的地面上平行设置有两滑槽,滑槽穿出干燥室的大门延伸至干燥室外;烘干架包括底座、内侧壁、外侧壁和若干搁置竹席的格栅网板,底座水平设置且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滚动配合的滚轮,内侧壁和外侧壁竖直间隔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一侧,外侧壁设置在内侧壁的外侧,若干格栅网板水平间隔设置在底座上,格栅网板的一端铰接在内侧壁上,外侧壁上对应格栅网板设置有若干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侧壁的侧边上,另一端连接在格栅网板的侧边上,弹簧使得格栅网板的外端倾斜向上;蒸汽发生室设置在干燥室的一侧,蒸汽发生室内设置有向热交换管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风循环室设置在干燥室的另一侧,风循环室内设置有使得风循环室与干燥室的空气循环的风循环装置。

其中,所述风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风循环室的下部的吹风装置,风循环室的上部与干燥室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排风口,排风口在风循环室的一侧设置有除湿装置。

其中,所述吹风装置包括连通干燥室和风循环室的风管,风管在风循环室内的一端设置有吹风机,风管在干燥室内的一端的端部具有一扩口部,扩口部内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其中,所述干燥室的大门的上端靠近干燥室顶部设置,大门的下端设置有密封遮盖条,密封遮盖条的底端抵靠干燥室的底端。

其中,所述蒸汽发生室与干燥室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风循环室与干燥室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烘干房能够提高房间空间的利用率,方便竹席的搬运,特别是方便竹席放置到烘干架上,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烘干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干燥室;11、大门;111、密封遮盖条;12、热交换管;13、滑槽;2、蒸汽发生室;21、小门;22、保温层;23、蒸汽发生器;3、风循环室;4、烘干架;41、底座;411、滚轮;42、内侧壁;43、外侧壁;431、连接件;432、弹簧;44、格栅网板;3、风循环室;31、吹风装置;311、风管;312、吹风机;313、扩口部;314、电加热装置;32、排风口;321、活动挡板;322、除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竹席烘干房,包括干燥室1、蒸汽发生室2和风循环室3;干燥室1内设置有烘干架4。

所述干燥室1设置有供烘干架4进出的大门11,大门11的上端靠近干燥室1顶部设置,大门11的下端设置有密封遮盖条111,密封遮盖条111的底端抵靠干燥室1的底端。干燥室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蛇形的热交换管12;干燥室1的地面上平行设置有两滑槽13,滑槽13穿出大门11延伸至干燥室1外。

所述烘干架4包括底座41、内侧壁42、外侧壁43和若干搁置竹席的格栅网板44;底座41水平设置,底座4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3滚动配合的滚轮411;内侧壁42和外侧壁43竖直间隔且固定连接在底座41的一侧,外侧壁43设置在内侧壁42的外侧。若干格栅网板44水平间隔设置在底座41上,格栅网板44的一端铰接在内侧壁42上。外侧壁43的侧边固定有数量与格栅网板44数量对应的连接件431,连接件431的内端(靠近内侧壁42的一端)开孔并连接有弹簧432,弹簧432的另一端连接在格栅网板44的侧边上,弹簧432使得格栅网板44的外端(格栅网板44靠近内侧壁42的一端为内端,远离内侧壁42的一端为外端)未放置竹席时处于倾斜向上的状态;格栅网板44上未放置待烘干的竹席时,格栅网板44在弹簧432的拉力下倾斜向上,放置竹席时,由下至上逐个按压格栅网板44的外端,使得下层的格栅网板44与上面其他的格栅网板44之间的距离,以便逐个放置竹席,竹席放在格栅网板44上后,格栅网板44处于基本水平的状态。

所述蒸汽发生室2设置在干燥室1的一侧,蒸汽发生室2设置有供人进出的小门21,蒸汽发生室2与干燥室1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22,蒸汽发生室2内设置有蒸汽发生器23,蒸汽发生器23可以是蒸汽锅炉等,蒸汽发生器23与热交换管12连通,向热交换管12中通入蒸汽。

所述风循环室3设置在干燥室1的另一侧,风循环室3设置有供人进出的小门21,风循环室3与干燥室1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22,风循环室3内设置有使得风循环室与干燥室的空气循环的风循环装置,风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风循环室3下部的吹风装置31,吹风装置31包括连通干燥室1和风循环室3的风管311,风管311在风循环室3内的一端设置有吹风机312,风管311在干燥室1内的一端的端部具有一扩口部313,扩口部313内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314。风循环室3的上部与干燥室1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排风口32,排风口32在干燥室1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挡板321,排风口32在风循环室3的一侧设置有除湿装置322,除湿装置322将经排风口32的风经过除湿处理后,排到风循环室3内,重新吹入干燥室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席烘干房,包括干燥室、蒸汽发生室和风循环室;干燥室内设置有烘干架,干燥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蛇形的热交换管烘干架包括底座、内侧壁、外侧壁和若干搁置竹席的格栅网板,底座水平设置,内侧壁和外侧壁竖直间隔且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一侧,外侧壁设置在内侧壁的外侧,若干格栅网板水平间隔设置在底座上,格栅网板的一端铰接在内侧壁上,外侧壁的侧边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格栅网板的侧边上,弹簧使得格栅网板的外端倾斜向上;蒸汽发生室设置在干燥室的一侧,蒸汽发生室内设置有向热交换管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风循环室设置在干燥室的另一侧,风循环室内设置有使得风循环室与干燥室的空气循环的风循环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黄灵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闽清双棱竹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1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