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棒石墨电加热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7459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棒石墨电加热温控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棒石墨电加热温控系统,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温控器是用来自动开启和关闭各种采暖设备,设定调节室内温度,可在有人无人的情况下,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来自动调节室温;使之达到舒适的温度。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91211946.2的一种光棒石墨电加热温控系统,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层的精炼炉用石墨电加热元件。其特征是在电极1的表面敷有防氧化层3,防氧化层3由碳化硼、氮化硼和碳化硅材料组成,克服了石墨电加热元件抗氧化性不强的缺点。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精炼设备的电热部件中。但该实用新型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棒石墨电加热温控系统,以解决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棒石墨电加热温控系统,其结构包括加热电源底座、底板、散热器、加热石墨装置、温控装置,所述加热电源底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散热器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与加热石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石墨装置与温控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温控装置固定设在加热电源底座,所述温控装置由温度传感器、可控硅、温控器、报警器组成,所述加热石墨装置与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固定连接,所述温控器与可控硅固定连接,所述可控硅与加热石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温控器与报警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石墨装置由石英窗、左电极、左石墨环、石墨光棒、右石墨环、右电极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石英窗与左石墨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石墨环与石墨光棒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光棒的另一端与右石墨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石墨环与右电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石墨环与左电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电源底座能够提供加热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光棒通电后迅速升温,使试样达到原子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棒石墨电加热温控系统,通过设有温控装置,能够控制电路的大小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控制,更加智能化,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棒石墨电加热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石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加热电源底座-1、底板-2、散热器-3、加热石墨装置-4、温控装置-5、温度传感器-501、可控硅-502、温控器-503、报警器-504、石英窗-401、左电极-402、左石墨环-403、石墨光棒-404、右石墨环-405、右电极-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棒石墨电加热温控系统:其结构包括加热电源底座1、底板2、散热器3、加热石墨装置4、温控装置5,所述加热电源底座1与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与散热器3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3与加热石墨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石墨装置4与温控装置5固定连接,所述温控装置5固定设在加热电源底座1,所述温控装置5由温度传感器501、可控硅502、温控器503、报警器504组成,所述加热石墨装置4与温度传感器501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501与温控器503固定连接,所述温控器503与可控硅502固定连接,所述可控硅502与加热石墨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温控器503与报警器504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石墨装置4由石英窗401、左电极402、左石墨环403、石墨光棒404、右石墨环405、右电极405组成,所述石英窗401与左石墨环403固定连接,所述左石墨环403与石墨光棒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石墨光棒404的另一端与右石墨环405固定连接,所述右石墨环405与右电极405固定连接,所述左石墨环403与左电极402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电源底座1能够提供加热电,所述石墨光棒404通电后迅速升温,使试样达到原子化的目的。

在进行使用时,将试样放入石墨光棒404,通电后进行加热,温控装置5可对温度进行控制调节。

例如,可用于加热,使试样原子化,温度可控,更加智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