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冷却的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3972发布日期:2018-11-20 18:2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塔,特别涉及一种加强冷却的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如图5,开路冷却塔是一个密封结构内部的手段,通过将循环水以喷雾方式,喷淋到玻璃纤维的填料上。填料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通过水与空气的接触,达到换热效果。再有风机带动塔内气流循环,将与水换热后的热气流带出,从而达到冷却。填充可能包括多个,主要是垂直分布,湿面赖以传播的水(填充)或横向飞溅要素创造了许多具有较大的地表面积小水滴级联几个层次薄膜(飞溅)。但是整个冷却(与空气接触的地方)只有一次,为一级冷却,并且风机和喷头之间是不密封的,喷头出来的水形成的水雾被风机带走,浪费水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通过三次冷却对冷却水加强冷却的冷却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加强冷却的冷却塔,包括塔筒、塔筒顶部的主风机、进水管、进水管上的喷头、塔筒中部的冷热交换装置,塔筒底部的集水槽,所述冷交换装置包括数层叠加一起的漏斗状的导流板,导流板的面上设有多个通孔,导流板的中部设有进气槽,数层导流板叠合安装在漏斗状的收集板上,数层导流板中部固定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出水、进气的通孔;所述主风机下设有进气箱,所述导流板两侧设有出气口,进气箱和出气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塔筒底部设有空气进口,所述进水管盘绕设置在的一端开口的冷却箱体里,冷却箱体的另一端设有副风机,所述冷却箱体与进气箱之间密封。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层数为六层。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与导流板衔接处设有进水槽。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中设有空气滤芯。

优选的,所述主风机包括马达和叶轮,所述叶轮包括数个中心对称的扇叶,所述扇叶包括中心梁、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所述中心梁与马达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以中心梁成轴对称分布,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分别与中心梁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所述第一扇叶、第二扇叶之间留有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塔筒外围设有攀爬架子和格栅。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一)导流板为薄薄的一层,水在导流板上能够充分与空气冷热交换,数层导流板中部固定出水管,冷空气在导流板之间流动从而达到加强冷却的效果,并且在出水管中,水从通孔中出去,空气从通孔出来能够加强冷热交换效果,空气和水在出水管碰撞加强了冷却的效果,上述两次的冷热交换充分保证了冷却效果。

(二),副风机能够单独对盘绕在冷却箱体内的进水管进行吹风并冷却,此时作为第三道冷却,增加冷却的效果。

(三)由于喷头附近会产生非常大的水雾,主风机通过单独与出气口连接而且冷却箱体与进气箱之间密封,防止喷头附近的水雾进入主风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加强冷却的冷却塔的整体外观图。

图2是加强冷却的冷却塔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导流板、收集板、出水管的连接图

图4是叶轮的正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开路冷却塔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照图1-图3,所述加强冷却的冷却塔,包括塔筒2、塔筒2顶部的主风机1、进水管5、进水管5上的喷头6、塔筒2中部的冷热交换装置,塔筒2底部的集水槽12,所述冷交换装置包括数层叠加一起的漏斗状的导流板8,导流板8的面上设有多个通孔801,喷头6喷出的高温水进入导流板8并从通孔801流出,为了能够使高温水与冷空气进行冷热交换,导流板8的中部设有进气槽802,数层导流板8叠合安装在漏斗状的收集板9上,数层导流板8中部固定出水管14,冷空气在导流板7之间流动并从通孔801中穿出,从而达到加强冷却的效果。数层导流板8出水管14,收集板8对导流板7漏出的水进行收集并从出水管14排放到集水槽12中。所述出水管14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出水、进气的通孔15,水从通孔11中出去,空气从通孔11出来能够加强冷热交换效果,空气和水在出水管14碰撞加强了冷却的效果。所述主风机1下设有进气箱17,所述导流板7两侧设有出气口18,进气箱17和出气口18之间通过管路3连接,所述塔筒2底部设有空气进口13,冷却空气的流程是:空气进口13-通孔15-出水管14-进气槽802-通孔801-出气口18-管路3-进气箱17-主风机1,其中空气在出水管14、集水槽12中具有两次与高温水冷热交换的机会,能够增加冷却的效果,出水管14为第一道冷却,集水槽12为第二道冷却。

所述进水管5盘绕设置在的一端开口的冷却箱体19里,冷却箱体19的另一端设有副风机4,所述冷却箱体19与进气箱17之间密封,副风机4能够单独对进水管5进行吹风并冷却,作为第三道冷却,增加冷却的效果,由于喷头6附近会产生非常大的水雾,通过冷却箱体19与进气箱17之间密封,防止水雾进入主风机1。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7的层数为六层。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14与导流板7衔接处设有进水槽10,从导流板7流出的水经过进水槽10进入出水管14,。

为了更好的防止水雾进入主风机1,所述出气口18中设有空气滤芯16。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子中,为了能够增强主风机1的出风速度,增加空气与高温水的冷热交换效果,所述主风机1包括马达101和叶轮102,所述叶轮102包括数个中心对称的扇叶,所述扇叶包括中心梁103、第一扇叶104和第二扇叶105,所述中心梁103与马达101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扇叶104和第二扇叶105以中心梁103成轴对称分布,第一扇叶104、第二扇叶105分别与中心梁103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所述第一扇叶104、第二扇叶105之间留有出风口106,其原理是:空气的第一扇叶104和第二扇叶105进行多次碰撞后增加了动能,从出风口106流出,并使叶轮102下方的进气箱17中形成较大的负压。

参照图1,所述塔筒2外围设有攀爬架子20和格栅21,攀爬架子20方便人员进入维修,格栅21防止无关人员接触到塔筒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的一种加强冷却的冷却塔,包括塔筒、塔筒顶部的主风机、进水管、进水管上的喷头、塔筒中部的冷热交换装置,塔筒底部的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交换装置包括数层叠加一起的漏斗状的导流板,导流板的面上设有多个通孔,导流板的中部设有进气槽,数层导流板叠合安装在漏斗状的收集板上,数层导流板中部固定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出水、进气的通孔;所述主风机下设有进气箱,所述导流板两侧设有出气口,进气箱和出气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塔筒底部设有空气进口,所述进水管盘绕设置在的一端开口的冷却箱体里,冷却箱体的另一端设有副风机,所述冷却箱体与进气箱之间密封,通过三次水与空气的冷热交换,保证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孟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百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3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