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3581发布日期:2019-01-05 10:5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炉,尤其是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电磁炉或电陶炉加热的方式单一,不能适用不同材质和不同需求的加热器具,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它不仅可以适应不同材质的加热器具,而且还能满足消费不同的需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包括电陶发热装置和电磁发热装置,电陶发热装置包括上开口的绝热盘、铁铬发热片、温度传感器和与铁铬发热片两端连接的接线端子,温度传感器穿过绝热盘的底板上的传感器孔伸入绝热盘内,接线端子穿过绝热盘的底板上的接线端子孔伸出;电磁发热装置包括线圈盘体和线圈线圈绕在线圈盘体上;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线圈盘体包括上开口的圆筒形座体、径向筋板和外圆环座,径向筋板上表面上设置有绕圈槽、下表面上设有下开口的径向槽,相邻二个径向筋板之间的外圆环座的轴向下端面上设置有下开口的外容置腔;圆筒形座体下端设有梯级,梯级上均匀分布若干个下开口的内容置腔,梯级下部的圆筒形座体上设置有导风孔;

还包括内磁铁、径向磁铁和外磁铁,内磁铁、径向磁铁和外磁铁分别设在内容置腔、径向槽和外容置腔内;

所述电陶发热装置设置在圆筒形座体内,绝热盘与圆筒形座体的内壁之间、底板与圆筒形座体的底板之间有导风散热间隙;接线端子穿过圆筒形座体的底板上的中心孔伸出。

所述的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圆筒形座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若干个圆弧板,圆弧板与所述绝热盘的外周向贴合。

所述的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支撑件和压力弹簧,支撑件上端支撑绝热盘、下端穿过压力弹簧与所述圆筒形座体的底板上的导向座的导向孔滑动配合,压力弹簧的上端与绝热盘的底板的配合,下端与圆筒形座体的底板配合。

所述的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上开口的金属屏蔽座套,金属屏蔽座套的底板上设置有贯通孔和至少三个与金属座套一体成型的支撑件;

所述绝热盘嵌入金属屏蔽座套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过贯通孔,所述接线端子穿过贯通孔伸出金属屏蔽座套。

所述的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座板,座板上设有传感器固定孔、位于传感器固定孔两侧的接线端子孔和连接孔,

所述端线端子穿过接线端子孔,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过传感器固定孔与座体固定连接;螺钉穿过连接孔、所述金属屏蔽座套与绝热盘螺合。

所述的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圆筒形座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若干个圆弧板,圆弧板与所述金属屏蔽座套的外周向贴合。

所述的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径向筋板和外圆环座的内壁表面呈球形曲面形。

本发明一种电陶和电磁组合炉头,将电陶发热装置和电磁发热装置有机地整合一起,可以适应不同材质和不同消费者需求,一机多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4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5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电陶发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电陶发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8是本发明电陶发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包括电陶发热装置1和电磁发热装置2,如图3、图6、图8所示,电陶发热装置1包括上开口的绝热盘11、铁铬发热片12、温度传感器13和与铁铬发热片两端连接的接线端子14,温度传感器13穿过绝热盘11的底板上的传感器孔111伸入绝热盘11内,接线端子14穿过绝热盘11的底板上接线端子孔112伸出;如图3所示,电磁发热装置2包括线圈盘体21和线圈(图中未示出),线圈绕在线圈盘体21上。

所述线圈盘体21包括上开口的圆筒形座体22、径向筋板23和外圆环座24,径向筋板23上表面上设置有绕圈槽、下表面上设有下开口的径向槽,相邻二个径向筋板23之间的外圆环座24的轴向下端面上设置有下开口的外容置腔;圆筒形座体22下端设有梯级221,梯级221上均匀分布若干个下开口的内容置腔,梯级221下部的圆筒形座体22上设置有导风孔222;

还包括内磁铁3、径向磁铁4和外磁铁5,内磁铁3、径向磁铁4和外磁铁5分别设在内容置腔、径向槽和外容置腔内;

所述电陶发热装置1设置在圆筒形座体22内,绝热盘21的外周向面与圆筒形座体22的内壁之间、底板与圆筒形座体22的底板之间有导风散热间隙;接线端子14穿过圆筒形座体22的底板上的中心孔225伸出。

所述圆筒形座体22的内壁上设置有呈圆形分布的若干个圆弧板223,圆弧板223与所述绝热盘11的外周向贴合。

还包括支撑件6和压力弹簧(图中未示出),支撑件上端支撑绝热盘11、下端穿过压力弹簧与所述圆筒形座体22的底板上的导向座224的导向孔滑动配合,压力弹簧的上端与绝热盘11的底板的配合,下端与圆筒形座体22的底板配合。

还包括上开口的金属屏蔽座套7,金属屏蔽座套7的底板上设置有贯通孔71和三个与金属座套一体成型的支撑件6;

所述圆筒形座体22的底板上设有中心孔;

所述绝热盘11嵌入金属屏蔽座套7内,所述温度传感器13穿过贯通孔71;所述接线端子14穿过金属屏蔽座套7底板上的贯通孔71伸出金属屏蔽座套7。

还包括一座板8,座板8上设有传感器固定孔81、位于传感器固定孔两侧的接线端子孔82和连接孔83,

所述端线端子穿过接线端子孔82,所述温度传感器13穿过传感器固定孔81与座体8固定连接;螺钉穿过连接孔83、所述金属屏蔽座套7与绝热盘11螺合。

如图9所示,所述径向筋板23和外圆环座24的内壁表面呈球形曲面形。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集成电陶加热的电磁炉,包括电陶发热装置和电磁发热装置,电陶发热装置包括绝热盘、铁铬发热片、温度传感器和与铁铬发热片两端连接的接线端子,电磁发热装置包括线圈盘体和线圈,线圈绕在线圈盘体上;所述线圈盘体包括圆筒形座体、径向筋板和外圆环座,径向筋板上表面上设置有绕圈槽、下表面上设有下开口的径向槽,相邻二个径向筋板之间的外圆环座的轴向下端面上设置有下开口的外容置腔;圆筒形座体下端设有梯级,梯级上均匀分布若干个下开口的内容置腔,梯级下部的圆筒形座体上设置有导风孔;还包括内磁铁、径向磁铁和外磁铁,内磁铁、径向磁铁和外磁铁分别设在内容置腔、径向槽和外容置腔内;该电磁炉可适应不同材质的加热器具,满足消费不同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军;陈海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新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6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