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3115发布日期:2018-11-24 11:2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型容器中换热用的管束。



背景技术:

大型容器中换热用的管束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压,然后根据试压结果来判断管束是否合格,只有质量合格的管束才能最终装进大型容器的筒体中。但是大型容器中换热用的管束又大又重还不容易搬运,如果直接在筒体中进行试压,在将管束装进筒体中时容易将筒体内壁划伤;并且如果试压结果不合格,需要将管束从筒体中拉出,这样就更容易将筒体内壁划伤。所以目前常用的试压方式是:需要另外制造与试压管束配套的试压壳体,然后将管束送进试压壳体中,再将管束两端的管板与试压壳体密封,然后往试压壳体中通入高压空气或高压水,使试压壳体中的压力达到检测要求,工作人员对试压壳体中的压力进行检验,若在一定时间内试压壳体内的压力保持不变,则说明管束中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焊接质量合格,这样就能将合格的管束装进大型容器的筒体中;若在一定时间内试压壳体内的压力逐渐减小,则说明管束中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焊接质量不合格,需要对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焊接部位进行排查并重焊。上述这种试压方式需要根据不同规格的管束制造不同的试压壳体,大量的试压壳体不仅加大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占用了大量的库房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方便搬运管束,又不会使管束划伤筒体内壁,从而能使管束在筒体中进行试压的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包括:管板、若干折流板、若干换热管,换热管穿设固定在若干折流板中,并且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管板密封焊接,在两个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导轨,支撑导轨位于管板的下方,支撑导轨还与折流板固定连接,在支撑导轨上设置有若干能自由转动的支撑轮,支撑轮向下凸出于支撑导轨,在两块管板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试压挡环,试压挡环能够与筒体内壁密封焊接。

进一步的,前述的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其中,在一块管板上垂直连接有一根定距拉杆,在定距拉杆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每相邻两个定位槽之间的间距就是每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的间距,折流板分别一一固定在相应的定位槽上。

进一步的,前述的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其中,在固定在定距拉杆上的折流板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板,固定板能将相邻的折流板相互固定住。

进一步的,前述的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其中,在位于每相邻的两个折流板之间的支撑导轨上设置有一个支撑轮。

进一步的,前述的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其中,试压挡环与管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管束下方设置有支撑轮就能方便管束进出筒体,而且在进出筒体时也不会划伤筒体内壁,这样就不需要为了防止损伤筒体内壁而额外制备试压壳体进行试压工作,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在筒体中对管束进行试压工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在试压过程中,将试压挡环与筒体相焊接就能防止管板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方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包括:管板1、若干折流板2、若干换热管3,在一块管板1上垂直固定连接有一根定距拉杆11,在定距拉杆11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每相邻两个定位槽之间的间距就是每相邻两个折流板2之间的间距,折流板2分别一一固定在相应的定位槽上,从而保证在折流板2的安装过程中折流板2与折流板2之间的间距不会出现偏差,在固定在定距拉杆11上的折流板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固定板21,固定板21能将相邻的折流板2相互固定住,换热管3的两端穿过若干折流板2后分别与两块管板1密封焊接,在两块管板1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导轨4,支撑导轨4位于管板1的下方,支撑导轨4还与折流板2固定连接,在位于每相邻的两个折流板2之间的支撑导轨4上设置有一个支撑轮41,支撑轮41向下凸出于支撑导轨4,在两块管板1上分别焊接固定有一个试压挡环12,试压挡环12能够与筒体内壁密封焊接。当需要对管束进行试压工作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支撑轮41轻松地将管束推进到筒体中,支撑导轨4上的支撑轮41在筒体内滚动时不会对筒体内壁造成损伤,当管束进入到筒体中后,将位于两个管板1上的试压挡环12分别与筒体内壁密封焊接,并使位于两个试压挡环12之间的筒体形成密封空间,然后进行试压工作来检测管束是否合格,若检测管束合格,将试压挡环12分别从筒体及管板1上拆卸下来,并将筒体上焊渣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将管板1与筒体进行密封焊接;若检测管束不合格,将试压挡环12从筒体上拆卸下来,并将筒体上的焊渣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将不合格的管束推出筒体,再对管束进行返工,返工完成后再进行试压,直至管束检测合格。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管束下方设置有支撑轮就能方便管束进出筒体,而且在进出筒体时也不会划伤筒体内壁,这样就不需要为了防止损伤筒体内壁而额外制备试压壳体进行试压工作,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在筒体中对管束进行试压工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在试压过程中,将试压挡环与筒体相焊接就能防止管板被损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便于试压的管束结构,包括:管板、若干折流板、若干换热管,换热管穿设固定在若干折流板中,并且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管板密封焊接,在两个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导轨,支撑导轨位于管板的下方,支撑导轨还与折流板固定连接,在支撑导轨上设置有若干能自由转动的支撑轮,支撑轮向下凸出于支撑导轨,在两块管板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试压挡环。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方便搬运,并且管束在进出筒体时不会划伤筒体内壁,这样就能使管束直接在筒体中进行试压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在试压过程中,将试压挡环与筒体相焊接就能防止管板被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8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