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7405发布日期:2020-06-23 22:2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工作时主要依靠电热丝所产生的热能进行加热供暖,然后依靠空气作为介质进行热能的传递,其热量的利用率较低且热能的覆盖面积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能够加快空气流动,提高供暖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取暖器主体,所述取暖器主体包括底座、发热丝、保护罩,所述发热丝与保护罩均设置于底座上端,所述发热丝设置于保护罩内,所述发热丝利用外部供能来加热其周边的空气,所述底座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有风叶轮,所述支撑柱和轴线和风叶轮的轴线同向,所述风叶轮设置于发热丝的上方,发热丝将风叶轮下方的空气加热使其上升从而推动风叶轮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顶端为圆锥形,所述风叶轮包括旋转座、叶片,所述叶片环形阵列设置于旋转座上,所述旋转座下端设置有与支撑柱上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下端开口处沿其内壁设置有一圈止边,所述支撑柱上于止边上方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上端通过轴承与风叶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顶壁下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风叶轮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走马灯的原理,发热丝将风叶轮下方的空气加热,因加热后的空气密度减小故发热丝产生的热气流徐徐上升并推动风叶轮旋转,风叶轮的旋转能将其下端的空气往上抽取以加速空气的流动;整个过程中,热空气不断上升,冷空气随即补充进来,上述步骤往复循环使得在不需要额外的电能情况下就能加速发热丝周围空气的流动,有效的提高供暖效果。

1、风叶轮产生的热气流吹至导流板上,热气流沿导流板向两侧运动,以产生柔和的热风,提高取暖器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空气流动示意图(保护罩隐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空气流动示意图(保护罩隐藏)。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支撑柱与旋转座装配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取暖器主体;2、底座;3、发热丝;4、保护罩;5、支撑柱;6、风叶轮;7、旋转座;8、叶片;9、止边;10、挡板;11、轴承;12、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取暖器主体1,所述取暖器主体包括底座2、发热丝3、保护罩4,所述发热丝3与保护罩4均设置于底座2上端,所述发热丝3设置于保护罩内,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与插头连接的电线,电线通过控制电路与发热丝3以及控制发热丝3启闭的开关电连接,开关设置于底座2上,发热丝3利用电能工作,所述底座2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上端通过轴承11与风叶轮6连接,所述风叶轮6设置于发热丝3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4顶壁下端设置有导流板12,所述导流板12为中部向下延伸的倒圆锥体,所述导流板12的轴线设置于风叶轮6的正上方,以使气流向其四周运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柱5通过轴承11与风叶轮6的连接适用于发热丝3的功率较大,能产生足够的热气流来抵消轴承11的摩擦力矩来推动风叶轮6,同时要求轴承11的摩擦系数较小。

实施例2: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取暖器主体1,所述取暖器主体包括底座2、发热丝3、保护罩4,所述发热丝3与保护罩4均设置于底座2上端,所述发热丝3设置于保护罩内,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与插头连接的电线,电线通过控制电路与发热丝3以及控制发热丝3启闭的开关电连接,开关设置于底座2上,发热丝3利用电能工作,所述底座2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上端为圆锥形且插入风叶轮6的旋转座7内,所述旋转座7下端设置有与支撑柱5上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大于支撑柱5的外径,为了防止风叶轮6旋转时与旋转座7分离,所述凹槽下端开口处沿其内壁设置有一圈止边9,所述支撑柱5上于止边9上方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外径大于止边9的内径;所述风叶轮6还包括叶片8,所述叶片8以旋转座7为轴而环形阵列设置在旋转座7上;所述风叶轮6设置于发热丝3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4顶壁下端设置有导流板12,所述导流板12为中部向下延伸的倒圆锥体,所述导流板12的轴线设置于风叶轮6的正上方,以使气流向其四周运动。

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支撑柱5与风叶轮6的装配,适用于发热丝3的功率不足以抵消轴承11的摩擦力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柱5上端为圆锥形,使得支撑柱5上端与凹槽顶壁之间为点接触,降低了支撑柱5与旋转座7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发热丝3产生的热气流能够推动风叶轮6旋转。

工作原理:发热丝3通电后将其四周的空气加热,加热的空气向上运动以带动风叶轮6旋转,随着风叶轮6的旋转将其下端的空气向上抽取以加速空气流动,加速热传导,提高取暖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它包括取暖器主体(1),所述取暖器主体包括底座(2)、发热丝(3)、保护罩(4),所述发热丝(3)与保护罩(4)均设置于底座(2)上端,所述发热丝(3)设置于保护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上端设置有可旋转的风叶轮(6),所述风叶轮(6)设置于发热丝(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顶端为圆锥形,所述风叶轮(6)包括旋转座(7)、叶片(8),所述叶片(8)环形阵列设置于旋转座(7)上,所述旋转座(7)下端设置有与支撑柱(5)上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下端开口处沿其内壁设置有一圈止边(9),所述支撑柱(5)上于止边(9)上方设置有挡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上端通过轴承(11)与风叶轮(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的顶壁下端设置有导流板(12),所述导流板(12)设置于风叶轮(6)正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它包括取暖器主体,所述取暖器主体包括底座、发热丝、保护罩,所述发热丝与保护罩均设置于底座上端,所述发热丝设置于保护罩内,所述底座上端竖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有可旋转的风叶轮,所述风叶轮设置于发热丝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风叶轮的取暖器,能够加快空气流动,提高供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李婷;张绪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建平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