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8930发布日期:2020-06-23 22:3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中央空调风口净化单元设备中,电源通常是接在盘管风机的电机上,实现净化单元随风机运行。但是由于有些盘管风机的结构和电路原因,只能将净化单元的电源线接在市电上,在这种情况下净化单元是24小时工作,影响设备寿命且浪费电能。此时净化单元就需要配备风感开关才能实现净化单元随风机运行。由此也引发了一个风感开关感应头的固定问题,因为感应头需要探入集尘模块过风部分,如果感应头是完全固定的,则感应头线束需要伸出较长以越过集尘模块前端的无风部分,单靠线束自身的刚性不能很好地约束位置,易造成工作时探头过长刚性不足而倚靠在集尘模块表面,导致集尘模块烫伤,进而引发漏电;且过长的线束在包装时会被挤压,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通过旋转调整风感开关约束卡爪,能使风感开关感应头在包装运输和安装工作时成为两种状态,便能消除包装和运行功能上的隐患,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降低了损坏几率和维修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包括钣金主框架、电气盒、集尘模块、风感开关感应头、风感开关约束卡爪;其中:

钣金主框架和电气盒组装形成具有内腔的钣金框架,在上述内腔中嵌入安装有集尘模块;

风感开关约束卡爪为可转动结构,其上设置有风感开关感应头;

通过转动调整风感开关约束卡爪,可实现风感开关感应头在安装工作和包装运输时所需要的两种状态。

所述风感开关约束卡爪转动设置于电气盒靠近集尘模块一端的边缘部位。

所述风感开关约束卡爪的下部一端设置有与铆钉相配合的通孔,其下部另一端向上延伸连接有用于固定风感开关感应头的一外伸平面,在上述外伸平面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绑定线扎的多对弧形缺口。

所述风感开关约束卡爪上的外伸平面与电气盒之间为平行设置并留有用于安置风感开关约束卡爪的空间。

所述风感开关感应头用线扎固定在风感开关约束卡爪上设有的一外伸平面的下表面。

所述线扎为2-6个。

所述弧形缺口为2-6对。

所述风感开关约束卡爪调整时可通过正反转动90︒,实现风感开关感应头在安装工作状态与包装运输状态之间的位置转换。

当风感开关约束卡爪转动到整个设备工作状态时,所述风感开关感应头可沿集尘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此时风感开关感应头延伸到集尘模块的通风区域,并依靠风感开关感应头的自身刚性保持不与集尘模块表面相接触的状态。

当风感开关约束卡爪转动到整机包装状态时,所述风感开关感应头可沿集尘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位于电气盒上面且靠近集尘模块一端的边缘部位。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风感开关感应头在包装运输和安装工作中所需要的两种状态问题,操作方便灵活,节约电能。

有效地避免了通常固定风感开关感应头在组装和运输中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风感开关感应头损坏,降低了维修成本。

有效地解决了风感开关感应头伸出距离太长,而自身线束刚性不足,导致感应头形态不能有效保持,而造成的集尘模块烫伤,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集尘模块维修、保养、清洗时,将风感开关感应头转动到非操作区域,从而有效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刮擦,降低损坏几率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运输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作状态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1-图3中标记说明:

1、钣金主框架;2、电气盒;3、集尘模块;4、风感开关感应头;5、线扎;6、风感开关约束卡爪;7、铆钉;8、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由图1-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钣金主框架1、电气盒2、集尘模块3、风感开关感应头4、线扎5、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铆钉7,其中:

钣金主框架1和电气盒2组装形成具有内腔的钣金框架,在上述内腔中嵌入安装有集尘模块3。在电气盒2上设置有开关8。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为可转动结构,其上设置有风感开关感应头4。

通过风感约束卡爪6的转动调整,可实现风感开关感应头4在安装工作和包装运输时所需要的两种状态,便能消除包装和运行功能上的隐患。

具体是,铆钉7铆接在电气盒2上且靠近集尘模块3的边缘部位。电气盒2上通过铆钉7转动设置有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在风感约束卡爪6上固定设置有风感开关感应头4。

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的下部一端设置有与铆钉7相配合的一通孔,其下部另一端向上伸展连接有用于固定风感开关感应头4的一外伸平面,在上述外伸平面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绑定线扎5的多对弧形缺口;上述外伸平面与电气盒2之间为平行设置并留有用于安置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的空间。弧形缺口的数量可以是2-6对,线扎的数量可以是2-6个,本实施例中弧形缺口为2对,线扎为2个。

安装时,将风感开关感应头4紧贴在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上的外伸平面下表面上,线扎5绑定在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上相对设置的弧形缺口内,实现用线扎5将风感开关感应头4固定于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上的目的。

调整时,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可以通过正反转动90︒,实现风感开关感应头4在安装工作状态与包装运输状态之间的位置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参照图1-图3。

如图1、图3所示,当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转动到整机包装状态时,其上固定的风感开关感应头4沿集尘模块3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位于电气盒2上面且靠近集尘模块3一端的边缘部位。

当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转动到整机包装状态时,在集尘模块3上再填充包装物,挤压封箱,便不会对风感开关感应头4造成包装和运输中的损坏。

如图2所示,当风感开关约束卡爪6转动到整个设备工作状态时,其上固定有的风感开关感应头4沿集尘模块3的长度方向设置,此时风感开关感应头4延伸到集尘模块3的通风区域。

风感开关旋转卡爪6自身的长度,使风感开关感应头4依靠自身的刚性可以延伸到集尘模块3通风区域,且因风感开关感应头4探出距离变短,仅依靠风感开关感应头4的自身刚性便能很好地保持状态,有效地避免了探头过长刚性不足而倚靠在集尘模块3表面,导致集尘模块3烫伤,进而引发漏电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

包括钣金主框架、电气盒、集尘模块、风感开关感应头、风感开关约束卡爪;其中:

钣金主框架和电气盒组装形成具有内腔的钣金框架,在上述内腔中嵌入安装有集尘模块;

风感开关约束卡爪为可转动结构,其上设置有风感开关感应头;

通过转动调整风感开关约束卡爪,可实现风感开关感应头在安装工作和包装运输时所需要的两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风感开关约束卡爪转动设置于电气盒靠近集尘模块一端的边缘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风感开关约束卡爪的下部一端设置有与铆钉相配合的通孔,其下部另一端向上延伸连接有用于固定风感开关感应头的一外伸平面,在上述外伸平面的相对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绑定线扎的多对弧形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风感开关约束卡爪上的外伸平面与电气盒之间为平行设置并留有用于安置风感开关约束卡爪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风感开关感应头用线扎固定在风感开关约束卡爪上设有的一外伸平面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线扎为2-6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弧形缺口为2-6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风感开关约束卡爪调整时可以通过正反转动90︒,实现风感开关感应头在安装工作状态与包装运输状态之间的位置转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个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当风感开关约束卡爪旋转到整个设备工作状态时,所述风感开关感应头可沿集尘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此时风感开关感应头延伸到集尘模块的通风区域,并依靠风感开关感应头的自身刚性保持不与集尘模块表面相接触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个所述的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特征是,当风感开关约束卡爪旋转到整机包装状态时,所述风感开关感应头可沿集尘模块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位于电气盒上面且靠近集尘模块一端的边缘部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单元风感开关约束机构,其包括钣金主框架、电气盒、集尘模块、风感开关感应头、风感开关约束卡爪;其中:钣金主框架和电气盒组装形成具有内腔的钣金框架,在上述内腔中嵌入安装有集尘模块;风感开关约束卡爪为可转动结构,其上设置有风感开关感应头;通过风感开关约束卡爪的转动调整,可实现风感开关感应头在安装工作和包装运输时所需要的两种状态。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风感开关感应头在包装运输和安装工作中所需要的两种状态问题,消除了包装和运行功能上的隐患,有效避免了风感开关感应头的损坏和集尘模块的烫伤,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损坏几率和维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娄维斌;栾晓婷;马彬淞;彭煜钧;侯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雪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