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6835发布日期:2020-05-15 17:2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真空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载体,真空锅炉是锅炉的一种具体方式,真空锅炉是在封闭的炉体内部形成一个负压的真空环境,在机体内填充热媒水。通过燃烧或其它方式加热热媒水,热媒水被加热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冷凝、换热和加热换热器管子里的水,实现热水的供应。

现有的真空锅炉中,为了降低真空锅炉的成本,将换热器设置在了锅筒的外部,换热器与锅筒密闭连通,并将锅筒内部抽取真空,减少了换热器安装在锅筒内部的成本,换热器大多设置在锅筒的上方,且换热器与锅筒连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换热器设置在锅筒的上方后,由于真空锅炉内部为真空状态且换热器重量较大,使得换热器与锅筒之间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真空锅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真空锅炉,包括锅筒和换热器,所述锅筒内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一侧设置有燃烧器,所述锅筒内设置有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烟气通道,所述锅筒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锅筒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换热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通孔的截面为圆形,所述通孔至少设置为2排,每排至少设置5个通孔,每排的通孔间隔相同,相邻排的通孔错位布置,增加了锅筒与换热器之间热量的传递且保证了锅筒与换热器之间结构的稳定,圆形通孔相比其他形状的通孔更具有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燃烧室相对所述燃烧器一侧设置有观火镜,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燃烧室内的火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烟气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所述第一烟气通道与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相平行,增加了烟气循环通道,使得能够将烟气的热量与锅筒内的热媒水进行热量交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锅筒设置所述燃烧器的一侧设置有转弯烟室,所述第一烟气通道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弯烟室连通,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转弯烟室连通,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锅筒外部,转弯烟室使得烟气能够顺利的由第一烟气通道传递至第二烟气通道,保证烟气能够顺利的排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锅筒与换热器连接处设置具有通孔的支撑板,使得在进行锅筒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同时,增加了锅筒与换热器之间的结构强度,保证了锅筒与换热器能够平稳安全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锅筒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锅筒,2-换热器,3-燃烧室,4-燃烧器,5-烟气通道,51-第一烟气通道,52-第二烟气通道,6-支撑板,7-观火镜,8-转弯烟室,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真空锅炉,包括锅筒1和换热器2,所述锅筒1内部设置有燃烧室3,所述燃烧室3一侧设置有燃烧器4,所述锅筒1内设置有与所述燃烧室3连通的烟气管道5,所述锅筒1上方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有通孔9,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上,所述锅筒1通过所述通孔9与所述换热器2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通孔9的截面为圆形,所述通孔9至少设置为2排,每排至少设置5个通孔9,每排的通孔9间隔相同,相邻排的通孔9错位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9设置3排。

如图1所示,所述燃烧室3相对所述燃烧器4一侧设置有观火镜7,所述烟气通道5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烟气通道51和第二烟气通道52,所述第一烟气通道51与所述第二烟气通道52相平行,所述锅筒1设置所述燃烧器4的一侧设置有转弯烟室8,所述第一烟气通道51一端与所述燃烧室3连通,所述第一烟气通道51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弯烟室8连通,所述第二烟气通道52的一端与所述转弯烟室8连通,所述第二烟气通道5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锅筒1外部,本实施例中,第一烟气通道51和第二烟气通道52均淹没在锅筒内的热媒水中,对热媒水进行二次升温,同时降低第一烟气通道51和第二烟气通道52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筒(1)和换热器(2),所述锅筒(1)内部设置有燃烧室(3),所述燃烧室(3)一侧设置有燃烧器(4),所述锅筒(1)内设置有与所述燃烧室(3)连通的烟气通道(5),所述锅筒(1)上方设置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设置有多个通孔(9),所述换热器(2)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上,所述锅筒(1)通过所述通孔(9)与所述换热器(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的截面为圆形,所述通孔(9)至少设置为2排,每排至少设置5个通孔(9),每排的通孔(9)间隔相同,相邻排的通孔(9)错位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3)相对所述燃烧器(4)一侧设置有观火镜(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5)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烟气通道(51)和第二烟气通道(52),所述第一烟气通道(51)和所述第二烟气通道(52)相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1)设置所述燃烧器(4)的一侧设置有转弯烟室(8),所述第一烟气通道(51)一端与所述燃烧室(3)连通,所述第一烟气通道(51)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弯烟室(8)连通,所述第二烟气通道(52)的一端与所述转弯烟室(8)连通,所述第二烟气通道(5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锅筒(1)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真空锅炉,包括锅筒和换热器,所述锅筒内部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一侧设置有燃烧器,所述锅筒内设置有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烟气通道,所述锅筒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锅筒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换热器连通,通过在锅筒与换热器连接处设置具有通孔的支撑板,使得在进行锅筒与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同时,增加了锅筒与换热器之间的结构强度,保证了锅筒与换热器能够平稳安全的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汪亚平;李正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