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汽回收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6333发布日期:2020-09-01 19:0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乏汽回收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回收领域,具体涉及到乏汽回收工艺,尤其涉及到湿法磷酸生产装置各工段的乏汽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较多以蒸汽作为热源,在蒸汽使用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的冷凝水产生,并产生低压乏汽直排大气,造成能源的浪费,如将此部分乏汽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业生产过程的综合能耗,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乏汽回收系统,将生产装置内产生的直排大气的乏汽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在对乏汽进行回收的同时,产生能够供其余用汽设施使用的蒸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乏汽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蒸发塔,所述蒸发塔的下部设有冷凝水的管道,所述蒸发塔的上部设有减温喷淋水管道和乏汽管道,所述蒸发塔的顶部设有抽吸管道,抽吸管道与引射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引射器还有一个输入端为工作蒸汽管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引射器的输出端为饱和蒸汽管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发塔的下部设有收集器,该收集器与冷凝水的管道相连。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生产装置产生的乏汽经乏汽管道送入蒸发塔,生产装置产生的高温冷凝水经减温喷淋水管道送入蒸发塔,蒸发塔上部接抽吸管道;中压工作蒸汽经工作蒸汽管道进入引射器工作蒸汽入口;工作蒸汽经引射器射流产生抽吸作用,经抽吸管道降低蒸发塔内压力,高温冷凝水在蒸发塔内进行闪蒸,闪蒸乏汽抽吸至引射器内同工作蒸汽进行混合产生饱和蒸汽经饱和蒸汽管道送至下游各蒸汽用户点使用;蒸发塔内经闪蒸降温的冷凝水经冷凝水管道由泵输送至冷凝水系统回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蒸汽引射系统产生抽吸作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乏汽进行抽吸,将乏汽同引射系统工作蒸汽混合产生可利用的饱和蒸汽,实现乏汽的回收利用;

2、利用蒸汽引射系统产生的负压降低蒸发塔内压力,对高温冷凝水进行闪蒸,降低冷凝水温度,最大程度的对乏汽进行了回收利用;

3、蒸汽引射系统构造简单,设备尺寸小,在已有装置上进行改造难度小;

4、可通过对工作蒸汽调节进而调节乏汽回收能力,工艺系统弹性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引射器,2、蒸发塔,3、工作蒸汽管道,4、减温喷淋水管道,5、饱和蒸汽管道,6、抽吸管道,7、乏汽管道,8、冷凝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一种乏汽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包括蒸发塔(2),所述蒸发塔2的下部设有冷凝水的管道8,所述蒸发塔(2)的上部设有减温喷淋水管道4和乏汽管道7,所述蒸发塔2的顶部设有抽吸管道6,抽吸管道6与引射器1相连。引射器1还有一个输入端为工作蒸汽管道3。引射器1的输出端为饱和蒸汽管道5。所述蒸发塔2的下部设有收集器,该收集器与冷凝水的管道8相连。

一种利用上述系统实现乏汽回收的方法,具体如下:

以某公司湿法磷酸生产装置为例,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经冷凝水收集槽收集后,上部乏汽通过乏汽管道7送至蒸发塔2内,高温冷凝水作为减温喷淋水通过泵经过上述减温喷淋水管道4送至蒸发塔2内,蒸发塔2上部接抽吸管道6;800kpag工作蒸汽经工作蒸汽管道3进入引射器1经喉管高速射流产生抽吸作用,经抽吸管道6将蒸发塔2内减温喷淋水在蒸发塔内进行闪蒸降温,闪蒸乏汽(5kpag)抽吸至引射器1内同工作蒸汽进行混合产生饱和蒸汽(32kpag)经饱和蒸汽管道5送至磷酸生产装置内使用;蒸发塔2内经闪蒸降温的低温冷凝水经冷凝水管道8由泵输送回冷凝水系统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乏汽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蒸发塔(2),所述蒸发塔(2)的下部设有冷凝水的管道(8),所述蒸发塔(2)的上部设有减温喷淋水管道(4)和乏汽管道(7),所述蒸发塔(2)的顶部设有抽吸管道(6),抽吸管道(6)与引射器(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引射器(1)还有一个输入端为工作蒸汽管道(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引射器(1)的输出端为饱和蒸汽管道(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回收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塔(2)的下部设有收集器,该收集器与冷凝水的管道(8)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乏汽回收工艺系统,属于化工装置。该系统包括蒸发塔,所述蒸发塔的下部设有冷凝水的管道,所述蒸发塔的上部设有减温喷淋水管道和乏汽管道,所述蒸发塔的顶部设有抽吸管道,抽吸管道与引射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利用蒸汽引射系统产生抽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乏汽,将乏汽同引射系统工作蒸汽混合产生可利用的饱和蒸汽,实现乏汽的回收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方杰;余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