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4017发布日期:2020-08-14 20:0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脱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



背景技术:

交叉感染是天然宿主的病原体感染或传递给非天然宿主的现象,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心理上的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它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在互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由于病毒会在较为湿润的地方大量的繁殖,而现有的物料脱水盒其脱水效果不好,且时间较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解决了物料当中存在的水分会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包括脱水箱,所述脱水箱的内壁周圈底部焊接有隔离板,所述脱水箱的底部箱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且第一转轴贯穿隔离板的壳体,所述放置板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卡接有脱水桶,所述脱水箱的顶部内圈转动套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的内部设有与密封盖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正面和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且第二转轴贯穿密封盖的壳体,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背面壳体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均焊接在密封盖的底部壳体上,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脱水箱的右侧箱体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内圈焊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隔离板的右侧顶部上方。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的外圈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中部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的外圈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外圈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圈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脱水桶的底部壳体开设有漏水孔,两个所述挡板的间距小于脱水桶的内圈直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放置板、脱水桶、第二电机、第二转轴、连接杆、固定杆、挡板等结构,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通过放置板带动脱水桶转动,同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两个固定杆分别带动两个连接杆摇摆运动,进而两个连接杆分别带动两个挡板摇摆运动,从而达到对物料均匀搅拌、脱水的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方便对兔物料当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脱水,从而使兔物料保持干燥,由此保护了物料不会被污染,并降低交叉污染的可能性,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的脱水箱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的密封盖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的第二转轴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水箱、2隔离板、3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5放置板、6脱水桶、7密封盖、8电机盒、9第二电机、10第二转轴、11连接杆、12固定杆、1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包括脱水箱1,脱水箱1的内壁周圈底部焊接有隔离板2,脱水箱1的底部箱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5,且第一转轴4贯穿隔离板2的壳体,放置板5远离第一转轴4的一侧卡接有脱水桶6,脱水箱1的顶部内圈转动套接有密封盖7,密封盖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盒8,电机盒8的内部设有与密封盖7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远离第二电机9的一端正面和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且第二转轴10贯穿密封盖7的壳体,两个连接杆11的中部背面壳体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2,两个固定杆12的顶端均焊接在密封盖7的底部壳体上,两个连接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挡板13。

脱水箱1的右侧箱体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的内圈焊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位于隔离板2的右侧顶部上方,隔离板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4的外圈上,密封盖7的中部开设有开孔,开孔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10的外圈上,第二转轴10远离第二电机9的一端外圈开设有限位槽,两个连接杆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的外圈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脱水桶6的底部壳体开设有漏水孔,两个挡板13的间距小于脱水桶6的内圈直径。

本实施例中,首先,因为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以第一电机3可以带动第一转轴4转动,而第一转轴4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5,放置板5远离第一转轴4的一侧卡接有脱水桶6,所以第一转轴4能够通过放置板5带动脱水桶6进行转动,由于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0,因此第二电机9可以带动第二转轴10转动,而第二转轴10远离第二电机9的一端正面和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两个连接杆11的中部背面壳体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2,两个固定杆12的顶端均焊接在密封盖7的底部壳体上,且第二转轴10远离第二电机9的一端外圈开设有限位槽,两个连接杆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的外圈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因此第二转轴10能够通过两个固定杆12分别带动两个连接杆11进行摇摆运动,并且两个连接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挡板13,因此两个连接杆11分别带动两个挡板13摇摆运动,从而实现了对物料均匀搅拌、脱水的功能,由于能够对物料进行翻滚搅拌,因此大大的缩减了其缩水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包括脱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箱(1)的内壁周圈底部焊接有隔离板(2),所述脱水箱(1)的底部箱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5),且第一转轴(4)贯穿隔离板(2)的壳体,所述放置板(5)远离第一转轴(4)的一侧卡接有脱水桶(6),所述脱水箱(1)的顶部内圈转动套接有密封盖(7),所述密封盖(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盒(8),所述电机盒(8)的内部设有与密封盖(7)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远离第二电机(9)的一端正面和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且第二转轴(10)贯穿密封盖(7)的壳体,两个所述连接杆(11)的中部背面壳体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12),两个所述固定杆(12)的顶端均焊接在密封盖(7)的底部壳体上,两个所述连接杆(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挡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箱(1)的右侧箱体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内圈焊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隔离板(2)的右侧顶部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4)的外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7)的中部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10)的外圈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0)远离第二电机(9)的一端外圈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连接杆(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外圈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桶(6)的底部壳体开设有漏水孔,两个所述挡板(13)的间距小于脱水桶(6)的内圈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物料交叉感染的脱水盒,涉及物料脱水领域,针对物料当中存在的水分会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脱水箱,所述脱水箱的内壁周圈底部焊接有隔离板,所述脱水箱的底部箱体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且第一转轴贯穿隔离板的壳体,所述放置板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卡接有脱水桶,所述脱水箱的顶部内圈转动套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盒。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方便对物料当中的水分进行充分的脱水,从而使物料保持干燥,由此保护了物料不会被污染,并降低交叉污染的可能性,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孙永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海达上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