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1259发布日期:2020-08-11 20:56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具体的说是一种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

二、

背景技术:

为降低初期系统投入和使用中的能源供给运行成本,响应国家环保型企业标准大范围和较大范围的封闭空间温度控制多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其中央空调主要由携带温度能的载体水,通过温度能的生产系统和温度能的平衡消费系统,在中枢耦合器的存储、稳定、平衡下循环完成。现有技术下的耦合器,为保温储能的单腔容器,由控制系统稳定内部压力和温度。存在的问题是:在众多调温效应区范围内,任何一个部分运转都会引起耦合器内的温度变化,需启动变频主机泵阀运转实现平衡,任何一个部分发生故障,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需停机检修,降低了耦合器应具有的蓄能、平衡、稳定的缓冲功能,造成能源的浪费和正常运转的机率降低。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输入和输出、热水和回水分离、压力平衡、温度稳定、节能高效的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包括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热水区、回水区、上进水口、下出水口、上单向阀、下单向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变频主机泵阀、二次循环变频泵阀、支持空气能制温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调温效应单元和稳压补水系统,其特征是在中央空调耦合器的中间位置纵向设置具有隔热性能的z型隔温栅板,将耦合器分隔为热水区和回水区,在z型隔温栅板的上突沿中部设置由回水区向热水区的上单向阀,下突沿中部设置由热水区向回水区的下单向阀,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在压力差驱动下开放;在热水区端面的上部设上进水口,输入由变频主机泵阀驱动来自空气能制温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水,下部设下出水口,分别由二次循环泵阀驱动,向调温效应区输出设定稳定温度的热水;在回水区端面的上部设上进水口,收集运转高温效应单元产生的回水,下部设下出水口,向空气能制温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补水。

所述的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其特征是在调温效应区需降温处置时,关闭太阳能热水系统,由空气能制温系统生产低温循环水,使热水区转换为冷水区,使整个系统由供热功能完成向制冷功能的转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循环管路清晰、热水区和回水区分离、压力平衡、温度稳定、节能高效、便于维护保养、制冷制热转换容易等特点,此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z型隔温栅板的设置:第一可使耦合器内热水区(或冷水)与回水区分离,变频主机泵阀依据供热强度和范围大小的变化,同步变频或间断运转,不会因局部少量回水的掺入影响温度而持续运转,第二单向阀门的设置,可使耦合器内热水区与回水区的压力平衡一致,特别是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的设置,在回水区压力高时由上单向阀涌入热水区的回水,直接掺混于上进水口射入的热水平衡,在热水区压力高时,由下单向阀流入回水区,不影响下出水口的输出温度。

2、由z型隔温栅板将耦合器分隔为热水区和回水区,由热水区向调温效应单元供热,由设置于热水区内的温度感应器控制变频主机泵阀的运转速率和频率,甚少或甚至不受回水温度的影响,使耦合器向调温效应单元的供水温度更稳定和节能。

3、对二次循环的不同调温效应单元分别设置二次循环变频泵阀,第一方便用户自主选择调控适宜温度。第二当单个调温效应单元暂停供热或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其他系统及整体装置的正常运转。第三,上述装置及运作模式方便和支持系统的模块化控制管理。第四,便于系统局部的温度监测和故障的定位报警。第五,支持系统的信息发送和远程控制管理。第六,便于和支持分户计量,收费或成本核算。

因而,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的系统整体平面示意图。

图2为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的耦合器的侧剖面示意图。

图中:1耦合器、2z型隔温栅板、3热水区、4回水区、5上进水口、6下进水口、7上单向阀、8下单向阀、9温度传感器、10水位感应器、11变频主机泵阀、12二次循环变频泵阀、13空气能制温系统、14太阳能热水系统、15调温效应单元、16稳压补水系统。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以耦合器1为核心,由空气能制温系统13、太阳能热水系统14、调温效应单元15和稳压补水系统16各部组成。由变频主机泵阀11驱动,实现空气能制温系统13和太阳能热水系统14所产热水向耦合器1的输送,由二次循环变频泵阀12驱动,实现耦合器1内热水分别向调温效应单元15输送。由稳压补水系统16向耦合器1泵入软化水,补充系统运转过程中损耗水容总量。

如图2所示,耦合器1内的中间位置纵向设置具有隔热性能的z型隔温栅板2,将耦合器1分割为热水区3和回水区4两个部分,在z型隔温栅板2的上突沿中部设置由回水区4向热水区的上单向阀7,下突沿中部设置热水区3向回水区4的下单向阀8,上单向阀7和下单向阀8在热水区3和回水区4两侧出现压力差时自动开放。在热水区3和回水区4的端头上部分别设置上进水口5,下部分别设置下出水口6,在热水区3的下出水口6上部设置温度传感器9,在回水区4的侧壁上部设置水位感应器10。

应用运转时,通过稳压补水系统16向系统内注满软化水,启动变频主机泵阀11,将空气能制温系统13和太阳能热水系统14生产的热水,泵入热水区3至设定温度,启动需调温效应单元15对应的二次循环变频泵阀12,将热水区3内热水驱动进入运转循环,将热能传输到调温效应单元15,提高其所辖区域环境温度。

调温效应单元15需降温制冷时,关闭太阳能热水系统14,单独启动空气能制温系统13生产低温冷水,将低温冷水传输到调温效应单元,降低所辖区域环境温度。

上述实施例仅描述一种结构及运转形态,通过分割耦合器内部制造区别温度空间,形成热水和冷水两个循环达到节能和控制的结构形态和运转模式,都在

本技术:
要求保护的权利要求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包括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热水区、回水区、上进水口、下出水口、上单向阀、下单向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变频主机泵阀、二次循环变频泵阀、空气能制温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调温效应单元和稳压补水系统,其特征是在中央空调耦合器的中间位置纵向设置具有隔热性能的z型隔温栅板,将耦合器分隔为热水区和回水区,在z型隔温栅板的上突沿中部设置由回水区向热水区的上单向阀,下突沿中部设置由热水区向回水区的下单向阀,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在压力差驱动下开放;在热水区端面的上部设上进水口,输入由变频主机泵阀驱动来自空气能制温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水,下部设下出水口,分别由二次循环泵阀驱动,向调温效应区输出设定稳定温度的热水;在回水区端面的上部设上进水口,收集运转高温效应单元产生的回水,下部设下出水口,向空气能制温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补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其特征是在调温效应区需降温处置时,关闭太阳能热水系统,由空气能制温系统生产低温循环水,使热水区转换为冷水区,使整个系统由供热功能完成向制冷功能的转变。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央空调耦合器Z型隔温栅板分区的多频装置,其在耦合器中部纵向设置具有隔热性能的Z型隔热栅板,将耦合器分隔为热水区和回水区,并于隔热栅板的突棱中部分别设置上单向阀和下单向阀。实现以热水和回水相对独立的两套循环系统和压力平衡功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循环管路清晰、节能高效、压力稳定的特点,还具有依据供热强度和范围同步变频运转,用户对温度自主选择度高,在热水区和回水区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水位压力检测装置,便于实施模块化管理和远程控制,支持分户管理和计量,便于计费和成本核算,单个二次循环单元或局部故障定位检修,不影响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等优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尚凡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弘合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5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