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5510发布日期:2020-10-17 01:1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行业核心设备水平相对落后,急需进行主要设备研发,因此光热设备研发制造行业内涌现了大量半智能和智能化的光热设备,光热集热装置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国内光热装备制造行业起步晚,投入少,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国内市场上的光热集热装置智能及安全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设备安装需现场焊接、抽取真空、选择性吸收有用光线、有的只有其中一两项功能,而多数产品都无法实现智能管理,因此市场上的产品品质都不高,工艺粗糙,用这些集热装置,导致光热电站发电损耗较大,同时安全系数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太阳能光热集热设备的缺点,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实用的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为太阳能光热槽式机构增加安全性和智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用于解决作训服腋下空间增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包括玻璃外管和金属内管,玻璃外管内壁设置透光涂层,金属内管外壁设置吸光涂层,所述金属内管设置在玻璃外管内部,金属内管与玻璃外管之间为真空层,金属内管与玻璃外管两个端部分别通过内外管封接器连接,玻璃外管外设置渗气探测器、抽气器、真空探测器,金属内管两个端口为连接段,在连接段上设置一段密封圈,金属内管上设置导热介质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内管内装入导热介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段为螺纹连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渗气探测器设置在连接段旁边的玻璃外管端口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介质传感器、真空检测器、渗气探测器采用无线方式连接后台控制系统,将数据信号传输给后台控制系统,通过后台控制系统连接的控制器将导热介质温度调节到指定温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内外管分层设计,最大化利用有用光能,可将介质达到更高的温度,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也增加设备安全系数;采用螺纹结构连接,便于现场安装,避免现场焊接导致的质量参差不齐带来的安全隐患;采用导热介质传感器、真空检测器、渗气探测器等多种传感器,可以实时精准的测量、监控管道内运行状态,将数据信号传输给后台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螺纹;2、导热介质温度传感器;3、内外管封接器;4、抽气器;5、玻璃外管;6、透光涂层;7、选择性吸光涂层;8、金属内管;9、真空探测器;10、渗气探测器;11、防紫外线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作为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包括玻璃外管和金属内管,玻璃外管内壁设置透光涂层,金属内管外壁设置厚度为10μm-20μm之间的吸光涂层,涂层采用双陶瓷涂层技术,不仅保证集热管吸收更多的直射光,同时避免了金属原子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产生的迁移,涂层更具有稳定性。

金属内管设置在玻璃外管内部,金属内管与玻璃外管之间为真空层,金属内管与玻璃外管两个端部分别通过内外管封接器连接,保持内部密封,通过抽气器将真空层抽成真空,通过真空探测器观测真空状态,向金属内管内装入导热介质,导热介质使用现有技术太阳能组件的导热介质即可。

玻璃外管外设置渗气探测器、抽气器、真空探测器,渗气探测器设置在连接段旁边的玻璃外管端口处,渗气探测器可以实时监测管道密封情况,避免管道长期使用材质老化出现的液体泄漏等危害。抽气器,在集热设备安装及维护阶段,将管道内进入的气体通过外界设备排除,保证管道内达到真空环境,再通过真空监测器,监控设备内真空状态。

金属内管两个端口为连接段,连接段为螺纹连接口,螺纹连接口可以均为外螺纹,或一处为外螺纹,一处为内螺纹,通过连接段的螺纹,将相同的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进行顺序连接,以满足使用的长度;单独一个单元使用时,直接将连接段连接在太阳能组件上即可。在连接段上设置一段防紫外功能的密封圈,保证与其他组件连接时的密封性,金属内管上设置导热介质传感器。

导热介质传感器、真空检测器、渗气探测器采用无线方式连接后台控制系统,将数据信号传输给后台控制系统,通过后台控制系统连接的控制器将导热介质温度调节到指定温度。

本专利申请保护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通过集热机构两端连接段将相同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连接或组装后形成集热系统,集热系统连接带有控制箱的电机,控制箱设置的电源给系统组成构件供电,再通过抽气器将集热管道内抽成真空,通过真空探测器观测真空状态,集热系统与介质管道连接,介质由介质管道输入向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内管输入介质,金属外管受到光照射,通过透光涂层将光集中照射在金属内管,金属内管将管内导热介质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外管和金属内管,玻璃外管内壁设置透光涂层,金属内管外壁设置吸光涂层,所述金属内管设置在玻璃外管内部,金属内管与玻璃外管之间为真空层,金属内管与玻璃外管两个端部分别通过内外管封接器连接,玻璃外管外设置渗气探测器、抽气器、真空探测器,金属内管两个端口为连接段,在连接段上设置一段密封圈,金属内管上设置导热介质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管内装入导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为螺纹连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气探测器设置在连接段旁边的玻璃外管端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传感器、真空检测器、渗气探测器采用无线方式连接后台控制系统,将数据信号传输给后台控制系统,通过后台控制系统连接的控制器将导热介质温度调节到指定温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智能集热装置,包括玻璃外管和金属内管,玻璃外管内壁设置透光涂层,金属内管外壁设置吸光涂层,所述金属内管设置在玻璃外管内部,金属内管与玻璃外管之间为真空层,金属内管与玻璃外管两个端部分别通过内外管封接器连接,玻璃外管外设置渗气探测器、抽气器、真空探测器,金属内管两个端口为连接段,在连接段上设置一段密封圈,金属内管上设置导热介质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管分层设计,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采用螺纹结构连接,便于现场安装,避免现场焊接导致的质量参差不齐带来的安全隐患;采用多种传感器,可以实时精准的测量、监控管道内运行状态,将数据信号传输给后台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韩全宾;马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弘光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