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4997发布日期:2021-10-30 09:5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燃气灶具常采用电子点火装置来打火,其中电子点火装置包括有电池和升压电路,打火时电池的电流经升压电路升压而放电,产生电火花用于打火。这种电子点火装置使用寿命长,但是电池需要经常更换,并且随着燃气灶具内使用的电子装置越来越多,电池的耗电量也随之增大,对电池电量的消耗也越来越快,进一步提高了更换电池的频率,对使用造成了一定不便。
3.目前已有用温差发电芯片吸收余热用于发电并储存进电池的燃气灶具出现,但是现有的发电型燃气灶具其温差发电芯片的热端通常只是与燃烧器的下端导热,所能吸收的热量较少,温差发电芯片的冷端也只是用一散热片散热,燃气灶具通常放置在靠墙的位置,空气流通较少,单一的散热片无法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这样温差发电芯片的热端和冷端并不能形成较大的温差,发电效率较差,无法满足燃气灶具的用电需求,特别是在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后,温差发电芯片的冷端和热端温度会近于相同,无法继续发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发电效率高、能持续发电的燃气灶。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燃气灶,包括有燃烧器、带有可充电的电池的电子装置以及设置在燃烧器下方的温差发电芯片,该温差发电芯片的热端连接有一用于传递燃烧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导热部,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热端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冷端之间设置有隔热部。
6.为了能够更好地起到隔热作用,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所述隔热部为围设在所述温差发电芯片周围的环形隔热室。
7.为了能够将燃烧器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导至温差发电芯片,优选地,所述温差发电芯片之上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燃烧器的支架,所述支架为导热支架。该支架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其一作为支承燃烧器的支架,其二为向所述温差发电芯片导热的导热架。
8.为了确保燃烧器的点火有效性,优选地,所述燃烧器包括有点火针以及设置在所述点火针之上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燃烧器上。为了避免防护件由于长时间使用会被溢液粘粘,造成点火针的点火成功率下降,将防护件设置成能拆卸结构,能便于用户拆换。
9.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包括有外环火盖,所述防护件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环火盖上。
10.为了方便用户拆换,优选地,所述外环火盖包括有环状顶壁,所述环状顶部对应所述防护件的位置局部下凹形成有凹槽,所述防护件至少局部外露出所述环状顶壁之外。拆换时只需要将手抵持住防护件的外露的部分即可将防护件从凹槽中取出。
11.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具有用于限位所述防护件的限位部。
12.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限位凹口,对应地,所述防护件为能限位在该限位凹口中的限位柱。通过限位凹口与限位柱之间的限位,能简单地将防护件限位在凹槽中,便于加工安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燃气灶采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的原理,将燃气灶燃烧时灶具内部部件所带的热量传导至温差发电芯片热端所在的受热面,隔热部设置在热端所在受热面以及冷端所在的散热面之间,保证芯片两端的温度差,使温差发电芯片持续不断产生电能;电能通过电线输送并存储在充电电池中,从而驱动灶具点火器、电子报警装置、电子控制装置以及发电系统散热风扇工作,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避免用户频繁更换电池,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差发电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差发电芯片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环火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燃气灶包括有燃烧器1、带有可充电的电池的电子装置以及设置在燃烧器1下方的温差发电芯片2,该温差发电芯片2的热端21连接有一用于传递燃烧器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导热部,温差发电芯片2的输出端与电池电连接,温差发电芯片2的热端21与温差发电芯片2的冷端22之间设置有隔热部3,该燃气灶采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的原理,将燃气灶燃烧时灶具内部部件所带的热量传导至温差发电芯片2热端21所在的受热面,隔热部3设置在热端21所在受热面以及冷端22所在的散热面之间,保证芯片两端的温度差,使温差发电芯片2持续不断产生电能;电能通过电线输送并存储在充电电池中,从而驱动灶具点火器、电子报警装置、电子控制装置以及发电系统散热风扇工作,延长了电池的使用时间,避免用户频繁更换电池,使用非常方便。
22.具体地,为了能够更好地起到隔热作用,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隔热部3为围设在温差发电芯片2周围的环形隔热室。为了能够将燃烧器1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导至温差发电芯片2,温差发电芯片2之上设置有用于支承燃烧器1的支架4,而支架4为导热支架4,该支架4具有一物两用的作用,其一作为支承燃烧器1的支架4,其二为向所述温差发电芯片2导热的导热架,而上述的导热部可以为导热架也可以为连接在支架4上的导热块。另外为了确保燃烧器1的点火有效性,燃烧器1包括有点火针5以及设置在点火针
5之上的防护件6,防护件6能拆卸地连接在燃烧器1上,为了避免防护件6由于长时间使用会被溢液粘粘,造成点火针5的点火成功率下降,将防护件6设置成能拆卸结构,能便于用户拆换。其中燃烧器1包括有外环火盖11,防护件6能拆卸地连接在外环火盖11上,对应地,外环火盖11包括有环状顶壁111,环状顶部对应所述防护件6的位置局部下凹形成有凹槽1111,防护件6至少局部外露出环状顶壁111之外,拆换时只需要将手抵持住防护件6的外露的部分即可将防护件6从凹槽1111中取出,凹槽1111中具有用于限位防护件6的限位部1112。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本实施例的限位部1112为限位凹口,对应地,防护件6为能限位在该限位凹口中的限位柱61,通过限位凹口与限位柱61之间的限位,能简单地将防护件6限位在凹槽1111中,便于加工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灶,包括有燃烧器(1)、带有可充电的电池的电子装置以及设置在燃烧器(1)下方的温差发电芯片(2),该温差发电芯片(2)的热端(21)连接有一用于传递燃烧器(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导热部,所述温差发电芯片(2)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2)的热端(21)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2)的冷端(22)之间设置有隔热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部(3)为围设在所述温差发电芯片(2)周围的环形隔热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2)之上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燃烧器(1)的支架(4),所述支架(4)为导热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包括有点火针(5)以及设置在所述点火针(5)之上的防护件(6),所述防护件(6)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燃烧器(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包括有外环火盖(11),所述防护件(6)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环火盖(1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11)包括有环状顶壁(111),所述环状顶部对应所述防护件(6)的位置局部下凹形成有凹槽(1111),所述防护件(6)至少局部外露出所述环状顶壁(111)之外。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1)具有用于限位所述防护件(6)的限位部(11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112)为限位凹口,对应地,所述防护件(6)为能限位在该限位凹口中的限位柱(6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包括有燃烧器、带有可充电的电池的电子装置以及设置在燃烧器下方的温差发电芯片,该温差发电芯片的热端连接有一用于传递燃烧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导热部,温差发电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热端与温差发电芯片的冷端之间设置有隔热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燃气灶采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的原理,将燃气灶燃烧时灶具内部部件所带的热量传导至温差发电芯片热端所在的受热面,隔热部设置在热端所在受热面以及冷端所在的散热面之间,保证芯片两端的温度差,使温差发电芯片持续不断产生电能。使温差发电芯片持续不断产生电能。使温差发电芯片持续不断产生电能。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静 谭蓁 曾令均 李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