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作为联合供暖系统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65193发布日期:2021-12-24 22:0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作为联合供暖系统的实现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供暖方法,具体地说是联合供暖方法。


背景技术:

2.当前供暖领域多以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作为供暖设备。
3.固态蓄热装置供暖方式为:在谷电时段对蓄热体进行电储热,在峰电时段进行放热,并通过换热的方式将管网低温水加热进行供暖。固态蓄热装置具有后期运营电费较低的特点。
4.直热装置供暖方式为:对管网低温水直接加热的方式进行供暖。直热装置具有安装及控制简单等特点。
5.每个热源站基本采用单类设备进行供暖的方式,而单类设备独立供暖就存在相应的问题。比如固态蓄热装置独立供暖存在初投资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等问题;而直热装置独立供暖存在后期运营电费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优于单类设备独立供暖的一种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作为联合供暖系统的实现方法。
7.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8.本发明一种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作为联合供暖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并联,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的出口连接供水主管道,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的入口连接回水主管道,供水主管道与回水主管道之间为供暖用户;在谷电时段,固态蓄热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将热能储存在固态蓄热装置的蓄热体中,直热装置将电能转发为热能直接进行供暖,在峰电时段,固态蓄热装置将储存在固态蓄热装置的蓄热体中的热能放出,并进行供暖,直热装置待机。
9.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0.1、固态蓄热装置的容量为单独设置其进行供暖时的一半,直热装置的容量为单独设置其进行供暖时的一半。
11.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固态蓄热装置供暖能力仅需考虑峰电时段,直热装置供暖能力仅需考虑谷电时段,单类设备的容量将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左右,两类设备联合供暖方案与固态蓄热装置独立供暖方案相比,初投资约节省约1/4;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均采用低谷电价,两类设备联合供暖方案与固态蓄热装置独立供暖方案相比基本持平,与直热装置独立供暖方案相比,在长期运营费用上根据不同地域的峰谷电价差值,也会节省不小的费用(供暖时间较长且峰谷电价差值较大,将节省可观的运营费用),节省的费用将远大于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单独供暖的初投资费用之差。综上所述,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联合供暖方案更优于单类设备独立供暖方案。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15.结合图1

2,本发明中采用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联合方案进行供暖,如图1。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通过采用特点互补和并联的方式对管网中的低温水进行加热,通过循环水泵将热水送至用户处。由于谷电时段电费通常高于峰电时段电费,固态蓄热装置作为峰电供暖设备,在谷电时段进行电储热,在峰电时段进行放热供暖;直热装置作为谷电供暖设备,在谷电时段进行供暖,而在峰电时段待机,如图2。
16.采用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联合方案进行供暖。在谷电时段,固态蓄热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将热能储存在蓄热体中,而直热装置将电能转发为热能直接进行供暖。在峰电时段,固态蓄热装置将储存在蓄热体中的热能放出,并进行供暖,而直热装置待机。两类设备均采用谷电进行供暖,充分利用了峰谷电价的差值。
17.本发明中单类设备的容量将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左右,两类设备联合供暖方案与固态蓄热装置独立供暖方案相比,初投资约节省约1/4。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作为联合供暖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并联,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的出口连接供水主管道,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的入口连接回水主管道,供水主管道与回水主管道之间为供暖用户;在谷电时段,固态蓄热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将热能储存在固态蓄热装置的蓄热体中,直热装置将电能转发为热能直接进行供暖,在峰电时段,固态蓄热装置将储存在固态蓄热装置的蓄热体中的热能放出,并进行供暖,直热装置待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作为联合供暖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固态蓄热装置的容量为单独设置其进行供暖时的一半,直热装置的容量为单独设置其进行供暖时的一半。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作为联合供暖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并联,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的出口连接供水主管道,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的入口连接回水主管道,供水主管道与回水主管道之间为供暖用户;在谷电时段,固态蓄热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将热能储存在固态蓄热装置的蓄热体中,直热装置将电能转发为热能直接进行供暖,在峰电时段,固态蓄热装置将储存在固态蓄热装置的蓄热体中的热能放出,并进行供暖,直热装置待机。本发明初投资约节省约1/4,长期运营费用上,节省的费用远大于固态蓄热装置和直热装置单独供暖的初投资费用之差。单独供暖的初投资费用之差。单独供暖的初投资费用之差。


技术研发人员:朱瑞 刘云亮 刘长江 赵思聪 程少男 王佳典 刘俊良 马兴宇 丁烨 王云鹏 任天翔 于敬阳 杨文宇 何笑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1/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