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储热装置基于互联网天气采集的智能储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445511发布日期:2021-11-18 00:0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态储热装置基于互联网天气采集的智能储热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固态储热装置储热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固态储热装置的储热功能仅通过人员判断供暖所在地的室外环境温度情况,采用人为修改固态储热装置的储热温度设定值,实现对固态储热装置的储热温度调节。在实际使用中未能通过供暖所在地的室外实际温度对固态储热装置的储热温度进行智能自动调节和控制,导致无法实现无人值守,同时由于人为干预储热温度控制,可能产生储热不足或储热浪费,影响固态储热装置的储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对固态储热装置智能自动调节储热量的一种固态储热装置基于互联网天气采集的智能储热方法。
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本发明一种固态储热装置基于互联网天气采集的智能储热方法,其特征是:
6.(1)计算放热时段室外平均温度:
7.通过互联网对采暖所在地进行放热时段后紧邻的室外温度采集,并对采集温度取平均值;
8.(2)计算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
9.根据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采暖季耗热量指标
×
(设计要求的室内采暖温度

放热时段室外平均温度)/(设计要求的室内采暖温度+采暖季室外平均温度),计算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
10.(3)计算放热时段热负荷:
11.根据放热时段热负荷=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
×
总采暖面积,计算放热时段热负荷;
12.(4)计算放热时段放热量:
13.根据放热时段放热量=放热时段热负荷
×
放热时长,计算放热时段放热量;
14.(5)计算储热时段有效温差:
15.根据蓄热体的蓄热量=蓄热体的比热容
×
蓄热体的总质量
×
有效温差和蓄热体的蓄热量=放热时段放热量,计算有效温差;
16.(6)计算储热时段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
17.根据有效温差=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

蓄热体铺底温度,计算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
18.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通过互联网温度收集智能储热功能在固态储热装置上的实现,可以自动调节固态储热装置的储热温度,满足放热时段的热量需求。真正做到无人值守,同时也精准控制固态储热装置每天的储热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19.图1为智能储热功能方案图;
20.图2为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计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22.结合图1

2,本发明为固态储热装置的中央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对采暖所在地进行本次储热时段后紧邻的放热时段的室外温度采集,计算出放热时段的负荷热量,并反向计算出本次储热时段的最高加热温度,将本次储热时段的最高加热温度写入中央控制系统中,从而实现对固态储热装置智能自动调节储热量的效果。
23.本发明具体流程如图2,具体如下:
24.第一步骤,放热时段室外平均温度计算。
25.通过互联网对采暖所在地进行放热时段后紧邻的室外温度采集,并对采集温度取平均值。
26.第二步骤,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计算。
27.根据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采暖季耗热量指标
×
(设计要求的室内采暖温度

放热时段室外平均温度)/(设计要求的室内采暖温度+采暖季室外平均温度),计算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
28.第三步骤,放热时段热负荷计算。
29.根据放热时段热负荷=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
×
总采暖面积,计算放热时段热负荷。
30.第四步骤,放热时段放热量计算。
31.根据放热时段放热量=放热时段热负荷
×
放热时长,计算放热时段放热量。
32.第五步骤,储热时段有效温差计算。
33.根据蓄热体的蓄热量=蓄热体的比热容
×
蓄热体的总质量
×
有效温差和蓄热体的蓄热量=放热时段放热量,计算有效温差。
34.第六步骤,储热时段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计算。
35.根据有效温差=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

蓄热体铺底温度,计算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固态储热装置基于互联网天气采集的智能储热方法,其特征是:(1)计算放热时段室外平均温度:通过互联网对采暖所在地进行放热时段后紧邻的室外温度采集,并对采集温度取平均值;(2)计算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根据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采暖季耗热量指标
×
(设计要求的室内采暖温度

放热时段室外平均温度)/(设计要求的室内采暖温度+采暖季室外平均温度),计算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3)计算放热时段热负荷:根据放热时段热负荷=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
×
总采暖面积,计算放热时段热负荷;(4)计算放热时段放热量:根据放热时段放热量=放热时段热负荷
×
放热时长,计算放热时段放热量;(5)计算储热时段有效温差:根据蓄热体的蓄热量=蓄热体的比热容
×
蓄热体的总质量
×
有效温差和蓄热体的蓄热量=放热时段放热量,计算有效温差;(6)计算储热时段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根据有效温差=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

蓄热体铺底温度,计算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储热装置基于互联网天气采集的智能储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放热时段室外平均温度,计算放热时段耗热量指标,计算放热时段热负荷,计算放热时段放热量,计算储热时段有效温差,计算储热时段蓄热体的最高加热温度。本发明通过互联网温度收集智能储热功能在固态储热装置上的实现,可以自动调节固态储热装置的储热温度,满足放热时段的热量需求。真正做到无人值守,同时也精准控制固态储热装置每天的储热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江 赵思聪 刘云亮 丁烨 王云鹏 王佳典 朱瑞 刘俊良 马兴宇 任天翔 程少男 于敬阳 杨文宇 何笑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