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气水分离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1941发布日期:2022-01-05 11:5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卧式气水分离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卧式气水分离换热器。


背景技术:

2.热空气在进行换热的时候,气体中的水蒸气在降温后会凝成水滴积聚在换热器中,长时间积累不仅影响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并且水在其中堆积会对换热器造成污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涉及卧式气水分离换热器,能够将气体与水蒸气分离。
4.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结构是:一种卧式气水分离换热器,包括上换热板、下换热板和气水分离夹层,所述气水分离夹层设置在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之间,下换热板的入口直通上换热板的出口,上换热板的出口连接气水分离夹层,气水分离夹层的出口连通下换热板,所述气水分离夹层中排布有多块扰流板,扰流板为不锈钢网板结构,扰流板两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气水分离夹层两侧,扰流板上粘附尼龙丝团,所述扰流板倾斜呈15
°
~45
°
夹角,相邻的扰流板之间不相互平行。
5.所述气水分离夹层出口呈凸起的环状。
6.所述气水分离夹层上设有一积水槽,所述积水槽呈抽屉式结构与气水分离夹层连接。
7.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当带有水蒸气的热气由下换热板入口进入直接进入上换热板内,与冷介质进行热交换,热气降温后进入气水分离夹层中,水汽凝结在扰流板上积聚滴落在气水分离夹层中,通过排水口将水排出。
附图说明
8.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9.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10.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11.如图1所示的一种卧式气水分离换热器,包括上换热板1、下换热板2和气水分离夹层3,所述气水分离夹层3设置在上换热板1和下换热板2之间,下换热板2的入口直通上换热板1的出口,上换热板1的出口连接气水分离夹层3,气水分离夹层3的出口连通下换热板2,
所述气水分离夹层3中排布有多块扰流板4,扰流板4为不锈钢网板结构,扰流板4两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气水分离夹层3两侧,扰流板4上粘附尼龙丝团,所述扰流板4倾斜呈15
°
~45
°
夹角,相邻的扰流板4之间不相互平行。
12.所述气水分离夹层3出口呈凸起的环状。
13.所述气水分离夹层3上设有一积水槽5,所述积水槽5呈抽屉式结构与气水分离夹层3连接。
14.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当带有水蒸气的热气由下换热板入口进入直接进入上换热板内,与冷介质进行热交换,热气降温后进入气水分离夹层中,水汽凝结在扰流板上积聚滴落在气水分离夹层中,通过排水口将水排出。
15.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气水分离换热器,包括上换热板(1)、下换热板(2)和气水分离夹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分离夹层(3)设置在上换热板(1)和下换热板(2)之间,下换热板(2)的入口直通上换热板(1)的出口,上换热板(1)的出口连接气水分离夹层(3),气水分离夹层(3)的出口连通下换热板(2),所述气水分离夹层(3)中排布有多块扰流板(4),扰流板(4)为不锈钢网板结构,扰流板(4)两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气水分离夹层(3)两侧,扰流板(4)上粘附尼龙丝团,所述扰流板(4)倾斜呈15
°
~45
°
夹角,相邻的扰流板(4)之间不相互平行,所述气水分离夹层(3)出口呈凸起的环状,所述气水分离夹层(3)上设有一积水槽(5),所述积水槽(5)呈抽屉式结构与气水分离夹层(3)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气水分离换热器,包括上换热板和下换热板,上、下换热板之间设有气水分离夹层,所述气水分离夹层中均匀排布多块扰流板,扰流板为多孔板结构,扰流板两端通过连接轴连接在气水分离夹层内,扰流板呈15


技术研发人员:庞澄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亚龙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