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6541发布日期:2023-05-14 17:3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气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空调器常通过外壳保护内部各运行部件。外壳常具有多个壳面,且在外壳内形成装配空间以用于装配内部各运行部件。

2、相关技术中,常常需要装配外壳的背板和侧板,背板和侧板采用钣金冲压件制成。当以背板为基准,采用螺栓将侧板固定在背板上时,通常需要将产线上的背板进行翻面,使螺栓对准背板和侧板上的安装孔,随后将螺栓打入背板和侧板中。由于在翻面的过程中,侧板常常容易落地变形而无法复原,导致外壳报废、合格率降低;翻面也增加了装配的难度、操作不便且装配效率低。若背板和侧板无法装配成框架,那么背板和侧板与内部各运行部件无法进一步装配,也无法装配顶盖、底盘、面板等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外壳装配方便,生产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配背板和侧板需要翻面导致的装配效率低、侧板易掉落变形的问题。

2、本发明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外壳,所述空调外壳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边缘设有安装部;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背板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侧板和所述背板之间围合成装配空间;所述侧板的边沿设有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边和第二安装边,所述第一安装边和所述第二安装边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定位所述安装部;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从所述装配空间内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边和所述安装部。

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安装部和定位槽的定位配合,可使背板和侧板之间形成一定的预定位装配关系;当第一安装边和第二安装边同时贴紧安装部的两个表面时,安装部和定位槽随之形成紧密的装配,此时紧固件从装配空间紧固第二安装边和安装部,则可使背板相对于侧板形成稳定的连接。安装背板和侧板的过程中无需翻面,且装配快速,提升了背板和侧板的装配效率。

5、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安装部包括成角度相连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弯折连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二安装部朝向所述装配空间内延伸,所述第一安装边包覆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外侧,所述第二安装边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6、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背板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

7、可选地,所述安装部还包括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朝向所述背板延伸。

8、有利地,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背板相平行设置。

9、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侧板为注塑一体成型件。

10、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进风格栅和第一过滤件,所述侧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格栅装配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第一过滤件可抽拉地连接在所述进风格栅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11、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边缘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槽壁上朝向远离所述装配空间的一侧凸出设有凸台,所述进风格栅装配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过滤部连接在所述沉槽与所述进风格栅之间。

12、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至少一条隔挡条,所述隔挡条与所述进风格栅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过滤部连接在所述隔挡条和所述进风格栅之间。

13、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部件,所述侧板上设有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处连接有所述新风部件的出风部。

14、可选地,所述新风部件包括新风壳体和第二过滤件,所述新风壳体中可拆卸地设有所述第二过滤件,所述侧板上设有通口,所述第二过滤件可从所述通口拆卸。

15、有利地,所述新风壳体中设有弧形延伸的安装通道,所述第二过滤件可抽拉地设在所述安装通道中,且所述第二过滤件的部分从所述通口伸出。

16、可选地,所述新风出风口处设有新风格栅。

17、可选地,所述背板上向外凸出形成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部件的进风端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

18、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组件,所述空调外壳还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面板组件连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导风组件设在所述出风口处。

19、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组件和换热器,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换热器均安装在所述装配空间中,所述换热器的一部分正对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组件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20、有利地,所述换热器倾斜设在装配空间中。

21、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连接在所述面板组件上,且所述电控盒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组件之间。

22、可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和离心风机,所述蜗壳内设有所述离心风机,所述蜗壳的引风端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蜗壳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所述蜗壳上设有朝向所述电控盒组件引风的通风口。

2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包括前述各个示例中的空调室内机。

2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前述各个示例中的空调室内机的有益效果,可实现空调外壳中背板和侧板的高效装配,装配时无需对背板进行翻面。空调外壳装配完成后可实现空调外壳内部各个部件的便捷装配和稳定装配。

2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成角度相连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弯折连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二安装部朝向所述装配空间内延伸,所述第一安装边包覆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外侧,所述第二安装边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背板的夹角为钝角或直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包括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朝向所述背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背板相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注塑一体成型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格栅和第一过滤件,所述侧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格栅装配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第一过滤件可抽拉地连接在所述进风格栅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边缘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槽壁上朝向远离所述装配空间的一侧凸出设有凸台,所述进风格栅装配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过滤部连接在所述沉槽与所述进风格栅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至少一条隔挡条,所述隔挡条与所述进风格栅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过滤部连接在所述隔挡条和所述进风格栅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部件,所述侧板上设有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处卡接有所述新风部件的出风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部件包括新风壳体和第二过滤件,所述新风壳体中可拆卸地设有所述第二过滤件,所述侧板上设有通口,所述第二过滤件可从所述通口拆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体中设有弧形延伸的安装通道,所述第二过滤件可抽拉地设在所述安装通道中,且所述第二过滤件的部分从所述通口伸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口处设有新风格栅。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向外凸出形成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部件的进风端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组件,所述空调外壳还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面板组件连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导风组件设在所述出风口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组件和换热器,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换热器均安装在所述装配空间中,所述换热器的一部分正对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组件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倾斜设在装配空间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连接在所述面板组件上,且所述电控盒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组件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和离心风机,所述蜗壳内设有所述离心风机,所述蜗壳的引风端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蜗壳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所述蜗壳上设有朝向所述电控盒组件引风的通风口。

2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外壳,空调外壳包括:背板、两个侧板和紧固件。背板的边缘设有安装部,两个侧板连接在背板的相对两侧,两个侧板和背板之间围合成装配空间。侧板的边沿设有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边和第二安装边,第一安装边和第二安装边之间形成定位槽,定位槽定位安装部。紧固件从装配空间内依次连接第二安装边和安装部。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安装部和定位槽的定位配合,可使背板和侧板之间形成一定的预定位装配关系;紧固件从装配空间紧固第二安装边和安装部,使背板相对于侧板连接,装配过程中无需翻面、装配快速、提升了背板和侧板的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锐,毛先友,闫长林,陆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