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72960发布日期:2022-03-01 21:5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空调制冷剂泄露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


背景技术:

2.制冷剂泄露是空调系统中常见故障,特别是缓慢泄露不易发现,但制冷剂泄露对于空调系统的制热、制冷能力严重影响,且影响空调系统的能效。常规的低压保护、排气温度保护等手段只有在制冷剂泄露情况十分严重的时候才会发现制冷剂泄露,无法对制冷剂缓慢泄露及时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及时发现制冷剂泄露,本发明提供给了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
4.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包括:
6.步骤1、获取运行工况;
7.步骤2、机组在工况内运行,每隔时间t记录一次排气温度,对工况内记录的n次排气温度及m次排气温度分别计算算数平均值或者均方根值作为长期趋势计算值及短期趋势计算值,其中m《n;
8.步骤3、制冷剂泄露判断:在运行过程中对机组分工况进行统计,若机组运行任一工况的短期趋势计算值≥长期趋势计算值
×
j,则判断为制冷剂泄漏,其中j≥120%;若机组运行统计中任何两个以上的工况的短期趋势计算值≥长期趋势计算值
×
k,则判断为制冷剂泄漏,其中k≥110%。
9.进一步地,所述运行工况包括制冷运行及制热运行。
10.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运行时的环境温度为28~38℃;制热运行时的环境温度为-10~10℃。
11.进一步地,所述制冷运行时具体工况包括:工况a:28℃≤t
环境
<30℃;工况b:30℃≤t
环境
<32℃;工况c:32℃≤t
环境
<34℃;工况d:34℃≤t
环境
<36℃;工况e:36℃≤t
环境
<38℃;所述制热运行时具体工况包括:工况f:-10℃≤t
环境
<-6℃;工况g:-6℃≤t
环境
<-2℃;工况h:-2℃≤t
环境
<2℃;工况i:2℃≤t
环境
<6℃;工况g:6℃≤t
环境
<10℃,t
环境
为环境温度。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时间t≥15min。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n≥2m。
14.进一步地,n≥2m且n≥40,m≥10。
15.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制热工况或制冷工况下检测排气温度,并计算长期趋势与短期趋势,依据短期趋势超过长期趋势的值来判断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性,方案简单易行;通过对长期趋势与短期趋势的跟踪能够判断出排气温度在制冷剂泄露后的温度变化,特别是微泄漏,有利于提升系统可靠性。通过对制热工况及制冷工况的进一步划分,采用多工况排气温度跟踪,使得比较更精确,同时可以避免不同工况
下排气温度本身变化对判断结果的影响;且不同工况的划分对判断可以提供多重参考,提升判断的准确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7.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包括:
18.步骤1、获取运行工况;所述运行工况包括制冷运行及制热运行;所述制冷运行时的环境温度为28~38℃;制热运行时的环境温度为-10~10℃,环境温度即为空调运行时外机采集的室外环境温度;
19.步骤2、机组在工况内运行,每隔时间t记录一次排气温度,t≥15min,对工况内记录的n次排气温度及m次排气温度分别计算算数平均值或者均方根值作为长期趋势计算值及短期趋势计算值,其中m《n;优选为n≥2m,为了使比较结果更精确,在本实施中还需满足n≥40,m≥10;
20.步骤3、制冷剂泄露判断:在运行过程中对机组分工况进行统计,若机组运行任一工况的短期趋势计算值≥长期趋势计算值
×
j,则判断为制冷剂泄漏,其中j≥120%;若机组运行统计中任何两个以上的工况的短期趋势计算值≥长期趋势计算值
×
k,则判断为制冷剂泄漏,其中k≥110%。
21.进一步地,为了使比较更精确,所述制冷运行时具体工况包括:工况a:28℃≤t
环境
<30℃;工况b:30℃≤t
环境
<32℃;工况c:32℃≤t
环境
<34℃;工况d:34℃≤t
环境
<36℃;工况e:36℃≤t
环境
<38℃;所述制热运行时具体工况包括:工况f:-10℃≤t
环境
<-6℃;工况g:-6℃≤t
环境
<-2℃;工况h:-2℃≤t
环境
<2℃;工况i:2℃≤t
环境
<6℃;工况g:6℃≤t
环境
<10℃,t
环境
为环境温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工况进行进一步划分之后,压缩机处于可运行的最高频率运行方才进行统计。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运行工况;步骤2、机组在工况内运行,每隔时间t记录一次排气温度,对工况内记录的n次排气温度及m次排气温度分别计算算数平均值或者均方根值作为长期趋势计算值及短期趋势计算值,其中m<n;步骤3、制冷剂泄露判断:在运行过程中对机组分工况进行统计,若机组运行任一工况的短期趋势计算值≥长期趋势计算值
×
j,则判断为制冷剂泄漏,其中j≥120%;若机组运行统计中任何两个以上的工况的短期趋势计算值≥长期趋势计算值
×
k,则判断为制冷剂泄漏,其中k≥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工况包括制冷运行及制热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运行时的环境温度为28~38℃;制热运行时的环境温度为-10~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运行时具体工况包括:工况a:28℃≤t
环境
<30℃;工况b:30℃≤t
环境
<32℃;工况c:32℃≤t
环境
<34℃;工况d:34℃≤t
环境
<36℃;工况e:36℃≤t
环境
<38℃;所述制热运行时具体工况包括:工况f:-10℃≤t
环境
<-6℃;工况g:-6℃≤t
环境
<-2℃;工况h:-2℃≤t
环境
<2℃;工况i:2℃≤t
环境
<6℃;工况g:6℃≤t
环境
<10℃,t
环境
为环境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时间t≥15min。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n≥2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n≥2m且n≥40,m≥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冷剂泄露检测领域,为了及时发现制冷剂泄露,提供了一种制冷剂泄露的判别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运行工况;步骤2、机组在工况内运行,每隔时间t记录一次排气温度,对工况内记录的N次排气温度及M次排气温度分别计算算数平均值或者均方根值作为长期趋势计算值及短期趋势计算值,其中M<N;步骤3、制冷剂泄露判断:在运行过程中对机组分工况进行统计,若机组运行任一工况的短期趋势计算值≥长期趋势计算值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 徐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