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8412发布日期:2021-10-09 10:1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背景技术:

2.油汀一般指电热汀取暖器,也称充油式电暖器。这种电暖器内部充有新型导热油,当接通电源后,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然后沿着热管或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用于取暖。目前电热油汀的热量传递方式大部分为对流传热,没有辐射传热,导致电热油汀的加热速度慢,取暖效果差,严重影响了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辐射对流散热片,包括对接安装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向外侧突出的油筋,所述油筋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竖直方向设置,且当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对接安装时,所述油筋组合形成导油腔,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两侧对应设置有油路连通端,通过所述油路连通端在辐射对流散热片上端或下端至少设置有一条连通的油路,垂直于所述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弯折部。
6.优选为,所述油路连通端呈空心圆台状,且靠近散热片的一侧直径大于远离散热片一侧的直径。
7.优选为,所述辐射对流散热片上端设置有连通的第一油路,下端设置有连通的第二油路。
8.优选为,所述散热弯折部的宽度与相邻辐射对流散热片之间的距离适配。
9.一种电热油汀,包括辐射对流散热片,若干个所述辐射对流散热片通过油路连通端依次连接设置,相邻所述辐射对流散热片的散热弯折部设置于同一侧,且相邻所述散热弯折部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对接安装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两者连接后形成若干导油腔,提高了散热片散热效果;在散热片一侧设置同向的散热弯折部,使相邻的两个散热弯折部之间形成向上的气流散热通道,不仅增大了产品散热面积,同时在散热片一侧形成热辐射面,将常规电热油汀热量传递方式改变为同时实现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实现了标称功率长时间的加热,具有加热时无味、无噪音、供热面积大、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中散热片的立体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中散热片的主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中图2的a

a向剖面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号:1、第一散热片;11、散热弯折部;12、油筋;13、导油腔;2、第二散热片;3、第一油路;31、油路连通端;4、第二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包括对接安装的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具体的,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向外侧突出的油筋12,本实施例中,油筋12设置有三条且均沿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的竖直方向设置。当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对接安装时,油筋12组合形成容纳导热油的条形导油腔13,使导热油在散热片上充分流通,以此保证辐射对流散热片表面温升,满足国标要求产生热辐射面。
18.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两侧对应设置有油路连通端31,具体的,油路连通端31呈空心圆台状,且靠近散热片的一侧直径大于远离散热片一侧的直径。通过油路连通端31在辐射对流散热片上端设置有连通的第一油路3,下端设置有连通的第二油路4,以此实现整个电热油汀中的升温均匀,提高电热油汀的散热效率。此外,垂直于第一散热片1或第二散热片2的一侧设置有矩形散热弯折部11,本实施例中,散热弯折部11的宽度与相邻辐射对流散热片之间的距离适配。
19.如图4所示,实际中采用该辐射对流散热片的电热油汀,包括若干个辐射对流散热片,且若干个辐射对流散热片通过油路连通端31依次连接设置,相邻辐射对流散热片的散热弯折部11设置于同一侧,即相邻散热弯折部11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散热弯折部11可增大产品的散热面积,使辐射对流散热片之间形成向上的散热通道,同时在辐射对流散热片一侧形成热辐射面,进一步提高整个电热油汀的加热效率。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辐射对流散热片及电热油汀通过设置对接安装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两者连接后形成若干导油腔,提高了散热片散热效果;在散热片一侧设置同向的散热弯折部,使相邻的两个散热弯折部之间形成向上的气流散热通道,不仅增大了产品散热面积,同时在散热片一侧形成热辐射面,将常规电热油汀热量传递方式改变为同时实现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实现了标称功率长时间的加热,具有加热时无味、无噪音、供热面积大、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辐射对流散热片,包括对接安装的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向外侧突出的油筋(12),所述油筋(12)沿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的竖直方向设置,且当所述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对接安装时,所述油筋(12)组合形成导油腔(13),所述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两侧对应设置有油路连通端(31),通过所述油路连通端(31)在辐射对流散热片上端或下端至少设置有一条连通的油路,垂直于所述第一散热片(1)或第二散热片(2)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弯折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连通端(31)呈空心圆台状,且靠近散热片的一侧直径大于远离散热片一侧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对流散热片上端设置有连通的第一油路(3),下端设置有连通的第二油路(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对流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弯折部(11)的宽度与相邻辐射对流散热片之间的距离适配。5.一种电热油汀,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辐射对流散热片,若干个所述辐射对流散热片通过油路连通端(31)依次连接设置,相邻所述辐射对流散热片的散热弯折部(11)设置于同一侧,且相邻所述散热弯折部(11)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技术总结
一种辐射对流散热片,包括对接安装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上对应设置有若干向外侧突出的油筋,油筋沿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竖直方向设置,当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对接安装时,油筋组合形成导油腔,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两侧对应设置有油路连通端,通过油路连通端在辐射对流散热片上端或下端至少设置有一条连通的油路,垂直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弯折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散热片散热效果,使相邻的两个散热弯折部之间形成气流散热通道,增大了产品散热面积,同时在散热片一侧形成热辐射面,将常规电热油汀热量传递方式改变为同时实现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提高了加热速度和取暖效果。度和取暖效果。度和取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宁 张子松 毛佳雷 蒋东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3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