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2777发布日期:2021-11-16 00:5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水塔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


背景技术:

2.闭式冷却水塔作为空气冷却器的一种常用设备,多见于工业厂区,作为设备或其他物体的散热使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闭式冷却水塔内的介质(通常是软化水)与高温介质进行换热,而后再经过板翅充分与空气换热,热量由风机抽出水塔,从而形成一整个换热循环。
3.但目前常用的闭式冷却水塔的喷淋泵和风机安装在塔内部,塔内由于长期处于极度湿热环境,对机动设备的正常运转甚至是使用寿命都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一种技术改造,将机动设备与塔内介质干湿分离,既保证换热效率,也提高了整体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尤其适合使用者对冷却水塔进行有效喷淋降温处理,避免其风机设备等长时间受潮损坏。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包括冷却水塔本体,冷却水塔本体顶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风筒,冷却水塔本体顶部且位于风筒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淋装置,风筒内侧壁中部水平设置有隔板,风筒内侧壁中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一减速机,减速机位于风筒中心处,支撑架一侧顶部安装有电机座,电机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底部输出端与减速机输入端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三角皮带,减速机底部输出端设置有扇叶轮毂,扇叶轮毂上设置有若干扇叶,喷淋装置内水平设置有若干喷淋管,喷淋管底部设置有喷淋头,各个喷淋管的喷淋头均位于喷淋装置内,且喷淋管一端均与一输水管相连通,输水管的自由端连通安装有一连接管,冷却水塔本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水池,冷却水塔本体外侧壁底部安装有一喷淋泵,喷淋泵输入端与水池连通,且喷淋泵的输出端与连接管连通连接。
6.进一步的,冷却水塔本体内设置有一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位于喷淋管下方,冷却水塔本体内设置有一散热翅板,散热翅板位于水池上方,冷却水塔本体内且位于喷淋装置侧壁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底部自由端与散热翅板外侧壁相连接。
7.进一步的,风筒外侧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风筒加强筋,风筒加强筋6通过自攻钉固定在风筒上。
8.进一步的,风筒顶部且位于支撑架两侧对称设置有风口网。
9.进一步的,支撑架的两侧之间水平等距设置有若干辅助梁。
10.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待冷却降温的水经过冷却盘管,而后使用者启动喷淋泵将水池里的水通过连接管和输水管进入喷淋管对冷却盘管进行喷淋处理,喷淋的水流经散
热翅板进行散热冷却后再次进入水池内;与此同时,使用者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减速机进而带动扇叶进行旋转排气,而由于隔板的作用,使得驱动电机和减速机不会被冷却水塔本体内的水蒸气腐蚀损坏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闭式冷却水塔机动设备长期处于极潮环境的弊端,将关键设备通过连接件搭设至塔外,为机动设备提供了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干湿分离;传动部分维护与保养更加方便,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风机皮带更换的步骤;机动设备在干燥环境下,其运转稳定性会有很大提升,同时设备寿命也会大幅延长。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14.图中:
15.1、冷却水塔本体
ꢀꢀꢀꢀꢀꢀꢀ
2、风筒
ꢀꢀꢀꢀꢀꢀꢀꢀꢀꢀꢀꢀ
3、喷淋装置
16.4、喷淋管
ꢀꢀꢀꢀꢀꢀꢀꢀꢀꢀꢀꢀꢀ
5、输水管
ꢀꢀꢀꢀꢀꢀꢀꢀꢀꢀ
6、风筒加强筋
17.7、驱动电机
ꢀꢀꢀꢀꢀꢀꢀꢀꢀꢀꢀ
8、三角皮带
ꢀꢀꢀꢀꢀꢀꢀꢀ
9、减速机
18.10、风口网
ꢀꢀꢀꢀꢀꢀꢀꢀꢀꢀꢀꢀ
11、电机座
ꢀꢀꢀꢀꢀꢀꢀꢀꢀ
12、支撑架
19.13、隔板
ꢀꢀꢀꢀꢀꢀꢀꢀꢀꢀꢀꢀꢀꢀ
14、扇叶
ꢀꢀꢀꢀꢀꢀꢀꢀꢀꢀꢀ
15、辅助梁
20.16、连接管
ꢀꢀꢀꢀꢀꢀꢀꢀꢀꢀꢀꢀ
17、冷却盘管
ꢀꢀꢀꢀꢀꢀꢀ
18、水池
21.19、喷淋泵
ꢀꢀꢀꢀꢀꢀꢀꢀꢀꢀꢀꢀ
20、挡水板
ꢀꢀꢀꢀꢀꢀꢀꢀꢀ
21、散热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包括冷却水塔本体1,冷却水塔本体1顶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风筒2,冷却水塔本体1顶部且位于风筒2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淋装置3,风筒2内侧壁中部水平设置有隔板13,风筒2内侧壁中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固定安装有一减速机9,减速机9位于风筒2中心处,支撑架12一侧顶部安装有电机座11,电机座1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底部输出端与减速机9输入端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三角皮带8,减速机9底部输出端设置有扇叶轮毂,扇叶轮毂上设置有若干扇叶14,喷淋装置3内水平设置有若干喷淋管4,喷淋管4底部设置有喷淋头,各个喷淋管4的喷淋头均位于喷淋装置3内,且喷淋管4一端均与一输水管5相连通,输水管5的自由端连通安装有一连接管16,冷却水塔本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水池18,冷却水塔本体1外侧壁底部安装有一喷淋泵19,喷淋泵19输入端与水池18连通,且喷淋泵19的输出端与连接管16连通连接。
23.进一步的,冷却水塔本体1内设置有一冷却盘管17,冷却盘管17位于喷淋管4下方,冷却水塔本体1内设置有一散热翅板21,散热翅板21位于水池18上方,冷却水塔本体1内且位于喷淋装置3侧壁设置有挡水板20,挡水板20底部自由端与散热翅板21外侧壁相连接。
24.进一步的,风筒2外侧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风筒加强筋6,风筒加强筋6通过自攻钉固定在风筒2上。
25.进一步的,风筒2顶部且位于支撑架12两侧对称设置有风口网10。
26.进一步的,支撑架12的两侧之间水平等距设置有若干辅助梁15。
27.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待冷却降温的水经过冷却盘管17,而后使用者启动喷淋泵19将水池18里的水通过连接管16和输水管5进入喷淋管4对冷却盘管17进行喷淋处理,喷淋的水流经散热翅板21进行散热冷却后再次进入水池18内;与此同时,使用者启动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带动减速机9进而带动扇叶14进行旋转排气,而由于隔板13的作用,使得驱动电机7和减速机9不会被冷却水塔本体1内的水蒸气腐蚀损坏。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塔本体(1),所述冷却水塔本体(1)顶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风筒(2),所述冷却水塔本体(1)顶部且位于所述风筒(2)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淋装置(3),所述风筒(2)内侧壁中部水平设置有隔板(13),所述风筒(2)内侧壁中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上固定安装有一减速机(9),所述减速机(9)位于所述风筒(2)中心处,所述支撑架(12)一侧顶部安装有电机座(11),所述电机座(1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底部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9)输入端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三角皮带(8),所述减速机(9)底部输出端设置有扇叶轮毂,所述扇叶轮毂上设置有若干扇叶(14),所述喷淋装置(3)内水平设置有若干喷淋管(4),所述喷淋管(4)底部设置有喷淋头,各个所述喷淋管(4)的喷淋头均位于所述喷淋装置(3)内,且所述喷淋管(4)一端均与一输水管(5)相连通,所述输水管(5)的自由端连通安装有一连接管(16),所述冷却水塔本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水池(18),所述冷却水塔本体(1)外侧壁底部安装有一喷淋泵(19),所述喷淋泵(19)输入端与所述水池(18)连通,且所述喷淋泵(19)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管(16)连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塔本体(1)内设置有一冷却盘管(17),所述冷却盘管(17)位于所述喷淋管(4)下方,所述冷却水塔本体(1)内设置有一散热翅板21,所述散热翅板(21)位于所述水池(18)上方,所述冷却水塔本体(1)内且位于所述喷淋装置(3)侧壁设置有挡水板(20),所述挡水板(20)底部自由端与所述散热翅板(21)外侧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2)外侧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风筒加强筋(6),所述风筒加强筋(6)通过自攻钉固定在所述风筒(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2)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撑架(12)两侧对称设置有风口网(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的两侧之间水平等距设置有若干辅助梁(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闭式冷却水塔,包括冷却水塔本体,冷却水塔本体顶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风筒,冷却水塔本体顶部且位于风筒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淋装置,风筒内侧壁中部水平设置有隔板,风筒内侧壁中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一减速机,减速机位于风筒中心处,输水管的自由端连通安装有一连接管,冷却水塔本体内侧底部设置有水池,且喷淋泵的输出端与连接管连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闭式冷却水塔机动设备长期处于极潮环境的弊端,将关键设备通过连接件搭设至塔外,为机动设备提供了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干湿分离;传动部分维护与保养更加方便,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风机皮带更换的步骤。换的步骤。换的步骤。


技术研发人员:牟承龙 焦晓辉 黄志祥 马美玉 乔修玲 李津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大港油田滨海新能油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1
技术公布日:2021/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