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效率高的双再生转轮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1902发布日期:2022-01-15 05:0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效率高的双再生转轮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湿效率高的双再生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2.转轮除湿机属于空调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控温除湿的典型代表,全球转轮除湿机的主要产地集中在美国、日本、瑞典和中国等地,中国的转轮除湿机业已发展了20多年,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美国、日本、瑞典等国企业中,所以在市场中的地位并不显著,但是近几年中国产业升级,转轮除湿机需求猛增,中国的转轮除湿机企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被中国的消费者认知。
3.现有技术中转轮除湿机主要是通过转轮表面涂敷有的吸湿剂和表面设置有蜂窝状多孔道对湿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湿,吸湿后的转轮经高温干燥气流烘吹,然而在由于吸湿剂和表面设置有蜂窝状多孔道吸湿量在定时内,吸附的水分也难以全部汽化,再生效率也较低,进而导致其吸附效率下降。
4.因此,发明一种除湿效率高的双再生转轮除湿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效率高的双再生转轮除湿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转轮除湿机主要是通过转轮表面涂敷有的吸湿剂和表面设置有蜂窝状多孔道对湿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湿,吸湿后的转轮经高温干燥气流烘吹,然而在由于吸湿剂和表面设置有蜂窝状多孔道吸湿量在定时内,吸附的水分也难以全部汽化,再生效率也较低,进而导致其吸附效率下降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湿效率高的双再生转轮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壳体,所述除湿机壳体的内部后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除湿机壳体内侧底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区、第一再生区、第二再生区,所述除湿机壳体的内部前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所述除湿机壳体前侧表面开设有与吸风机相匹配的进气口,所述吸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冷却除水装置;
7.所述冷却除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内部安装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连接管道和除湿机壳体延伸至除湿机壳体底部,所述冷凝管的输入端贯穿第一连接管道和除湿机壳体延伸至除湿机壳体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与干燥区位置相对应的挡水板,所述除湿机壳体内部的前侧设置有出风机构,所述除湿机壳体的内部后侧设置有进风机构。
8.优选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两个出风机,两个所述出风机的顶部分别与除湿机壳体内侧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出风机的输入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道,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再生区、第二再生区相匹配的第一进
风广口罩、第二进风广口罩,两个所述出风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道,所述除湿机壳体的前侧表面开设有与两个第三连接管道相匹配的两个出风口。
9.优选的,所述进风机构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后侧与除湿机壳体内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后侧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室外进气管道,所述室外进气管道贯穿除湿机壳体后侧延伸至室外,所述加热器的前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出风广口罩。
10.优选的,所述进气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两个所述出风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
11.优选的,所述除湿机壳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底板。
12.优选的,所述冷凝管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扭盖,所述冷凝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漏斗。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吸风机将室内的湿气吸入第一连接管道内部,然后通过冷凝管对吸入的湿气进行降温,使湿气携带的水蒸气凝固,然后在通过挡水板对湿气凝固的水珠进行格挡分离,湿气在通过转轮的干燥区进行再次干燥,然后电机带动第二链轮进行转动,第二链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链轮进行转动,第一链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转轮进行反复转动,使干燥后的空气排出,然后再通过再生区进行重新输入,输入室内,从而达到提高装置的吸附效率,使转轮对湿气的干燥效果提升,并且使装置的实用性能提高;
15.2、通过在转轮的内部设置第一再生区和第二再生区,然后通过室外进气管道对加热器内部输送新鲜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器在通过第四连接管道对第一再生区和第二再生区输送加热够后的新鲜空气,再通过两个出风机和第二连接管道、第三连接管道的配合,将加热后的新鲜空气输入到室内,从而达到提高装置对室内输送干燥空气的效率,使装置的干燥效率提高;
16.3、通过在进气口内壁安装第一过滤网,从而达到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进气口进入装置内部,导致装置发生损坏,通过在两个出风口的内壁安装第二过滤网,从而在装置不使用的时候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两个出风口进入装置内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轮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除湿机壳体;2、转动杆;3、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5、皮带;6、转轮;7、干燥区;8、第一再生区;9、第二再生区;10、吸风机; 11、第一连接管道;12、冷凝管;13、挡水板;14、出风机;15、第二连接管道;16、第一进风广口罩;17、第二进风广口罩;18、第三连接管道;19、加热器;20、室外进气管道;21、第四连接管;22、出风广口罩;23、第一过滤网;24、第二过滤网;25、连接柱;26、放置底板;27、扭盖;28、输入漏斗;2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除湿效率高的双再生转轮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壳体1,除湿机壳体1的内部后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转动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3,除湿机壳体1内侧底部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电机29,电机2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4,第一链轮3和第二链轮4之间通过皮带5转动连接,转动杆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轮6,转轮6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区7、第一再生区8、第二再生区9,除湿机壳体1的内部前侧固定安装有吸风机10,除湿机壳体1前侧表面开设有与吸风机10相匹配的进气口,吸风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冷却除水装置,冷却除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道11,第一连接管道11的内部安装有冷凝管12,冷凝管1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连接管道11和除湿机壳体1延伸至除湿机壳体1底部,冷凝管12 的输入端贯穿第一连接管道11和除湿机壳体1延伸至除湿机壳体1的前侧,第一连接管道1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与干燥区7位置相对应的挡水板13,除湿机壳体1内部的前侧设置有出风机构,除湿机壳体1的内部后侧设置有进风机构,提高装置的吸附效率,使转轮6对湿气的干燥效果提升,并且使装置的实用性能提高。
24.如图2-3所示,出风机构包括两个出风机14,两个出风机14的顶部分别与除湿机壳体1内侧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出风机14的输入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道15,两个第二连接管道15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再生区8、第二再生区9相匹配的第一进风广口罩16、第二进风广口罩17,两个出风机1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道18,除湿机壳体1的前侧表面开设有与两个第三连接管道18相匹配的两个出风口,将室外输入过后的加热的空气或者室内干燥过后的空气输入室内。
25.如图2-3所示,进风机构包括加热器19,加热器19的后侧与除湿机壳体 1内部的后侧固定连接,加热器19的后侧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室外进气管道20,室外进气管道20贯穿除湿机壳体1后侧延伸至室外,加热器19的前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21,第四连接管2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出风广口罩 22,将室外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如果出风机14输入室内。
26.如图1-3所示,进气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23,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进气口进入装置内部,导致装置发生损坏,两个出风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24,在装置不使用的时候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两个出风口进入装置内部。
27.如图1-2所示,除湿机壳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5,多个连接柱25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底板26,对装置进行支撑放置。
28.如图1-2所示,冷凝管12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扭盖27,防止冷凝管12 内部的冷凝液流出,冷凝管1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入漏斗28,便于对冷凝管12内部添加冷凝液。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通过吸风机10将室内的湿气吸入第一连接管道11 内部,然后通过冷凝管12对吸入的湿气进行降温,使湿气携带的水蒸气凝固,然后在通过挡水板13对湿气凝固的水珠进行格挡分离,湿气在通过转轮6的干燥区7进行再次干燥,然后电机29带动第二链轮4进行转动,第二链轮4 通过皮带5带动第一链轮3进行转动,第一链轮3带动
转动杆2进行转动,转动杆2带动转轮6进行反复转动,使干燥后的空气排出,再通过在转轮6 的内部设置第一再生区8和第二再生区9,将通室外进气管道20对加热器19 内部输送新鲜的空气进行加热输出,然后加热器19在通过第四连接管道21 对第一再生区8和第二再生区9输送加热够后的新鲜空气,再通过两个出风机14和第二连接管道15、第三连接管道18的配合,将加热后的新鲜空气输入到室内。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