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2876发布日期:2022-06-25 11:0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尤其是一种具有冷凝热回收功能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及能源危机,对恒温恒湿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传统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系统在面对环境温度变化时,大都需要电加热的参与。例如,制冷时,当制冷需求量较低时,压缩机的输出也会降低,导致热回收的量不足,影响再热效果,需要通过电再热满足需求;而在全新风制热时,如果室外进风工况较低,则需配大量的电加热来将进风工况预热到0℃以上。
3.因此,需要加以改进,以便减少电加热的使用,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通过采用热管技术,满足恒温恒湿的调控需求,免去了电加热辅助,提高节能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四通阀;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i和室内换热器ii;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分别连接所述四通阀的两个端口;该四通阀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i的第二端;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同时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i的第一端和室内换热器ii的第一端;该室内换热器ii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室内机的壳体为筒状,其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其内部形成轴向的风道;所述室内换热器i 和室内换热器ii并列设置于所述风道上;所述室内换热器i临近所述进风口;
7.还包括热管组件;该热管组件为u形板状,由多根热管排列而成,包括前端和后端;该热管组件跨装在所述室内换热器i上,且所述前端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室内换热器i之间,所述后端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i 和室内换热器ii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热管组件的前端和后端,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i和室内换热器ii的大小均相当。
9.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风机。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通过热管组件替代电加热结构,充分满足恒温恒湿的温控需求,并可大幅减少耗电量,提高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13.其中,1-压缩机;2-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进风口;5-前端;6-室内换热器i;7-后端;8-室内换热器ii;9-热管组件;10-风机;11-出风口;12-壳体。箭头为风向。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如图1所示。
16.一种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
17.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3和四通阀2。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i6和室内换热器ii8。本系统的冷媒循环回路包括以下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分别连接所述四通阀2的两个端口;该四通阀2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i6的第二端;所述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端同时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i6的第一端和室内换热器ii8的第一端;该室内换热器ii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该冷媒循环回路中还包括电子膨胀阀等构件,以便对冷媒进行节流。
18.所述室内机的壳体12为筒状,其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4和出风口11,使其内部形成轴向的风道。所述室内换热器i6 和室内换热器ii8均为板状,并列设置于所述风道上,且所述室内换热器i6临近所述进风口4,使通过所述室内机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室内换热器i6和室内加热器ii8。优选的,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风机10,可以促进空气流动。
1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热管组件9。该热管组件9为u形板状,由多根热管排列而成,包括前端5和后端7。该热管组件9跨装在所述室内换热器i6上,且所述前端5位于所述进风口4和室内换热器i6之间,所述后端7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i6 和室内换热器ii8之间,使通过室内机的空气依次经过热管组件的前端、室内换热器i、热管组件的后端和室内换热器ii。优选的,所述热管组件9的前端5和后端7,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i6和室内换热器ii8的大小均相当,可以使空气换气更加均匀。所述热管组件中的介质为乙醚。
20.热管是一种传热结构,利用介质在热端蒸发后在冷端冷凝的相变过程,使热量快速传导。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管壳内部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例如乙醚。管壁设有吸液芯,大都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的一端为蒸发端,另外一端为冷凝端。当热管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汽化形成蒸汽。该蒸气在热扩散的动力下流向另外一端,并在冷端冷凝释放出热量而形成液体。该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不止,直到热管两端温度相等。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22.除湿再热模式时,冷媒流向为: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后分为两路,一路依次经过四通阀后,流入室外换热器进行冷凝散热;另一路流入室内换热器ii进行冷凝散热。然后,两路冷媒汇合,经过节流后流入室内换热器i进行蒸发吸热,对室内机中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最后,冷媒经过四通阀回流压缩机的吸气口,完成一次循环。此模式下,室外高温高湿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室内机,首先与热管组件的前端进行换热,使热管内部的液态介质吸热而蒸发成气体,并流向热管的后端。同时,使空气得到降温预冷。然后,经过预冷的空气与室内
换热器i进行换热,得到降温除湿。随后,空气再流经热管后端,并与后端进行换热,使后端内部的气态介质冷凝为液态并放热,对降温除湿后的空气进行等湿加热。同时,液态介质经过毛细管回流热管前段,进行下一次循环。最后,等湿加热后的空气再流过室内换热器ii ,被进一步加热至室内需求温度,实现恒温恒湿,且整个过程无需电加热辅助。
23.制热模式时,冷媒流向为: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后分为两路,一路流入室内换热器ii进行冷凝散热。另一路经过四通阀后流入室内换热器i进行冷凝散热。然后,两路冷媒汇合,经过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最后,回流压缩机的吸气口,完成一次循环。此模式下,室外空气为0℃以下,通过进风口进入室内机后,首先与热管组件的前端进行换热,使前端内的介质冷凝为液态,并放热将空气预热至0℃以上。然后,空气经过室内换热器i,被进一步加热。随后,空气流经热管后端进行换热,使后端内的液态介质受热蒸发为气态介质,并使空气降温除湿。同时,气态介质回流前端,进行下一次循环。最后,空气经过室内加热器ii,进行等湿加热至室内需求温度,实现恒温恒湿,且整个过程无需电加热辅助。
2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采用热管组件替代电加热结构,不仅满足了恒温恒湿的温控需求,还可大幅减少耗电量,提高节能效果。
25.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四通阀;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i和室内换热器ii;其特征是,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分别连接所述四通阀的两个端口;该四通阀的另外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i的第二端;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同时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i的第一端和室内换热器ii的第一端;该室内换热器ii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室内机的壳体为筒状,其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其内部形成轴向的风道;所述室内换热器i 和室内换热器ii并列设置于所述风道上;所述室内换热器i临近所述进风口;还包括热管组件;该热管组件为u形板状,由多根热管排列而成,包括前端和后端;该热管组件跨装在所述室内换热器i上,且所述前端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室内换热器i之间,所述后端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i 和室内换热器ii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管组件的前端和后端,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i和室内换热器ii的大小均相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风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冷凝热回收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四通阀;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I和室内换热器II;所述室内机的壳体为筒状,其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其内部形成轴向的风道;所述室内换热器I和室内换热器II并列设置于所述风道上;所述室内换热器I临近所述进风口;还包括热管组件;该热管组件为U形板状,由多根热管排列而成,包括前端和后端;该热管组件跨装在所述室内换热器I上,且所述前端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室内换热器I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热管组件替代电加热结构,充分满足恒温恒湿的温控需求,并可大幅减少耗电量,提高节能效果。提高节能效果。提高节能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任洋 杨亚华 杨兵 游永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6/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