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机的风阀和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2858发布日期:2022-11-23 13:0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机的风阀和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风机的风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风机的风阀和新风机。


背景技术:

2.新风机的内部设置有新风回路和回风回路,且在新风回路的进气回路与排气回路、以及回风回路的进气回路和排气回路上均设置有风阀,现有风阀的风阀叶片开启时的开启角度通常是与风道平行,或者是与风道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但是,进入新风机的新风或回风在风机的作用下存在扰流,使其经过风阀时的风阻较大,产生较大的噪音,且增加了新风机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机的风阀和新风机,其具有风阻低的优点。
4.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机的风阀,包括框架、多个风阀叶片和驱动机构,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风口,所述风阀叶片上设置有主动旋转轴,且所述主动旋转轴沿所述风阀叶片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框架外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框架上的电机、设置在所述框架外侧的连杆机构和多个第一摇臂,所述第一摇臂包括第一连接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主动旋转轴,所述电机用于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和多个所述第一摇臂带动多个所述风阀叶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风口;对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风阀叶片,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长度不同。
5.本发明所述的风阀,当多个所述第一摇臂在所述连杆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转动相同的弧度时,由于与多个所述风阀叶片相连接的第一连接臂的长度不同,则多个所述风阀叶片将会旋转不同的角度,降低风阻。
6.进一步地,对于每个所述风阀叶片,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长度沿着靠近所述框架底部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多个所述风阀叶片的旋转角度沿着靠近所述框架底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7.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摇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摇臂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第一插接槽,所述主动旋转轴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孔内。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摇臂包括第二连接臂以及位于其两端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设置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所述第四连接端设置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二卡接件卡
接于所述第二卡接孔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一插销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第三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第四卡接孔,所述第一插销穿过所述第三卡接孔后卡接在所述第四卡接孔内;或者,所述第一插销穿过所述第四卡接孔后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接孔内。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插销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摇臂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风阀还包括限位连杆,所述风阀叶片上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限位连杆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铰接轴相铰接的铰接槽和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铰接槽之间,当所述风阀叶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风口时,所述风阀叶片的下端向上旋转转入所述限位槽或向下旋转转出所述限位槽。
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包括弧形部和限位部,当多个所述风阀叶片旋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风口时,所述风阀叶片的下端沿着所述弧形部向上旋转转入所述限位槽或向下旋转转出所述限位槽,且当所述风阀叶片的下端转入所述限位槽后,所述风阀叶片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接。
14.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风机,其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新风机的风阀。
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电机带动连杆机构和第一摇臂,控制新风机风阀的打开或关闭,且在新风机的风阀打开时,将其多个风阀叶片设置为打开不同的角度,以适应风道内扰流的流动方向,减小气流经过风阀时的风阻,降低新风机的噪音,且减小了新风机的能耗;进一步还通过第一摇臂的第一连接臂的长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连杆组件驱动风阀叶片的主动旋转轴的驱动角度变小,从而由上至下排列的风阀叶片的打开角度逐渐变小,进一步能够适配风道内的扰流的流向;本技术还通过在风阀叶片上设置限位连杆,实现风阀叶片的联动,增强了风阀叶片的协同性。
1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新风机的风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爆炸图;
19.图3为本技术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限位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左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技术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技术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图1-图7的附图标记为:
25.1、风阀叶片;11、主动旋转轴;12、从动旋转轴;13、铰接轴;2、电机;3、第一连杆;31、第二卡接孔;32、第三卡接孔;4、第二连杆;41、第一卡接孔;42、第四卡接孔;5、第一摇臂;51、第一连接臂;52、第一插接槽;53、第一卡接件;6、第二摇臂;7、第一插销;8、限位连
杆;81、铰接槽;82、限位槽;9、左边框;91、第一通孔;92、第二通孔;10、右边框;14、安装槽;15、上边框;16、下边框;1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6.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8.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
30.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的风阀,该风阀设置于新风机的风道中,以打开或关闭该风道,该风阀可以设置于新风机表面上的进出风口,以打开或关闭新风机,或者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新风机设置有多个风道,该风阀可以设置于新风机的内部,以打开或关闭其中的一个风道。在传统的技术中,新风机的风阀通常包括多个风阀叶片,新风机的风阀打开时,其多个风阀叶片呈相同的角度一起打开,该打开角度可以是平行于风道的流向,或者是与风道的流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但在很多的使用场景中,风道内通常还可能设置有换热器的作用于气流的部件,气流在经过这些部件时,通常会产生扰流,也就是说,气流并非以平行于风道前进的方向向前移动,因此,当气流经过平行设置的多个风阀叶片时,多个风阀叶片之间会与扰流之间产生较大的风阻和风噪。
32.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风机的风阀包括框架、多个风阀叶片1和驱动机构,框架的内侧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风口,多个风阀叶片1由上至下排列、并可转动的设置于该风口内,驱动机构则用于驱动多个风阀叶片1同时打开或关闭,以打开或关闭该风口。
33.具体的,风阀叶片1的两端设置有主动旋转轴11和从动旋转轴12,且主动旋转轴11沿风阀叶片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框架的外侧,从动旋转轴12则可旋转地固定于框架的内侧。
3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框架上的电机2、设置在框架外侧的连杆机构和多个第
一摇臂5,第一摇臂5包括第一连接臂5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51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连杆机构,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主动旋转轴11,电机2与连杆机构连接,从而电机2可以通过连杆机构和多个第一摇臂5带动多个风阀叶片1同时旋转,以打开或关闭风口。
3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对于任意相邻两个风阀叶片1,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臂51的长度不同,当多个第一摇臂5的第二连接端在连杆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转动相同的弧度时,由于与多个风阀叶片1相连接的第一连接臂51的长度不同,可以使得每个风阀叶片1旋转不同的角度,当多个风阀叶片1以不同的角度打开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风阻。
36.经过发明人的实验研究发现,在通过换热器之后,扰流的方向由风道的顶部至底部呈一定的变化趋势,因此,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对于每个风阀叶片1,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臂51的长度沿着靠近框架底部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多个风阀叶片1的旋转角度沿着靠近框架底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风阀叶片1的打开角度逐渐由与风道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变化为平行于风道,且倾斜角度逐渐减小,从而使风阀整体的打开角度适应扰流的影响,显著的降低风阻和风噪。
37.参照图1、图2和图4,框架包括左边框9、右边框10、上边框15和下边框16,上边框15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边框9的上端和右边框10的上端,下边框16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边框9的下端和右边框10的下端;而且,为了提高左边框9、右边框10、上边框15和下边框16连接后的稳定性,参照图5和图6,左边框9的上下两端和右边框10的上下两端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槽14,连接时,上边框15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边框9上端的安装槽14内和右边框10上端的安装槽14内,下边框16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左边框9下端的安装槽14内和右边框10下端的安装槽14内;而且,参照图1和图2,上边框15和下边框16的结构相同,且上边框1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十字形的加强筋17,从而通过加强筋17可以增加上边框15和下边框16的支撑强度。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靠近框架底部的方向为上边框15至下边框16的方向,而且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定风阀的安装方向,当在实际应用中安装方向具有调整时,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做出相应调整,本技术所提到的位置关系,不作为具体限定。
39.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第一连杆3的一端通过第二摇臂6与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转动连接;每个第一摇臂5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二连杆4转动连接。
40.参照图5,第一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插接槽52,左边框9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91,主动旋转轴11穿过第一通孔91后插接于第一插接槽52内;第二连接端设置有第一卡接件53,第二连杆4上设置有第一卡接孔41,第一卡接件53卡接于第一卡接孔41内。
41.在本发明中,第二摇臂6包括第二连接臂以及位于其两端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第三连接端设置有第二插接槽,左边框9设置有第二通孔92,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通孔92后插接在第二插接槽内;第四连接端设置有第二卡接件,第一连杆3上设置有第二卡接孔31,第二卡接件卡接在第二卡接孔31内。
42.而且,参照图6和图7,第一连杆3通过第一插销7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第一连杆3设
置有第三卡接孔32,第二连杆4设置有第四卡接孔42,第一插销7穿过第三卡接孔32后卡接第四卡接孔42内;或者,第一插销7的穿过第四卡接孔42后卡接第三卡接孔32内。
43.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的一端通过第二插销与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且第二插销上设置有第三插接槽,。
44.参照图1-图3,风阀还包括限位连杆8,风阀叶片1上设置有铰接轴13,参照图4,限位连杆8上设置有多个与铰接轴13相铰接的铰接槽81和至少一个限位槽82,限位槽82设置在相邻两个铰接槽81之间,当至少两个风阀叶片1旋转以打开或关闭风口时,风阀叶片1的下端向上旋转转入限位槽82或向下旋转转出限位槽82,从而通过限位槽82避免风阀叶片1旋转过度而不能回转。
45.参照图3,限位槽82包括弧形部和限位部,当多个风阀叶片1旋转以打开或关闭风口时,风阀叶片1的下端沿着弧形部向上旋转转入或向下旋转转出限位槽82,且当风阀叶片1的下端转入限位槽82后,风阀叶片1与限位部相抵接,从而通过弧形部可以引导风阀叶片1的旋转方向,而通过限位部可以避免风阀叶片1翻转过度而不能回转。
4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机以及其风阀中,通过电机2带动连杆机构和第一摇臂5,控制新风机风阀的打开或关闭,且在新风机的风阀打开时,将其多个风阀叶片1设置为打开不同的角度,以适应风道内扰流的流动方向,减小气流经过风阀时的风阻,降低新风机的噪音,且减小了新风机的能耗;进一步还通过第一摇臂5的第一连接臂51的长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连杆组件驱动风阀叶片1的主动旋转轴11的驱动角度逐渐变小,从而由上至下排列的风阀叶片1的打开角度逐渐变小,进一步能够适配风道内的扰流的流向;本技术还通过在风阀叶片1上设置限位连杆8,实现风阀叶片1的联动,增强了风阀叶片1的协同性。
4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