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包括该热交换器的凉白开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4697发布日期:2023-05-06 14:2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及包括该热交换器的凉白开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饮水设备,具体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包括该热交换器的凉白开饮水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凉白开饮水机通常采用热交换器达到热水降温或冷水升温的已实现调制凉白开水的目的。

2、目前,热交换器将开水从100度降温至40度的温开水,需要在热交换器内布置较长的换热管路,并且,换热管路中的热水管束经过冷水区换热后,冷水区内的水换热后不能够及时排出冷水区易导致热水管束内的水温下降缓慢,进而降低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用户体验不佳。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热交换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不佳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管束,所述壳体包括彼此隔离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的第三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三腔室的两端连通;所述换热管束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换热管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换热管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其中,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支撑所述换热管束并将所述第三腔室分隔为至少两个并行的流道。

3、在上述的热交换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的间隙通道,所述间隙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侧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外侧,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分别通过所述间隙通道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4、在上述的热交换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所述隔板以及所述换热管束均对称分布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

5、在上述的热交换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束为多根直线管。

6、在上述的热交换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根所述直线管平行并且分层排列设置。

7、在上述的热交换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或所述第四接口形成在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上。

8、在上述的热交换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形成在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形成在所述下壳体上。

9、在上述的热交换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上对称分布,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上对称分布。

10、在上述的热交换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束为金属管。

11、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凉白开饮水机,包括所述的热交换器。

1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束,壳体包括彼此隔离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第三腔室,壳体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接口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与第三腔室的两端连通;换热管束位于第三腔室内,换热管束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换热管束的另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其中,第三腔室内设有隔板,隔板支撑换热管束并将第三腔室分隔为至少两个并行的流道。通过这样的设置,热水经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进入换热管束内与经过第三腔室内的冷水进行换热,隔板将第三腔室分隔为并行的流道后,该流道结构能够将第三腔室内换热后的温水快速排出,避免温水滞留在第三腔室的部分区域,进而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13、进一步地,壳体内形成有与第三腔室连通的间隙通道,间隙通道分别位于第一腔室的外侧和第二腔室的外侧,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通过间隙通道与第三腔室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设置在壳体端部上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无需分别穿越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简化了复杂的结构设计,成本低。

14、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隔板以及换热管束均对称分布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只需一套热交换器模具即可制备出能够彼此盖合的上盖体和下盖体,降低制作成本。

15、进一步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形成在上壳体,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形成在下壳体上。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在壳体宽度方向上对称分布,并且/或者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在壳体宽度方向上对称分布。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与外围管路的匹配连接,提升了热交换器的整体美观度。

16、此外,本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凉白开饮水机,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热交换器,因而具备上述热交换器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现有的凉白开饮水机,本发明的凉白开饮水机换热效果更佳,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彼此隔离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的第三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三腔室的两端连通;所述换热管束位于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换热管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换热管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的间隙通道,所述间隙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外侧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外侧,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分别通过所述间隙通道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所述隔板以及所述换热管束均对称分布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为多根直线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直线管平行并且分层排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或所述第四接口形成在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形成在所述上壳体,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形成在所述下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上对称分布,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上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为金属管。

10.一种凉白开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饮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包括该热交换器的凉白开饮水机,该热交换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束,壳体包括彼此隔离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第三腔室,壳体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二接口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与第三腔室的两端连通;换热管束位于第三腔室内,换热管束的一端与第一腔室连通,换热管束的另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其中,第三腔室内设有隔板,隔板支撑换热管束并将第三腔室分隔为至少两个并行的流道,该流道结构能够将第三腔室内换热后的温水快速排出,进而提高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贺素平,谢交兵,张延庆,高文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施特劳斯水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