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19017发布日期:2024-04-23 11:52阅读:7来源:国知局
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1、暖风机是送风装置的一种,其可以供应暖风,可用于各种类型车间的供暖除湿,也可用作家庭的取暖器。其工作原理是:空气在通风机的动力作用下,由吸风口进入机组,在机组内加热后从吹风口流出机组,形成暖和的空气,送到采暖空间并形成室内空气循环,从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热。

2、为了提高采暖空间的舒适度,送风装置会配置有加湿功能,即在机组上开设加湿口,以吹出水雾。

3、相关技术中的暖和空气和水雾是分离吹出的,无法真正吹出湿润风,相应空间的舒适度还具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送风装置,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送风装置无法真正吹出湿润风的技术问题,以改善相应空间的舒适度。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出风侧,所述出风侧上设置有可供气流引出的吹风口以及可将雾气引出的加湿口,所述吹风口和所述加湿口并列设置。

4、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送风装置,由于送风装置的壳体的出风侧设置有吹风口以及加湿口,其中的吹风口可供气流引出,加湿口可将雾气引出,送风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吹风口将气流引出,通过加湿口将雾气引出。由于吹风口和加湿口并列设置,这样雾气出来后就可以立刻与气流混合,形成湿润气流送至相应空间,以提高相应空间的舒适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吹风口以及所述加湿口均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吹风口设置有多列,所述加湿口设置在多列所述吹风口之间,以提高温润气流输送的均衡性。

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出风侧设置有凸出所述出风侧的加湿部,所述加湿部的两侧和所述出风侧之间均通过加湿板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加湿板上设置有所述加湿口,送风装置在使用时可防止加湿部两侧的吹风口处的气流,造成加湿口处产生负压,影响雾气正常引出的现象发生。

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吹风口以及所述加湿口内均设置有格栅,以提高热风和雾气引出的均衡性。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还设置有蜗壳、风道以及两个限风侧,其中:两个所述限风侧连接于所述出风侧的两侧,所述蜗壳内设置有风机,所述蜗壳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限风侧上。通过风机将空气从蜗壳的出风口以及风道引出,以形成从吹风口引出的气流。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和所述加湿板对应设置,所述衔接板连接于所述加湿板的内侧;

10、所述风道内设置有两个导风板,两个所述导风板的内侧连接,两个所述导风板分别和所述风道的两侧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风板的外侧分隔设置,且,两个所述风道的外侧分别连接在同侧的所述衔接板的内侧。

11、本申请所提供的送风装置,由于风道内设置的两个导风板可将风道内分隔成两个子风道,当送风装置在使用时,可从蜗壳的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引入两个子风道内,由于导风板对气流起到分流导向的作用,可以降低气流的流速,降低噪声。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同侧的所述限风侧和所述衔接板之间均设置有发热件,这样从风道引出的气流会被发热件加热,以形成温暖气流,温暖气流同加湿口引出的雾气混合,形成温润气流送至相应空间,以提高相应空间的舒适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由于导风板的设置,降低了气流的流速,这样可使气流在经过发热件时,被发热件充分加热,以提高加热效率,还有,经过发热件的气流所形成的暖风,由于其流速被降低,会缓慢的作用到用户身体上,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内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雾道,所述雾道设置有进雾口,所述雾道的外侧通过所述加湿部密封,所述雾道的侧部设置有所述加湿口。通过进雾口将雾气引入至雾道中,通过雾道的导向,将雾气从雾道的侧部的加湿口引出。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进雾口设置在所述雾道的端部,所述雾道的截面面积沿远离所述进雾口的方向依次减小,以提高雾气引出的均衡性。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风机组件,所述进雾口设置在所述雾道的底部,所述风机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雾道的进雾口连通。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灯体安装件,设置在所述雾道内,所述灯体安装件设置有灯槽,所述灯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出风侧,且,所述灯槽的开口通过所述加湿部密封;发光件,设置在所述灯槽内。发光件的设置可以使加湿口处形成图案,以增加送风装置使用时的美感。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灯槽的侧部设置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和所述加湿口对应设置,以将所述发光件发射的光通过所述导光件的导向从对应的加湿口射出。在灯光的照射下,通过导光件的导光作用,可使加湿口吹出的雾气可形成不同的照射效果,以进一步增加送风装置使用时的美感。

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送风装置为暖风机或立式风扇。



技术特征: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出风侧,所述出风侧上设置有可供气流引出的吹风口以及可将雾气引出的加湿口,所述吹风口和所述加湿口并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口以及所述加湿口均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吹风口设置有多列,所述加湿口设置在多列所述吹风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出风侧设置有凸出所述出风侧的加湿部,所述加湿部的两侧和所述出风侧之间均通过加湿板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加湿板上设置有所述加湿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口以及所述加湿口内均设置有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置有蜗壳、风道以及两个限风侧,其中:两个所述限风侧连接于所述出风侧的两侧,所述蜗壳内设置有风机,所述蜗壳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限风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和所述加湿板对应设置,所述衔接板连接于所述加湿板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侧的所述限风侧和所述衔接板之间均设置有发热件。

8.根据权利要求3以及5-7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雾道,所述雾道设置有水气组件进雾口,所述雾道的外侧通过所述加湿部密封,所述雾道的侧部设置有所述加湿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雾口设置在所述雾道的端部,所述雾道的截面面积沿远离所述进雾口的方向依次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风机组件,所述进雾口设置在所述雾道的底部,所述风机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雾道的进雾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槽的侧部设置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和所述加湿口对应设置,以将所述发光件发射的光通过所述导光件的导向从对应的加湿口射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3、5-7以及9-12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为暖风机或立式风扇。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风装置,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送风装置无法真正吹出湿润风的技术问题,以改善相应空间的舒适度。该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出风侧,出风侧上设置有可供气流引出的吹风口以及可将雾气引出的加湿口,吹风口和加湿口并列设置。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送风装置,由于送风装置的壳体的出风侧设置有吹风口以及加湿口,其中的吹风口可供气流引出,加湿口可将雾气引出,送风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吹风口将气流引出,通过加湿口将雾气引出。由于吹风口和加湿口并列设置,这样雾气出来后就可以立刻与气流混合,形成湿润气流送至相应空间,以提高相应空间的舒适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王杜,何振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