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包括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4736发布日期:2023-06-28 15:0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和包括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与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一致的方法和装置涉及热交换器和包括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1、正在开发允许在目标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例如,作为与在其中待冷凝的目标被加热的反应器串联连接的串联型冷凝装置,开发了具有在其中收集和冷凝目标的区域和围绕该区域的冷却流路区域的冷凝装置。作为另一示例,开发了并联型冷凝装置,该装置通过直接冷却反应器的一部分而在反应器内引起冷凝。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目标区域,在其中提供用于热交换的目标;和流路结构。流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入口;至少一个出口;第一流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中的每个,并且沿着目标区域的第一侧延伸;以及第二流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中的每个,并且沿着目标区域的不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延伸。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入口是单个入口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是单个出口。

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相对于目标区域,第一流路配置为沿其引导流体的第一部分的方向与第二流路配置为沿其引导流体的第二部分的方向相反。

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不直接彼此连接。

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的每个相对于目标区域倾斜。

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热体,热体包括目标区域,其中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形成在热体中。

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流路的沿着目标区域的第一侧延伸的部分与第二流路的沿着目标区域的第二侧延伸的部分对称。

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流路形成流体的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到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的第一流动流,第二流路形成流体的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到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的第二流动流。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热体,热体包括目标区域,其中,目标区域包括在热体的周向上布置在热体中的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在热体的垂直于周向的高度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热体,热体包括目标区域,其中热体包括包含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的至少一个入口端口以及包含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的至少一个出口端口。

1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端口在热体的第一部分内,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端口在热体的第二部分内,该第二部分在热体的高度方向上从第一部分偏移。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端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端口从热体突出。

1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在热体内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端口分叉并通向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端口。

1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第一流路的截面面积不同于第二流路的截面面积。

1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热体,热体包括目标区域,其中目标区域包括在热体的第一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热体中的多个通道,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在热体的垂直于第一纵向方向的高度方向上延伸。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流路结构进一步包括:进入歧管,将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连接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以及离开歧管,将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出口。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流路连接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二流路连接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流路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三流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并且沿着目标区域的第三侧延伸,目标区域的第三侧与目标区域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不同;以及第四流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并且沿着目标区域的第四侧延伸,目标区域的第四侧与目标区域的第一侧、第二侧和第三侧不同。

1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热交换系统。热交换系统包括流动源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在其中提供用于热交换的目标的目标区域以及流路结构。流路结构包括:连接到流动源的入口;连接到流动源的出口;第一流路,连接到入口和出口中的每个,并且沿着目标区域的第一侧延伸;以及第二流路,连接到入口和出口中的每个,并且沿着目标区域的第二侧延伸,目标区域的第二侧与目标区域的第一侧不同。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配置为冷凝目标区域的第一热体和配置为加热目标区域的第二热体。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入口是单个入口,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是单个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相对于所述目标区域,所述第一流路配置为沿其引导流体的第一部分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流路配置为沿其引导所述流体的第二部分的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不直接彼此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中的每个相对于所述目标区域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流路的沿着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第一侧延伸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流路的沿着所述目标区域的所述第二侧延伸的部分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流路形成流体的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到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的第一流动流,所述第二流路形成所述流体的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到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的第二流动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端口在所述热体的第一部分内,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端口在所述热体的第二部分内,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热体的高度方向上从所述第一部分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端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端口从所述热体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在所述热体内的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从所述至少一个入口端口分叉并通向所述至少一个出口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流路的截面面积不同于所述第二流路的截面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流路结构进一步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流路连接到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流路连接到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流路结构进一步包括:

19.一种热交换系统,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其中,所述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


技术总结
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和包括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系统。热交换器包括目标区域和流路结构,在目标区域中提供用于热交换的目标。流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入口;至少一个出口;第一流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中的每个,并且沿着目标区域的第一侧延伸;以及第二流路,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中的每个,并且沿着目标区域的不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延伸。

技术研发人员:W.洪,崔岘焘,D.许,权宁千,权赫柱,金嘉姬,金保成,金廷勋,金辰宇,朴珉植,朴永珍,徐亨兑,吴原硕,李东宣,李相润,张宰准,张峻源,全贤贞,赵俊基,崔炳权,崔源提,崔伦硕,河泰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