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道结构、空调器、排气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94218发布日期:2023-04-21 03:4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排气管道结构、空调器、排气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管道结构、空调器、排气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空调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因残留水汽而易滋生细菌,并产生霉变及异味,特别是用户在刚刚开机使用空调器时,空调器内部的细菌、异味会随空调气流吹入室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现有的空调器通常是利用蒸发器自清洁模式对蒸发器上产生的细菌、污渍进行清洗并排出,或利用离子发生器对空调器内部进行杀菌消毒,但上述方法效果均比较有限,导致对空调器内部进行清洁的效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方法中的空调器存在无法高效对内部进行清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管道结构、空调器、排气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的空调器所存在的无法高效对内部进行清洁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管道结构,该排气管道结构装配于空调器中,排气管道结构包括排气管道、转动阀门、驱动电机、新风挡板及新风电机;

3、新风管道连通所述空调器中新风组件的新风进风腔,所述新风挡板设置于所述新风管道与所述新风进风腔的连通处,所述新风电机与所述新风挡板进行连接,以通过所述新风电机驱动所述新风挡板旋转对所述新风管道与所述新风进风腔进行通断控制;

4、所述排气管道一端连通所述空调器的底壳、另一端连通所述新风管道侧面的空腔;

5、所述转动阀门设置于所述排气管道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阀门的连接轴进行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转动阀门旋转并对所述排气管道进行开闭控制。

6、上述结构,可选地,所述排气管道内壁相对的两侧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转动阀门一端的转轴嵌入所述第一通孔进行固定,所述转动阀门另一端的连通轴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

7、上述结构,可选地,所述转动阀门的旋转角度为20~160°。

8、上述结构,可选地,所述新风挡板一侧设置的固定轴贯穿所述新风进风腔的内壁并与所述新风电机进行连接,所述新风电机驱动所述新风挡板绕所述固定轴旋转从而对所述新风管道进行开闭。

9、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空调器的控制器中,空调器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排气管道结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排气管道结构中的驱动电机及新风电机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贯流风机、导风板电机之间进行电连接,所述导风板电机与导风板进行连接,其包括:

10、若处于开机状态,实时判断是否接收到除异味指令;

11、若接收到所述除异味指令,发送第一旋转指令至所述驱动电机以控制所述转动阀门旋转使所述排气管道导通,同时发送第二旋转指令至所述新风电机以控制所述新风挡板旋转使所述新风管道封闭、发送导风关闭指令至所述导风板电机以控制所述导风板关闭;

12、发送风机启动指令至所述贯流风机以使所述底壳内的气体依次经所述排气管道、所述空腔及所述新风管道排出;

13、所述贯流风机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发送关闭指令至所述贯流风机以关闭所述贯流风机;

14、发送第一复位指令至所述驱动电机以控制所述转动阀门旋转使所述排气管道封闭、发送第二复位指令至所述新风电机以控制所述新风挡板旋转使所述新风管道导通、发送导风开启指令至所述导风板以控制所述导风板打开。

15、上述方法,可选的,所述实时判断是否接收到除异味指令之后,还包括:

16、若未接收到除异味指令,发送第一复位指令至所述驱动电机以控制所述转动阀门旋转使所述排气管道封闭、发送第二复位指令至所述新风电机以控制所述新风挡板旋转使所述新风管道导通。

17、上述方法,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与加热器之间进行电连接,所述加热器装配于所述空调器中蒸发器的一侧,所述方法还包括:

18、若处于制冷状态或除湿状态,实时判断是否接收到关机指令;

19、若接收到关机指令,发送第一旋转指令至所述驱动电机以控制所述转动阀门旋转使所述排气管道导通,同时发送第二旋转指令至所述新风电机以控制所述新风挡板旋转使所述新风管道封闭、发送导风关闭指令至所述导风板电机以控制所述导风板关闭;

20、发送加热指令至所述加热器,同时发送风机启动指令至所述贯流风机以使所述蒸发器附近被加热的气体依次经所述排气管道、所述空腔及所述新风管道排出;

21、所述贯流风机及所述加热器运行第二预设时长后,发送关闭指令至所述贯流风机及所述加热器,以关闭所述贯流风机及所述加热器。

22、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运用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方法的步骤,

23、所述空调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排气管道结构、所述新风组件、所述贯流风机、所述蒸发器、所述加热器、所述导风板电机及所述导风板,所述控制器同时与所述加热器、所述贯流风机、所述导风板电机、所述排气管道结构中的驱动电机及新风电机进行电连接;

24、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空调器的底壳内,所述导风板设置于所述新风组件的下游。

25、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设备,其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26、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27、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方法的步骤。

28、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方法的步骤。

29、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气管道结构、空调器、排气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排气管道结构包括排气管道、转动阀门、驱动电机、新风挡板及新风电机;新风管道连通空调器中新风组件的新风进风腔,新风挡板设置于新风管道与新风进风腔的连通处,新风电机与新风挡板进行连接;排气管道一端连通空调器的底壳、另一端连通新风管道侧面的空腔;转动阀门设置于排气管道内,驱动电机与转动阀门的连接轴进行连接。

30、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除异味指令时,可控制转动阀门旋转使所述排气管道导通,同时控制新风挡板旋转使新风管道封闭、控制导风板关闭,空调器内的细菌、水汽、异味依次经排气管道、空腔及新风管道排出,实现了高效地对空调器内部进行清洁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气管道结构,所述排气管道结构装配于空调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结构包括排气管道、转动阀门、驱动电机、新风挡板及新风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内壁相对的两侧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转动阀门一端的转轴嵌入所述第一通孔进行固定,所述转动阀门另一端的连通轴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阀门的旋转角度为20~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挡板一侧设置的固定轴贯穿所述新风进风腔的内壁并与所述新风电机进行连接,所述新风电机驱动所述新风挡板绕所述固定轴旋转从而对所述新风管道进行开闭。

5.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空调器的控制器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管道结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排气管道结构中的驱动电机及新风电机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贯流风机、导风板电机之间进行电连接,所述导风板电机与导风板进行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判断是否接收到除异味指令之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与加热器之间进行电连接,所述加热器装配于所述空调器中蒸发器的一侧,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运用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方法的步骤,所述空调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排气管道结构、所述新风组件、所述贯流风机、所述蒸发器、所述加热器、所述导风板电机及所述导风板,所述控制器同时与所述加热器、所述贯流风机、所述导风板电机、所述排气管道结构中的驱动电机及新风电机进行电连接;

9.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排气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排气管道结构、空调器、排气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排气管道结构包括排气管道、转动阀门、驱动电机、新风挡板及新风电机;新风管道连通空调器中新风组件的新风进风腔,新风挡板设置于新风管道与新风进风腔的连通处,新风电机与新风挡板进行连接;排气管道一端连通空调器的底壳、另一端连通新风管道侧面的空腔;转动阀门设置于排气管道内,驱动电机与转动阀门的连接轴相连接。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法,在接收到除异味指令时,可控制转动阀门旋转使所述排气管道导通,同时控制新风挡板旋转使新风管道封闭、控制导风板关闭,空调器内的细菌、水汽、异味依次经排气管道、空腔及新风管道排出,实现了高效地对空调器内部进行清洁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薛加新,陈志伟,刘汉,杨杰,芦静,梅亦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