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3769发布日期:2023-04-19 12:0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泵和制冷,特别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重,全球各国都纷纷提出节能减排发展目标。而每年建筑供热供冷领域都是碳排放可观的来源。由于我国能源结构问题,目前电力资源还是主要依靠传统化石能源燃烧来获取。建筑供热领域大多通过锅炉或电加热器来满足民用热需求,但是锅炉燃烧化石燃料存在排放温室气体的问题,电加热系统则存在用电效率低等问题。建筑供冷领域在夏季巨大的供冷负荷下,对电网系统是极大的考验。为了满足夏季制冷需求,电网系统还需要付出高昂的维护成本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2、目前,常规锅炉供热系统还会面临系统利用率低的问题。夏季用热需求量低时,锅炉供热系统几乎停滞状态。而夏季巨大的制冷量用电峰值对电网的要求又很高。正在发展的冷热联供技术可以缓解这一现象,只通过一套机组就可以实现冬季制热和夏季制冷的效果。

3、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并且清洁高效的得到用户所需热量和冷量的冷热联供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该冷热联供系统通过联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可直接将中低品位的可再生能源转换为用户所需制冷量,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整个系统运行清洁高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包括用于为加热介质提供热量的供能装置,经所述供能装置流出的加热介质一部分流入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在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内进行换热过程,随后流回所述供能装置;另一部分流入室内供暖末端,进行换热过程,随后流回所述供能装置;

3、经过换热过程后的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其载热介质一分部流入室内热水末端,随后流回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另一部分流入吸收式制冷机,用于为所述吸收式制冷机提供热量,随后流回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4、还包括散热装置和用户取冷装置,散热装置的冷却介质进入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带走热量,所述冷却介质经所述散热装置换热后流回所述吸收式制冷机;所述用户取冷装置的载冷介质进入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带走冷量,所述载冷介质经所述用户取冷装置后流回所述吸收式制冷机。

5、优选地,所述供能装置包括可再生能源收集装置和蓄热器,所述加热介质在所述可再生能源收集装置吸收能量,并流经所述蓄热器后进入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所述室内供暖末端;

6、且经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或所述室内供暖末端进行换热后的所述加热介质,经所述蓄热器后流回所述可再生能源收集装置。

7、优选地,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过程、蒸发过程、吸收过程和冷凝过程,来自所述供能装置的加热介质进入发生过程和蒸发过程提供热量;

8、来自所述散热装置的冷却介质进入冷凝过程带走低温热;

9、来自室内热水末端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载热介质进入吸收过程带走高温热。

10、优选地,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发生过程、蒸发过程、吸收过程和冷凝过程,来自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载热介质流入发生过程提供热量;

11、来自所述散热装置的冷却介质进入吸收过程和冷凝过程进行换热过程,带走热量;

12、来自所述用户取冷装置的载冷介质进入蒸发过程带走冷量。

13、优选地,所述用户取冷装置包括蓄冷器和室内制冷末端,所述载冷介质在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中获得用户所需冷量,随后流经所述蓄冷器和所述室内制冷末端分别进行储能过程和换热过程,实现蓄冷和制冷的效果;最后流经所述蓄冷器,回到所述吸收式制冷机。

14、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为室外机,所述室外机的冷却介质分别在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冷凝过程,以及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凝过程和吸收过程获得热量,随后流入所述室外机换热,所述室外机向外部环境中排出热量,最后分别流回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

15、优选地,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还包括:

16、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流入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所述加热介质的供给量;

17、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流入所述室内供暖末端的所述加热介质的供给量;

18、第三阀门,用于控制流入所述室内热水末端的所述载热介质的供给量;

19、第四阀门,用于控制流入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所述载热介质的供给量。

20、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四者均可以自由调节开度。

21、优选地,所述可再生能源收集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板、地热能收集装置、生物质能收集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22、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也称升温型热泵,利用中温热能驱动,制取热量少于但是温度高于中温热源的热量,将部分中热能转移到更高温位,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品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通过与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可以大幅减少在整个循环中的碳排放,从而清洁地得到较高品位的热能。吸收式制冷机同样可以较为清洁地提供用户所需冷量。本申请通过联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可直接将中低品位的可再生能源转换为用户所需热量和冷量,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整个系统运行清洁高效。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为加热介质提供热量的供能装置,经所述供能装置流出的加热介质一部分流入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在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内进行换热过程,随后流回所述供能装置;另一部分流入室内供暖末端,进行换热过程,随后流回所述供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装置包括可再生能源收集装置和蓄热器,所述加热介质在所述可再生能源收集装置吸收能量,并流经所述蓄热器后进入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所述室内供暖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过程、蒸发过程、吸收过程和冷凝过程,来自所述供能装置的加热介质进入发生过程和蒸发过程提供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发生过程、蒸发过程、吸收过程和冷凝过程,来自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载热介质流入发生过程提供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取冷装置包括蓄冷器和室内制冷末端,所述载冷介质在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中获得用户所需冷量,随后流经所述蓄冷器和所述室内制冷末端分别进行储能过程和换热过程,实现蓄冷和制冷的效果;最后流经所述蓄冷器,回到所述吸收式制冷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室外机,所述室外机的冷却介质分别在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冷凝过程,以及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凝过程和吸收过程获得热量,随后流入所述室外机换热,所述室外机向外部环境中排出热量,最后分别流回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四者均可以自由调节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能源收集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板、地热能收集装置、生物质能收集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吸收式冷热联供系统,包括供能装置,经供能装置的加热介质一部分流入第二类吸收式热泵,随后流回供能装置;另一部分流入室内供暖末端,随后流回供能装置;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载热介质一分部流入室内热水末端,随后流回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另一部分流入吸收式制冷机,随后流回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还包括散热装置和用户取冷装置,散热装置冷却介质进入吸收式制冷机带走热量,然后流回吸收式制冷机;用户取冷装置载冷介质进入吸收式制冷机带走冷量,然后流回吸收式制冷机。该系统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直接将中低品位可再生能源转换为用户所需冷量,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整个系统运行清洁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姜巍,管茜茜,陈铁义,张晓波,张志亮,秦建松,金从友,王澍,徐丹露,鹿丁,公茂琼,申涛,刘子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