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装置以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4638发布日期:2023-10-28 12:1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进料装置以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进料装置以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1、生产线又称“流水线”,是一种工业中的生产方式。将材料从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过程,从初始状态经由每个单元处理后达成生产所需产品的一种流程化批量生产路线。利用每个单元专注处理某一个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目前,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需要在其中布局大量设备,比如:处理材料的工艺设备、可以传送的输送线以及用来检测质量的检测设备等等。在包含窑炉的生产线中,材料放在装钵盒内,需要将装钵盒内的材料运送到窑炉内进行烧结或者将烧结后的材料传输至下一个工序。由于完整的生产线所占有的空间大,占地面积广,为了减少成本且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减少外部输送排数的同时提高窑炉烧结的输送数量的技术方案是目前研发的技术方案。为了达到最佳技术方案,使传输的数量满足窑炉多排输送装钵盒的需求,同时满足输送线单排输送也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的要求,如何将输送的单排装钵盒与窑炉所需多排装钵盒的数量之间快速转化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存在输送的单排传输数量与窑炉所需多排输送数量之间无法传输转化的技术问题。

3、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根据进料的需求实现单排装钵盒与多排装钵盒之间的传输转换的进料装置以及生产线,可以减少占地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料装置以及生产线,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存在输送的单排传输数量与窑炉所需多排输送数量之间无法传输转化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料装置以及生产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进料装置,材料盛装在装钵盒中,在材料的传输过程中,可根据进料的需求实现单排装钵盒与多排装钵盒之间的传输转换,所述进料装置包括:

3、第一传输机构,用于连续传输多排装钵盒,所述多排装钵盒的每一排均包括若干个装钵盒;

4、第一转换机构,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对接,所述第一转换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转换工位,多个第一转换工位用于分别容纳所述多排装钵盒中的其中一排装钵盒;

5、第二传输机构,与所述第一转换机构的对接;

6、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与多个所述第一转换工位驱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的驱动下,每一所述第一转换工位上的所述装钵盒往下一工序传输。

7、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换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一侧,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在第三驱动件的重力方向上的压缩或者顶升状态。

8、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链条传输件、传动轴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链条传输件与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链条传输件传动装钵盒;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含若干所述链条传输件并行排列安装在所述第三驱动件上。

9、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辊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传输辊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内部且位于第三驱动件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传输辊转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若干所述传输辊并行排列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10、优选地,所述传输辊之间设有所述链条传输件,所述链条传输件之间设有所述的传输辊。

11、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处于顶升状态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承载装钵盒的端面高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承接装钵盒的端面;所述第三驱动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远离装钵盒的端面低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承载装钵盒的端面且高于所述支撑架安装传输辊的端面。

12、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用于加快所述第一转化工位的转化速度且使装钵盒能顺利流转。

13、优选地,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支撑架相接,且侧面设有窗口,可作为装钵盒的进口。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

15、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为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进料装置;

16、窑炉,与所述进料装置对接,材料经所述进料装置传输至所述窑炉中进行烧结。

17、优选地,所述生产线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与所述窑炉对接,烧结后的材料经所述窑炉传输至所述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

18、第三传输机构,用于连续传输多排装钵盒,所述多排装钵盒的每一排均包括若干个装钵盒;

19、第二转换机构,与所述第三传输机构对接,所述第二转换机构包括多个第二转换工位,多个第二转换工位用于分别容纳所述多排装钵盒中的其中一排装钵盒;

20、第四传输机构,与所述第二转换机构的对接;

21、其中,所述第三传输机构与多个所述第二转换工位驱动连接,在所述第三传输机构的驱动下,每一所述第二转换工位上的所述装钵盒往下一工序传输。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料装置以及生产线,第一传输机构以及第二传输机构分别与第一转换机构对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存在输送的单排传输数量与窑炉所需多排输送数量之间无法传输转化的问题,结构简单快速,减少占地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材料盛装在装钵盒中,在材料的传输过程中,可根据进料的需求实现单排装钵盒与多排装钵盒之间的传输转换,所述进料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一侧,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在第三驱动件的重力方向上的压缩或者顶升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链条传输件、传动轴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链条传输件与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链条传输件传动装钵盒;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含若干所述链条传输件并行排列安装在所述第三驱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辊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传输辊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连接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内部且位于第三驱动件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传输辊转动;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若干所述传输辊并行排列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辊之间设有所述链条传输件,所述链条传输件之间设有所述的传输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处于顶升状态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承载装钵盒的端面高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承接装钵盒的端面;所述第三驱动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远离装钵盒的端面低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承载装钵盒的端面且高于所述支撑架安装传输辊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用于加快所述第一转换工位的转化速度且使装钵盒能顺利流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支撑架相接,且侧面设有窗口,可作为装钵盒的进口。

9.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还包括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与所述窑炉对接,烧结后的材料经所述窑炉传输至所述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生产线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线存在输送的单排传输数量与窑炉所需多排输送数量之间无法传输转化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进料装置以及生产线。进料装置,材料盛放在装钵盒中,包括:第一传输机构,用于连续传输多排装钵盒,多排装钵盒的每一排均包括若干个装钵盒;第一转换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转换工位,用于分别容纳所述多排装钵盒中的其中一排装钵盒;第二传输机构,与多个第一转换工位驱动连接,在第二传输机构的驱动下,每一第一转换工位上的装钵盒往下一工序传输;其中,第一转换机构与第一传输机构以及第二传输机构分别对接。本技术提供的进料装置以及生产线,减少了占地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杨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奥拓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