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1103发布日期:2022-11-15 18:5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2.供热是民生之本,而供热管道是供热系统的大动脉,其正常稳定运行是保证供热系统安全节能的基础。而针对老旧管网,泄露现象时有发生,泄露会导致热量损失造成能源浪费,还会造成末端热用户温度不达标,影响供热系统的经济性。目前由于极少数的供热系统在热力井中加装了泄露监测装置,只能通过每日补水量数据来发现泄露情况。
3.同时由于热力不均的情况,会导致若干用户(尤其是末端用户)温度不达标,需要额外的温度补偿。
4.泄露问题和温度不达标是供热系统中的两大问题,不仅影响了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大大影响了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5.目前,当供热系统热量不足时,通常是增加热源侧的供热量来补足缺失的热量,这会造成能量明显的浪费。而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如若将其直接用于供热系统,可以弥补供热系统的热量损失,同时不耗费额外的能力,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包括供水管,回水管,分离式热管,阀门,液位监测仪,储热装置,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毛细芯型热管,太阳能集热器,供水管和回水管是供热系统中的设施,供水管和回水管穿过热力井,太阳能集热器位于热力井之上,毛细芯型热管一侧与太阳能集热器,另一侧通入热力井内,插入储热装置中,分离式热管位于热力井中,其上安装了阀门,分离式热管上端插入供水管中,下端插入储热装置中,液位监测仪位于热力井中,利于热力井底端的地上,温度传感器插入回水管中,控制器位于热力井外,接收来自于温度传感器和液位监测仪的数据信号,并向阀门传输信号,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9.分离式热管,是一种封闭型的热管换热装置,该装置是一个闭式环形回路,用于提取储热装置中的热量,传输至供热系统的供水管中,在回路中填充定量的制冷剂,即r-134a和r-125,制冷剂在底部即储热装置受热成汽相,在浮升力的作用下流至热管上部,与冷端供水管完成换热,冷凝成液相,在重力的作用下,返回至底部,完成一个换热循环,热管内是两相换热。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液位监测仪、温度传感器和储热装置的组合结构,可时刻监视地井内管道泄漏情况和供热不足的现象,并在发生泄漏或热量不足时利用太阳能补足热量,避免对末端热用户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叙述。
13.参照附图所示,包括:供水管1,回水管2,分离式热管3,阀门4,液位监测仪5,储热装置6,控制器7,温度传感器8,毛细芯型热管9,太阳能集热器10。
14.供水管1和回水管2是供热系统中的设施。
15.分离式热管3,是一种封闭型的热管换热装置,该装置是一个闭式环形回路,用于提取储热装置6中的热量,传输至供热系统的供水管1中。在回路中填充定量的制冷剂(如,r-134a和r-125),制冷剂在底部(储热装置6)受热成汽相,在浮升力的作用下流至热管上部,与冷端(供水管1)完成换热,冷凝成液相,在重力的作用下,返回至底部,完成一个换热循环。由于热管内是两相换热,因此换热性能较强。
16.阀门4位于分离式热管3上,用于控制换热循环的启停。
17.液位监测仪5用于监测地井内管道泄漏情况,如果出现泄漏,则液位监测仪5可以监测出相应液位,并将相应信号传输至控制器7。
18.储热装置6用于存储来自太阳能的热量。储热装置6中的储热工质为水。
19.控制器7用于监测液位检测仪的信号,控制阀门4的开关,监测温度传感器8的温度信号。
20.温度传感器8用于监测回水管2的温度。
21.毛细芯型热管9,是一种封闭型的热管换热装置,在一根钢管中增加毛细芯实现,其作用是提取来自于太阳能集热器10的热量,将热量传输至储热装置6中。其原理为:在热管中填充定量的制冷剂(如,r-134a和r-125),制冷剂在热管顶部(太阳能集热器10)受热成汽相,传输至底部,与底部(储热装置6)完成换热,冷凝成液相,在毛细力的作用下,返回至顶部(太阳能集热器10),完成一个换热循环。原理为:在热管中填充定量的制冷剂(如,r-134a和r-125),制冷剂在热管顶部(太阳能集热器10)受热成汽相,传输至底部,与底部(储热装置6)完成换热,冷凝成液相,在毛细力的作用下,返回至顶部(太阳能集热器10),完成一个换热循环。
22.太阳能集热器10用于吸收来自于太阳能的热量,并将热量传输至毛细芯型热管9的顶部。
23.当有太阳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10和毛细芯型热管9可将热量传输至储热装置6。
24.当液位监测仪5监测出有管道泄漏发生,或者温度传感器8监测到回水管温度较低(供热不达标)时,通过控制器7开启阀门4,分离式热管3开始换热循环,储热装置6中的热量传输至供热管1中。当液位监测仪5无泄漏信号,同时温度传感器8监测温度达标时,关闭阀门4,防止过供现象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管,回水管,分离式热管,阀门,液位监测仪,储热装置,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毛细芯型热管,太阳能集热器,供水管和回水管是供热系统中的设施,供水管和回水管穿过热力井,太阳能集热器位于热力井之上,毛细芯型热管一侧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毛细芯型热管另一侧通入热力井内,插入储热装置中,分离式热管位于热力井中,其上安装了阀门,分离式热管上端插入供水管中,下端插入储热装置中,液位监测仪位于热力井中,利于热力井底端的检测,温度传感器插入回水管中,控制器位于热力井外,接收来自于温度传感器和液位监测仪的数据信号,并向阀门传输信号,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分离式热管,是一种封闭型的热管换热装置,该装置是一个闭式环形回路,用于提取储热装置中的热量,传输至供热系统的供水管中,在回路中填充定量的制冷剂,制冷剂在底部即储热装置受热成汽相,在浮升力的作用下流至热管上部,与冷端供水管完成换热,冷凝成液相,在重力的作用下,返回至底部,完成一个换热循环,热管内是两相换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阀门位于分离式热管上,用于控制换热循环的启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液位监测仪用于监测地井内管道泄漏情况,如果出现泄漏,则液位监测仪监测出相应液位,并将相应信号传输至控制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储热装置存储来自太阳能的热量,储热装置中的储热工质为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监测液位检测仪的信号,控制阀门的开关,监测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监测回水管的温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毛细芯型热管,是一种封闭型的热管换热装置,在一根钢管中增加毛细芯实现,提取来自于太阳能集热器的热量,将热量传输至储热装置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集热器吸收来自于太阳能的热量,并将热量传输至毛细芯型热管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热力井的太阳能温度补偿系统,供水管和回水管是供热系统中的设施,供水管和回水管穿过热力井,太阳能集热器位于热力井之上,毛细芯型热管一侧与太阳能集热器,另一侧通入热力井内,插入储热装置中,分离式热管位于热力井中,其上安装了阀门,分离式热管上端插入供水管中,下端插入储热装置中,液位监测仪位于热力井中,利于热力井底端的地上,温度传感器插入回水管中,控制器位于热力井外,接收来自于温度传感器和液位监测仪的数据信号,并向阀门传输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太阳能的热量,将其储存于储热装置中,当泄露或温度不达标问题出现时为供热系统补充热量,避免泄露问题对末端热用户产生影响,提升供热质量。提升供热质量。提升供热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勇 白烨 石嘏 冯琪 汪广慧 米二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满洲里热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2.04.15
技术公布日:202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