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4413发布日期:2023-05-17 18:0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到机械部件,具体是指一种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相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先对炉内烟气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目前采用市场上常用的换热设备,在壳程或管程内,烟气只能对一种介质进行换热,且换热效率不搞,影响炉内烟气的热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能够满足多个介质的同时加热,同时提高换热效率,保证烟气的热回收。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包括开设有炉气进气口和炉气出气口的换热箱,以及若干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换热管,所述换热箱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均由若干第一换热管沿竖向依次连接形成,换热箱内设有沿竖向排布且纵向延伸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倾斜设置且挡风板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向下倾斜延伸,换热箱的内底面设有纵向延伸的中隔板,中隔板将换热箱分割成沿横向排布的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隔板顶面与换热箱顶板之间存在连通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第一间隙,第一空间与所述炉气进气口连通,第二空间与所述炉气排气口连通。

3、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炉气从炉气进气口进入到第一空间内,在向上移动过程中,靠近第一侧壁的炉气与第一换热管接触,直接与第一换热管进行换热,一部分炉气向上移动碰到挡风板,在挡风板的阻挡下向第一侧面流动,从而增长了炉气在第一侧面和挡风板之间的流动路径和时间,实现对第一换热管的继续加热,从而增强换热效率;

4、由于换热介质位于第一换热管内,因此可以实现炉气对多种换热介质的加热,通过挡风板的设置,实现炉气对沿竖向排布的第一换热管的加热,从而最大化的利用炉气热量,提高换热效率;

5、炉气从第一间隙进入到第二空间内,由于间隔板的设置,炉气从在上升时,对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一部分进行加热,当进入到第二空间内时,炉气对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另一部分进行加热,随后炉气从炉气排气口离开换热箱,挡风板也对炉气的流动路径进行规划,减小了炉气流动通道的大小,从而使换热更加的充分。

6、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箱内还穿设有若干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换热管,若干第二换热管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挡风板。

7、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将换热介质通入到第二换热管中,在第一空间内,炉气从第二换热管的底面经过,在第二空间内,炉气从第二换热管的顶面经过,从而实现对第二换热的均匀加热。

8、作为优选,两个第一侧壁上的挡风板交错设置,且在竖向的投影上,交错设置的两个挡风板的两个投影部分重合。

9、本优选方案通过挡风板的交错设置且投影重合的设置,进一步延长炉气的换热路径,同时完全扰乱炉气的正常流动路径,使炉气充分换热。

10、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箱内还设有沿横向移动且位于中隔板两侧的刮灰板,所述刮灰板上开设有供第二换热管贯穿的贯穿孔,所述刮灰板的侧面设有延伸至第一换热管上的刷毛。

11、本优选方案,通过刮灰板的设置,及时刮除残留在第一换热管或第二换热管上的炉灰,从而保证换热效率,第二换热管通过支撑贯穿孔支撑起刮灰板;由于第一换热管为圆形,炉灰容易残留在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管之间,因此通过刷毛的设置,便于对第一换热管的清灰。

12、作为优选,换热箱的顶面是由若干第一换热管沿纵向依次连接形成。

13、本优选方案的设置,增大了换热的面积,从而进一步使炉气充分换热。

14、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箱沿纵向依次排布,且相邻换热箱的相邻第一换热管相互接触。

15、本优选方案的设置,便于在不同换热箱上,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管之间的换热,同时换热箱相邻且接触的设置,也起到减缓散热的作用。

16、作为优选,相邻换热箱共用一个由第一换热管形成的第一侧壁,且相邻两个换热箱内的挡风板关于共用的第一侧壁对称设置。

17、本优选方案通过共用侧壁的设置,从而使这部分的第一换热管内的换热效率提高。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炉气从炉气进气口进入到第一空间内,在向上移动过程中,靠近第一侧壁的炉气与第一换热管接触,直接与第一换热管进行换热,一部分炉气向上移动碰到挡风板,在挡风板的阻挡下向第一侧面流动,从而增长了炉气在第一侧面和挡风板之间的流动路径和时间,实现对第一换热管的继续加热,从而增强换热效率;

19、由于换热介质位于第一换热管内,因此可以实现炉气对多种换热介质的加热,通过挡风板的设置,实现炉气对沿竖向排布的第一换热管的加热,从而最大化的利用炉气热量,提高换热效率;

20、炉气从第一间隙进入到第二空间内,同理对第一换热管的另一部分进行加热,随后炉气从炉气排气口离开换热箱,同时挡风板也对炉气的流动路径进行规划,减小了炉气流动通道的大小,从而使换热更加的充分,从而提高了换热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炉气进气口(4)和炉气出气口(3)的换热箱(9),以及若干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换热管,所述换热箱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均由若干第一换热管沿竖向依次连接形成,换热箱内设有沿竖向排布且纵向延伸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倾斜设置且挡风板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向下倾斜延伸,换热箱(9)的内底面设有纵向延伸的中隔板(5),中隔板(5)将换热箱(9)分割成沿横向排布的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隔板(5)顶面与换热箱(9)顶板之间存在连通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第一间隙(7),第一空间与所述炉气进气口(4)连通,第二空间与所述炉气排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内还穿设有若干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换热管,若干第二换热管(2)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挡风板。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侧壁上的挡风板交错设置,且在竖向的投影上,交错设置的两个挡风板的两个投影部分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9)内还设有沿横向移动且位于中隔板(5)两侧的刮灰板,所述刮灰板上开设有供第二换热管(2)贯穿的贯穿孔,所述刮灰板的侧面设有延伸至第一换热管(1)上的刷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的顶面是由若干第一换热管沿纵向依次连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沿纵向依次排布,且相邻换热箱的相邻第一侧壁相互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换热箱共用一个由第一换热管形成的第一侧壁,且相邻两个换热箱内的挡风板关于共用的第一侧壁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热扰流管式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以及若干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换热管,所述换热箱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均由若干第一换热管沿竖向依次连接形成,第一侧壁上还固接有挡风板,挡风板倾斜,换热箱内的中隔板将换热箱分割成沿横向排布的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隔板顶面与换热箱顶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本优选方案,由于换热介质位于第一换热管内,因此可以实现炉气对多种换热介质的加热,通过挡风板的设置,实现炉气对沿竖向排布的第一换热管的加热,从而最大化的利用炉气热量,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阴祖胜,阴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阴祖胜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