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3571发布日期:2022-11-16 03:5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


背景技术:

2.专利号为201820600100.1,专利名称为一种砂岩地热水高效利用及无压回灌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为我公司所研发的一代产品,其主要实现将地热水的热能转换利用,然后再将水回灌至地下,实现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3.然而在使用中发现由于地热水进入换热器之前通过增压泵提高了水压,不仅导致水汽分离器分离效果降低,而且存在地热水从水汽分离器中溢出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没有考虑因地热水经过换热器之后,温度降低水溶气析出的问题,导致地热水换热后回灌过程中受水溶气产生气阻的影响,造成回灌量不断减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其能够解决目前产品中水汽分离器分离效果差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解决地热水换热后回灌过程中受水溶气产生气阻的影响,造成回灌量不断减少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包括供暖装置,以及为供暖装置提供热源的回灌装置,所述回灌装置包括抽水井、潜水泵、水汽分离器、换热器、加压泵和回灌井,所述水汽分离器包括第一水汽分离器和第二水汽分离器;
7.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抽水井内,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所述第一水汽分离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汽分离器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源端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源端出口经管线与所述第二水汽分离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汽分离器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所述加压泵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所述回灌井连通。
8.优选的,所述供暖装置包括回水管线和供水管线,所述供水管线与所述换热器的冷源端出口连通,所述回水管线与所述换热器的冷源端入口连通,所述回水管线上连接有循环泵。
9.优选的,所述回水管线上还连接有一路补水管线,所述补水管线上连接有软化水设备、软化水箱和补水泵。
10.优选的,所述加压泵为前后依次连通的两组,并且每组中均为并联的两台加压泵。
11.优选的,所述潜水泵的进水口处安装有防砂筛网。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地热水经过换热器换热后,进入第二水汽分离器对地热水经过换热降温后析出的水溶气进行分离,然后再回灌到地热井中,有效解决了回灌时受水溶气产生气阻的影响,造成回灌量不断减少的问题。
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之前的一代产品去除了进入换热器之前的增压泵,从而避免了该处增压泵提高水压时导致与之相邻的水汽分离器分离效果降低,并且存在地热水从水汽分离器中溢出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抽水井,2、潜水泵,3、第一水汽分离器,4、换热器,5、第二水汽分离器,6、加压泵,7、回灌井,8、供水管线,9、回水管线,10、循环泵,11、补水管线,12、软化水设备,13、软化水箱,14、补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1
19.参见图1,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包括供暖装置,以及为供暖装置提供热源的回灌装置。
20.回灌装置包括抽水井1、潜水泵2、水汽分离器、换热器4、加压泵6和回灌井7,水汽分离器包括第一水汽分离器3和第二水汽分离器5。
21.潜水泵2设置在抽水井1内,潜水泵2的进水口处安装有防砂筛网,潜水泵2的出水口经管线与第一水汽分离器3的入水口连通。
22.第一水汽分离器3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换热器4的热源端入口连通,换热器4的热源端出口经管线与第二水汽分离器5的入水口连通。
23.第二水汽分离器5的出水口经管线与加压泵6的入水口连通,加压泵6的出水口经管线与回灌井7连通。
2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水汽分离器3能够将潜水泵2抽上来的地热水中的水汽分离排出,然后将地热水输送至换热器4内作为热源换热,地热水换热降温后析出的水溶气,再进入第二水汽分离器5时,通过第二水汽分离器5能够有效的将水溶气分离排出,然后再回灌到地热井中,从而有效解决了回灌时受水溶气产生气阻的影响,造成回灌量不断减少的问题。
2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之前的一代产品(专利号201820600100.1)去除了进入换热器之前的增压泵,从而避免了该处增压泵提高水压时导致与之相邻的水汽分离器分离效果降低,并且存在地热水从水汽分离器中溢出的安全隐患。
26.实施例2
2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28.供暖装置包括回水管线9和供水管线8,供水管线8与换热器4的冷源端出口连通,回水管线9与换热器4的冷源端入口连通,回水管线9上连接有循环泵10。
29.回水管线9和供水管线8可以接到采暖用的暖气片进出水口上,为生活采暖提供热量,也可以连接到其它换热设备的进出水口上,并通过循环泵10将回水管线9和供水管线8形成循环通道。
30.回水管线9上还连接有一路补水管线11,补水管线11上连接有软化水设备12、软化
水箱13和补水泵14,通过补水管线11能够向回水管线9和供水管线8形成的循环通道中补充水源。
31.实施例3
3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33.加压泵6为前后依次连通的两组,通过两组加压泵6的设计逐步提到回灌水的压力。
34.同时,每组中均为并联的两台加压泵6,其中一台为正常工作时启动,另外台作为备用泵,方便检修时替换使用。
35.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包括供暖装置,以及为供暖装置提供热源的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灌装置包括抽水井、潜水泵、水汽分离器、换热器、加压泵和回灌井,所述水汽分离器包括第一水汽分离器和第二水汽分离器;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抽水井内,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所述第一水汽分离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汽分离器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源端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热源端出口经管线与所述第二水汽分离器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汽分离器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所述加压泵的入水口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所述回灌井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装置包括回水管线和供水管线,所述供水管线与所述换热器的冷源端出口连通,所述回水管线与所述换热器的冷源端入口连通,所述回水管线上连接有循环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线上还连接有一路补水管线,所述补水管线上连接有软化水设备、软化水箱和补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泵为前后依次连通的两组,并且每组中均为并联的两台加压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的进水口处安装有防砂筛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砂岩地热水高效回灌系统,包括供暖装置和回灌装置,回灌装置包括抽水井、潜水泵、水汽分离器、换热器、加压泵和回灌井,水汽分离器包括第一水汽分离器和第二水汽分离器;潜水泵设置在抽水井内,潜水泵的出水口经管线与第一水汽分离器的入水口连通,第一水汽分离器的出水口经管线与换热器的热源端入口连通,换热器的热源端出口经管线与第二水汽分离器的入水口连通,第二水汽分离器的出水口经管线与加压泵的入水口连通,加压泵的出水口经管线与回灌井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地热水换热后回灌过程中受水溶气产生气阻的影响,造成回灌量不断减少的问题。不断减少的问题。不断减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孔 张晓霞 王近铫 赵大林 蒲文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海利丰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8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