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8139发布日期:2022-11-29 22: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水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2.发动机冷却系统内部散热通常使用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动机的缸套水通过管路连接到热交换内循环管路上,缸套热水进入热交换器内循环铜管内散热。
3.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与膨胀水箱安装需要加工一个支架,独立安装在机组底座上,不但增加了机组的长度和宽度,管路的连接也比较多,使机组整体设计笨重,外形与机组配置不协调,影响机组美观,到了用户现场还需要重新安装管路等零件,产生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
4.公开号为cn201721248338.4,专利名称为一种便携式热交换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热交换器,膨胀水箱通过固定支架与热交换器固定。由于热交换器体外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内循环进水管和内循环出水管,内循环进水管还需要与发动机的缸套连接,管线安装复杂,因此不便于膨胀水箱与热交换器通过铸造或者焊接一体成型。因此占用空间位置小,安装及检修方便的便携式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体式热交换器,其整体结构紧凑,膨胀水箱与交换器壳体一体式结构,结构稳定,安装位置占用空间位置小,安装及检修方便。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热交换器,包括一体式成型且相互连通的交换器壳体和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位于所述交换器壳体上方,所述交换器壳体内设置有循环铜管;所述内循环出水管设置于所述交换器壳体底部,所述膨胀水箱内设置有内循环进水管,所述内循环进水管贯穿过所述膨胀水箱并延伸至所述交换器壳体内,所述内循环进水管与所述循环铜管一端连通,所述内循环出水管与所述循环铜管另一端连通。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循环进水管的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膨胀水箱的侧部,且不高于所述膨胀水箱高度的2/3;在本方案中,膨胀水箱装有冷却液,缸套热水进入位于所述膨胀水箱内设置的所述内循环进水管进行一次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膨胀水箱的侧部设置有液位观察孔。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膨胀水箱内设置有若干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交换器壳体底部设置有放水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式热交换器的有益效果是:
12.1、其包括一体式成型且相互连通的交换器壳体和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位于所述交换器壳体上方,结构稳定,安装位置占用空间位置小,减少了安装配件,节约了安装成本和运输成本。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膨胀水箱内设置有内循环进水管,所述内循环进水管
贯穿过所述膨胀水箱并延伸至所述交换器壳体内,所述内循环进水管与所述循环铜管一端连通,缸套热水进入位于膨胀水箱的内循环进水管进行一次冷却后进入循环铜管二次冷却,提高了机组整体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
16.1——交换器壳体、2——膨胀水箱、3——内循环进水管、4——内循环出水管5——放水孔、6——液位观察孔、7——纵向加强筋、8——横向加强筋、9——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体式热交换器;其包括一体成型的一体式成型且相互连通的交换器壳体1和膨胀水箱2,所述膨胀水箱2位于所述交换器壳体1上方,所述交换器壳体1内设置有循环铜管;交换器壳体1用于发动机缸套热水进入热交换器壳体1内循环铜管内散热,膨胀水箱2内有冷却液,膨胀水箱2根据热交换器壳体1内冷却液蒸发情况,会自动补冷却液到热交换器壳体1内,确保交换器壳体内1有足够的冷却液,保证发动冷却系统正常运行;
19.本方案中,膨胀水箱2内设置有内循环进水管3,内循环进水管3贯穿膨胀水箱2并延伸至交换器壳体1内,内循环进水管2与循环铜管一端连通,内循环出水管4设置于所述交换器壳体1底部,内循环出水管4与循环铜管另一端连通,发动机缸套热水通过管线由内循环进水管3进入循环铜管后至内循环出水管4。
20.进一步的,内循环进水管3的进水口9设置于膨胀水箱2的侧部,且不高于膨胀水箱2高度的2/3;在本方案中,膨胀水箱2装有冷却液,缸套热水进入位于所述膨胀水箱内设置的所述内循环进水管3进行一次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膨胀水箱2的侧部设置有液位观察孔6;膨胀水箱2内设置有若干横向加强筋7和纵向加强筋8,交换器壳体1底部设置有放水孔5。
2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体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成型且相互连通的交换器壳体和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位于所述交换器壳体上方,所述交换器壳体内设置有循环铜管;所述内循环出水管设置于所述交换器壳体底部,所述膨胀水箱内设置有内循环进水管,所述内循环进水管贯穿过所述膨胀水箱并延伸至所述交换器壳体内,所述内循环进水管与所述循环铜管一端连通,所述内循环出水管与所述循环铜管另一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进水管的进水口设置于所述膨胀水箱的侧部,且不高于所述膨胀水箱高度的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的侧部设置有液位观察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箱内设置有若干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器壳体底部设置有放水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水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热交换器,其包括一体式成型且相互连通的交换器壳体和膨胀水箱,所述交换器壳体内设置有循环铜管;所述内循环出水管设置于所述交换器壳体底部,所述膨胀水箱内设置有内循环进水管,所述内循环进水管贯穿过所述膨胀水箱并延伸至所述交换器壳体内,所述内循环进水管与所述循环铜管一端连通,所述内循环出水管与所述循环铜管另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安装位置占用空间位置小,减少了安装配件,节约了安装成本和运输成本,缸套热水进入位于膨胀水箱的内循环进水管进行一次冷却后进入循环铜管二次冷却,提高了机组整体冷却的效果。冷却的效果。冷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仁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惠通能动力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3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